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养成教育例谈
2019-09-10张万武
张万武
乐乐是我们学校的自闭症儿童,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入校时,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说话不清楚,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与交往;有刻板行为,总是喜欢做一个动作,或者重复一个习惯行为;和周围的人没有目光对视,学习数学很吃力。
孩子的家长多么希望他能够和普通孩子一样,参与同龄人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去啊!但是,希望的泡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次次破灭。
如何满足这样的一个孩子的教育需求?是摆在我们特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大题、难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建议家长,从教孩子学习说话开始。能说话不等于会说话,一句“老师好”“早上好”教了好多遍,终于能说了,怎么才能“会说”呢?
有一天,我正在校门口值周,乐乐来到了校门口,目光游离、闪烁,不知道怎么和我交流。我说:“早上好!”他也模仿“早上好!”目光不对视,仿佛不是和我在对话。第二天早上,我把他留了下来,先教他站好,提示:看着我,一直看着,然后说“早上好!”终于有了点意思。
然后,我规定班级每位老师和同学早上到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互相问好。
后来,我和乐乐家长说,孩子学会了说话,还不算是会说话,要把学会的东西迁移到生活中才算合格。不只是说话,一切教学内容都是这样的。比如,學会了洗袜子、刷牙,就要让他在生活中做到睡觉前洗袜子、早上起来刷牙,并且养成了习惯才算结束。
教育迁移规律,是一个非常朴素、简单的道理。然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讲,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矫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认真做好“走好”第一步路的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不仅仅存在智力问题,还存在着肢体动作不协调、身体平衡性差等各种运动障碍。
他们学习向左转、向右转会非常吃力,走路上下肢不协调,看上去就不合适,但他们自己不一定知道。
一个初冬的早晨,课间操开始了。他们缩着脖子,手插在兜里,排着队在操场上跑步,步履很不整齐。带操的老师、陪读的家长因为天气突然变化,出操的动作也是很不规范。看到这样的情况,我让大家停下来,告诉所有老师和家长:模仿是特殊儿童学习的第一步。我们老师和家长就是他们模仿的榜样,今天我们正确的出操姿势,不仅仅是关系到我们自己,也关系到我们的孩子能不能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接下来,我和带队老师一起,首先示范正确行走姿势,让学生模仿,辅助学生学习走路。
学校规定,班级组织放学、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提醒孩子要正确地行走,矫正不正确的姿势。
如果他们的行走习惯、走路姿势和普通儿童不一致,也会增加他们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的难度。开展特殊儿童养成教育,需要我们学校、家庭协调一致,持之以恒地坚持,才能取得我们期望的效果。
从自己的事自己做开始
由于特殊孩子的身心发育迟缓,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向比较迷茫:他们习惯于为孩子服务,还没有或者还不愿意、还不能从教育训练孩子成长的角度思考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对待孩子的行为。
早晨安排了值日,因为要评比,大部分是陪读孩子家长在为孩子“代劳”,班级教师在为孩子“服务”。但是,如果孩子们习惯了时时事事处处都接受照顾,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我想起那些身残志坚的优秀残疾人代表,想起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不由得感到不安。
于是,我从引导学生安排“一日常规”教育活动开始,要求班级老师和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从做卫生开始,落实劳动教育要求。学生能干的不能代替,每个学生至少学会做一两样卫生工作:扫地、擦桌子、擦黑板、拖地、浇花等等。结合孩子自身身体状况分配下去,家长可以协助,但是不能代替。
看着孩子们冒着寒风在操场上扫树叶,和陪读家长一起学拖地,老师为孩子们做擦桌子的示范动作。我感觉,那是特殊教育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而绝非社会爱心志愿者的一种安心。
从升旗开始学会校园生活
星期一升国旗,听到国歌响起的时候,少先队员敬队礼,其他老师、同学行注目礼。这个要求,普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经过一两节课,班队会教师多示范就能学会。但是特教的孩子,几年了不一定能做到。脑瘫孩子伟伟(化名)三年级了,仍然要陪读家长一遍又一遍提醒。自闭症女孩小玉对每周一次的升国旗很不适应,不是跺脚就是乱嚷。天气变化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他们一旦不习惯,就开始表现出异常。周围环境的变化考验着特教工作者的耐心,只有深入学习、了解孩子,才能泰然处之、科学管理。
我们发现伟伟的问题是喜欢用说话的方式引起他人的注视。另外,他在队伍后面,看不到国旗。我们就让陪读家长把轮椅向后拉一些,这样他就能够看到升旗的情景了,告诉他升旗的时候不能说话,这是必须做到的。坚持训练,从少说话开始。
小玉有自闭儿童“周一综合征”的表现。因为两天休息后又要上学,她不习惯,是自闭儿童“刻板行为”在升旗活动中的体现。我们希望家长和老师事先和他约定,这样会有帮助。
为此,我们在晨会活动中增加了了解“一周活动”“一日常规”安排活动的内容。先让儿童预先知道自己一周的活动,学会安排自己课堂和课间活动。
在长期的坚持中,让儿童逐步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变化,争取特殊儿童的认可,慢慢地让他们自我克制,辅之以提醒,争取让这些行为消失。
融入社会要从学会感恩父母开始
小敏于2003年11月出生,小时候的她聪明伶俐。2007年3月突发病毒性脑炎,住院治疗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癫痫)。除了走路,其他的行为都回到了婴儿期。经过两年多的康复,她恢复了一些语言功能和认知,但是智力发育开始迟缓。
由于疾病的折磨,孩子体质也一天天变弱,连说话都有些吃力。家长非常疼爱,也不能严格要求她,就怕她犯病。为此,她又出现任性的毛病,对妈妈的细心照料不知感激,时常对妈妈发脾气。
不止是小敏,班上这样的情况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大多时候家长也习以为常,不再当回事。直到有一天,小敏对妈妈不满,朝着妈妈泼开水的事件发生之后,大家都感觉到这些孩子的确需要引导教育,要让他们知道感恩、学会报恩。
为此,我领着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游子吟》,在班级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感恩故事》《乌鸦反哺》等感恩故事及歌曲。在晨会上,领着他们朗读《三字经》,给他们讲《三字经》里的感恩故事,让大家学黄香,在天气寒冷的深秋季节,为父母插上电热褥,倒上一杯热水,让家长与孩子在互动中交流感受。
在《学会感恩》的班队会上,当小敏站在妈妈的面前说:“妈妈,我错了,我不能向你身上泼水。”当大家为她给母亲洗脚的照片点赞的时候,小敏妈妈第一次感受到孩子成长的幸福,泪水在眼眶里面打转。
残疾儿童教育,我们不能只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关爱。我们不能由于开展特殊儿童教育,需要爱心的付出,就忽略甚至掩盖特殊儿童需要懂得感恩,关爱他们的亲人、老师、社会各界。他们同样需要精神上的哺育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