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敌意到敬意

2019-09-10夏梦

放学后 2019年2期
关键词:夏梦副标题敌意

夏梦

上高中時,我的一名男性好友突然喜欢上了摇滚乐,张口闭口就是Linkin Park、U2乐队,还非要塞一只耳机跟我分享。我对它充满了敌意,这哪是音乐,分明就是歇斯底里的噪音嘛!

好友说:“你别把摇滚看得那么不堪,它其实挺有内涵的,充满了对自由的呐喊。”“少来,我才不要听你强辩呢。”每当他试图给我洗脑,我都一脸不屑地挥挥手,让他彻底断了这个念头。

后来有一天逛书展,看到有本书的封面是鲍勃·迪伦的大头照——正好那时他刚刚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就多看了两眼。书名叫《声音与愤怒》,还有个副标题:“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

这种原本我压根不会去看的书,那一刻却奇妙地引起了我的好奇。我站在书架前随手翻了起来。这本书讲了摇滚乐产生的土壤,讲了它与一代代青年的故事,回顾了历史上摇滚乐与种种社会运动的关联,并在回顾中提问、反省音乐介入政治的可能性与局限。虽然我看得似懂非懂,但多少理解了好友的那句“它其实挺有内涵的”。

现在我可能还是很难爱上这种“嘈杂”的音乐,但却对它多了一份敬意一至少,不会再去随便否定我所不了解的东西。

猜你喜欢

夏梦副标题敌意
短暂相逢?
从弗兰肯斯坦的个体内心冲突看敌意的消极属性
那些美国议员内心深处的“敌意”
浅议副标题在写作中的妙处
跟踪导练(二)(6)
夏梦:香港老电影中最后的芳华绝代
夏梦:半个世纪的优雅传奇
硬派健身
《创业维艰》
支付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