APP下载

欧阳娜娜:“幸运女孩”的原路和退路

2019-09-10周秭沫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提琴娜娜练琴

周秭沫

欧阳娜娜再次被人们喜欢上了。

回归校园还不到一学期,她在网上分享的留学生活vlog点击率就达到了100万,内容五花八门,和从前一样,时尚活动、聚会、派对个个不落下。2018年1月,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她的回答还是典型的欧阳式乐观没想好将来要做什么,要随心而行。好在人年轻,有无限的时间资本去历练。6月,赴伯克利音乐学院读书的计划启动,一瞬间,人们仿佛忘掉了她所有的黑点。“经历了出名,爆红,被黑后,欧阳娜娜重回校园,猛然发觉自己才18岁。”这是近期在社交网络上,人们用来形容欧阳娜娜的的一段话,以此调侃这种超前体验到多面世界的人生。

“之前很多人总在网上黑你,你怎么看啊?”我开门见山地问。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明星的采访,她说她知道自己是最不缺别人黑的明星,直到现在还会被质疑,但她一直以来表达出的那种态度让我很崇拜,我也应该去学习:一直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坚定地去做,不受别人的影响。”

欧阳娜娜不避讳与记者聊到她的“生而幸运”,她对人生乐观的态度,皆来源于良好家庭理念的滋养。她的确是幸运的,因为家庭的荫蔽和琴艺的加持,她的路看起来比一般人顺了不少。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台湾的上层家庭,家族成员来自五湖四海,血缘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民国时期的浙江和重庆,家中长辈聚在一起聊天,各种各样的乡音混杂在一起,家宴的桌子上有来自四川的辣子鸡,有来自浙江的杭帮菜,还有粤菜。

父亲是和赵雅芝合演了《京华烟云》的欧阳龙,后来从政,母亲同为演艺圈中人,现在全心全意抚养三个姊妹,姑姑是红遍全日本的歌星欧阳菲菲。这一切,间接使她能够亲切地称呼成龙为“大哥”,把林青霞当作自己“年龄最大的好朋友”,在NASA于美国硅谷举办的“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上拉奏大提琴,和好莱坞巨星合影。受邀上主持人李静的访谈节目,制作组轻轻松松地要到了多位演艺界人士对她的视频祝福。

回到她5岁的时候,第一次触摸大提琴,她决定这是自己要走的路。2011年,刚满11岁,一路被保送进台湾师范大学附中音乐班,2012年,成为台湾“国家演奏厅”最年轻的音乐表演家,2013年,获得北美著名音乐学院柯蒂斯的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在台北的音乐圈中,她是“神童”般的存在,每一个家长都渴望将自己的小孩培养成欧阳娜娜,“她就是我全部想要的那个样子。”一位粉丝形容。

但即便集万千好运于一生,也存在着缺口,演技作为一种天赋,并没有眷顾到欧阳娜娜。欧阳娜娜依然牢记那一刻,《北京爱情故事》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她记得,那是第一次去北京,为《北京爱情故事》试戏。十几个正当青春的男孩儿女孩儿,围绕在导演陈思诚身边,他随意地拿出一段台词要求大家念,因为过往没有演戏经验,欧阳娜娜内心很紧张。那个角色拉大提琴的女孩儿刘星阳,在原来的剧本中是一位跳芭蕾舞的女孩儿,一位工作人员做了几个跳舞的动作,让她跟着学,几回下来,身边的人都发现了欧阳娜娜真的不太会跳舞,随后,她留在北京接受了不到10天的训练,在这之前,她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呆在一个“没有音乐,不用练琴”的环境里。那种满足了自己好奇心的滋味她现在还记得。

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红了”的时候是在机场,一位大陆的观众拉住她,“哎呀,你是不是演过那部电影?”她有一点被吓到,因为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她从来都是以“拉琴拉得好”而被大家认可。

踏入娱乐圈,现在看来,不过是人生的一场试验。“紧张,紧张得要死了。”这是她站在一档综艺节目的舞台上表演时的真实感受,对着台下的观众和摄像机,全身都不舒服。但还是坚持演下来了,那样的感觉她不想回忆第二次。

有人质疑她根本就不会演戏。从柯蒂斯退学,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是想要试试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从15岁到18岁,她接连拍了几部在外界看来几乎“崩坏了”的影视作品,负面评价一直贯穿始终,“当学生就要好好当学生,回去拉琴吧。”退学从艺在大众朴素的价值观里已经是不能容忍的了,但最多的诟病还是那一句“欧阳娜娜真的没什么演技”。

“我哭不出来。”在同一个剧组,桂纶镁可以用不到30秒的时间流泪,而欧阳娜娜却需要很长时间酝酿。有的演员,镜头一开,角色就“活了”,而在欧阳娜娜这儿,好不容易培养了一点儿悲伤的情绪,“镜头一对着我,眼泪就掉不下来了。”

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刘天池对欧阳娜娜的评价是四个字:清澈到底。有人曾经说过,演员就是要先尝遍世界上所有的苦,要自我流放,要自我压迫,然后把这种苦融入在演技里,不然,怎能成为一位好演员?

她是自知的,知道自己有不受欢迎的地方,曾有人当众向她表白:“娜娜,我很喜欢你。”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她反问:“是吗?你真的喜欢我吗?”迟疑片刻,她补充:“谢谢你。”她也是乐观的,即便是在被黑得最惨的时候,她也有一种“公众意识”,这位刚满18岁的女孩,早早接受了作为一名公众人物的职责消化大众对自己的评价。

在偶然进入娱乐圈却饱受质疑之后,欧阳娜娜选择暂时抽离。而重新拾回大提琴的她,也再次得到了自己曾用坚持与天赋赢得的喜爱:欧阳娜娜,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从台北到费城,到大陆,再到如今的波士顿,大提琴始终贯穿欧阳娜娜人生的始终。母亲傅娟一直感恩上天给了女儿这样的一种天赋,天赋就像一把钥匙,为她解锁了人生的诸多可能性。

从选择学习大提琴的那一刻开始,音乐就和欧阳娜娜的人生紧紧相连在一起,还在台北念小学的时候,她就养成了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跑步的习惯,简单冲凉一下,中午吃完饭之后继续练琴,放学回家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先洗洗手,手搓红了不要紧,不要耽搁练琴,最多每天加起来要练10个小时。

她记不清自己办过多少场音乐会了,正式的非正式的加起来大约有几百场,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假如現在脚下是一块绿色的草坪,她也会自顾自地拉起来,她说自己的性格就是这样,就像小学老师对她所做过的评价: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幸运”仿佛是她的人设,而提琴和学业是她的原路和退路。“大众可能今天喜欢你,明天就讨厌你,而后天,又喜欢上你了,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吗?”这一次,她没有给出我直面回答“如果你一直在坚持做一件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难道不应该给自己鼓掌吗?”

猜你喜欢

大提琴娜娜练琴
大提琴之味
Briefly Talking About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考试之后
乐乐姐姐热线
怀抱大提琴的男人
练琴
挤时间练琴,家长的必修课
练琴
杜普蕾和大提琴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