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家熊孩子?乱吐口水,还有理有据

2019-09-10刘伟伟

小学生学习指导·爆笑校园 2019年2期
关键词:黏液成虫幼虫

刘伟伟

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关于“熊孩子’’的问题。你有在野外观察植物的习惯吗?还有,你有没有在某些植物,比如水稻、玉米、高粱,或者某些野草的茎或叶片上,看到一小坨一小坨的白色泡沫,就像唾沫似的。可能有人会忍不住抱怨:“怎么有人乱吐口水?!”

嘿嘿,你可能误会了。不信?取个草茎拨开唾沫,好好看一看,如果里面藏了个肥肥胖胖、小小的“熊孩子”,是不是有点吃惊?

过去人们对它更大开脑洞呢。14世纪时,欧洲有人认为这种泡沫是布谷鸟衔草时掉出来的口水。公元1546年,一位叫作Bock的植物学家,认为这种泡沫是由植物分泌出来的,为此他还列出了一大串会分泌泡沫的植物名录。

当然,现在,咱们知道了,这个“熊孩子”十有八九就是一种叫沫蝉的昆虫幼虫。

沫蝉是沫蝉科的,特别提醒,沫蝉名字里有“蝉”,但它并不是蝉,对,它不是知了,蝉是蝉科的。沫蝉和蝉之间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很多蝉需要经历一二十次蜕皮才能变成成虫,而沫蝉幼虫一般只需经历5次蜕皮就能成为成虫。

另外,在沫蝉的一生中,并不需要经历大多数昆虫所必须经历的蛹期,它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之中只有卵、幼虫和成虫期。

为了确保孩子的生存率,沫蝉老妈常常把卵分别產在不同的地方。如果没有遭遇意外,“熊孩子”孵出来不久就可以吃饭以及自保啦。

小家伙每天用针刺一样的口器插入植物体内,吸啊吸,扭啊扭,制造“口水”。这可是个大工程。

它吸到肚子里的“饮料”并不能完全被吸收利用,其中的大部分会直接从肛门排出,加上腹部的两对黏液腺体分泌的黏液,两者混合后,再配上腹部不停地前后蠕动,混合液体就被搅成了泡沫,渐渐把它全身都包了进去。这么做,也许有人觉得恶心,沫蝉幼虫可不这么认为,躲在里面既可以保护自己脆弱的身体不受风吹日晒之苦,又能躲过捕食者或寄生性天敌,简直太好了。

有趣的是,“熊孩子”似乎很懂得科学,它在干这事的时候,常常将头部朝向地面,利用重力原理,使得腹部末端的泡沫迅速流向头部,从而尽快把自己包起来!

泡沫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好奇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水、黏蛋白类及一些无机盐类,但不同种类的沫蝉所分泌的泡沫成分会因受到寄主、环境因子及其体内酵素影响而有不同。

猜你喜欢

黏液成虫幼虫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科普小问答:毛毛虫如何变蝴蝶?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