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不值得吗

2019-09-10天堂有羽

羽毛球 2019年2期
关键词:球拍羽毛球全球化

天堂有羽

对于日本的球拍工厂,我们长时间认为,有且仅有Yonex一个大厂。而当年的Sunbatta三本、Yamaha山叶、Gosen五泉、Kawasaki河崎、Redson瑞生等品牌(注1),都在球拍材料升级、在用户、市场变化中,或者转型,或者结业转让。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最后只剩下Yonex一个工厂,屹立不倒。

2006年,Mizuno美津浓公司上市了TetraCrosee四轴系列球拍,产地厦门,成了当年让人记忆深刻的爆款,一时觉得日本研发,中国代工的模式很先进。孙俊与刘坚军应该也坚信这一点,次年在上海成立了“三俊体育公司”。

以上这些似乎在说明,日本产向左,全球化向右。

2018年已经过去,上一期装备总结文章中,我们借由三位奥运冠军(林丹、于洋与李龙大)与YONEX品牌发展为窗口浏览了金融危机爆发十年来,羽毛球器材市场的一些变化。这一期,我们还是尝试一下把焦距拉近一点,看一下过去不久的2018年,发生了哪些让我感觉意外的小趋势。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从一个一开始积贫积弱的穷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期间,我们解放了生产力,让国内经济与世界市场开始接轨,加入了全球协作网络。

对于羽毛球产品来说,经过这一轮全球化改造后,我们看到,硬装备与软装备的国产率非常高。硬装备中的碳素球拍,大量集中在东莞与福建两地生产,而软装备中的羽毛球与羽毛球鞋,更是垄断了几乎全球所有的生产份额。

据台湾Redson/CBN的李三铭先生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们看到大陆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与珠三角等地,对外经济与内需市场都已经形成不小的规模,于是想进来考察一下。当时跟他同行的还有两个人,后来一位选择了长三角的南京(1992年建立生产基地),另一位选择了珠三角的广州(羽毛球是该地的市球)。前者是威克多公司的陈登立先生,后者是佛雷斯公司的陈阿财先生,这“二陈”就是目前可考台胞中最早进入大陆地区投资、当年最知名的羽毛球品牌。而李先生自己因为当时经营的产品是网羽穿线机,市场小众,所以没有一起进来。但到2018年,他一拿到Redson这个日本老字号品牌的经营权后,也立马到厦门创立大陆分公司,可谓是哪怕迟到,不能不到。

当我们认为这个全球化的趋势会继续加剧,整合全球價值链的需求越来越大时,“逆全球化”的黑天鹅出现了。这个关键词开始于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上台与英国脱欧,在2018年3月中美贸易摩擦的时候达到高峰。在这个大潮中,羽毛球行业这艘小船也无法幸免,浮沉的过程中,如开头题记,一些跟前面几十年截然不同的情况开始发生。

我不是“达芬奇”——Yonex公布日本新潟生产线视频

2018年年中,Yonex在国外Youtube发布了工厂流水线的视频,很多之前的猜想都被证伪。其中一个猜想就是Yonex公司早已“去工厂化”,当时的一个说法是,Yonex在日本的生产线没有碳体成型等前段重工艺,只有球拍包装等后段轻工艺。就像把外来蟹扔进阳澄湖里洗澡,日本工厂最大的作用在于把球拍“开光”成Made in Japan,再在全球范围内割日产粉的韭菜。

这个猜想甚至详细到帮YY公司“全球谋略”——在东莞做拍框,在台中接中杆与涂装,再运回日本新潟,装上木柄,钉上“Japan”字样的底盖,打防伪钢号,再销售全球。总之,Yonex在用最低限度的JIS(日本工业标准)生产高端球拍,整合全球资源,避免被高昂的人工与环保等成本拖垮。

这模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耐克与苹果公司,一个占据全球运动鞋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另一个是全世界第一个公司市值突破万亿美金。这些品牌大鳄与科技巨头,没有任何生产设施,完全实现了去工厂化。公司只专注于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和品牌营销,并利用对品牌与技术的垄断,在每一件产品的价值链中获得附加值最大的部分。如果有区别,就是在产地标记上,耐克、苹果等大公司“明修栈道”,日本YY小公司“暗渡陈仓”。还记得当年的“达芬奇家具”,上海保税区一日游,就变成“Made in 意大利”的事件么?

前几年甚至有位台湾的行家跟我爆料说,他看过一张照片,有人拿了一支Yonex的ArcZ球拍半成品,摆在当天的《台湾日报》上面拍照,而那支半成品,已经只剩下拍柄没装而已,侧面印证了的那个猜想。但我本人没有见过这张照片,未能甄别此信息真实与否,一直当成小道消息,将信将疑。

在今年YY公布的工厂视频里,大家得知这个猜想不属实或者已经过时。日本新新潟工厂,无论工艺轻重,保留了整个上中下段的全部生产线,日本生产并非之前猜想的那般“精兵简政”。严格说,“黑天鹅”先生和向我口头爆料的人,说的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当时Yonex的金属T头专利刚好到期(2007年),树脂T头专利刚刚开启。在这个新旧工艺交替的特殊时期,他们了解到的事情可能不一定有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YY的高端球拍全部从空心变实芯,还发生了一些像“塌陷门”、“裂T门”、“断杆门”等狗血事件。那个外界看起来的混乱时期,觉得他们会“乱而图存”,这种猜测也是正常的。

但是从今天的事实看来,Yonex的丰山家族,半个世纪来仍然沿袭着制造的品牌基因,并没有在市场化浪潮中跟风,变成行销型品牌。

“去工厂化”,是苹果或耐克等大公司的打法,对羽毛球拍行业来说,并不现实的原因也许在于,分工细化是大国与大市场的打法,小国与小市场不见得适合。小国如日本,最大的电商公司——乐天市场,可以又做旅游,还做金融。所以最大的网羽器材生产企业,同时做生产,又做研发与营销,也不足为怪,这并非逆全球化。相反,2017年,Yonex开始在印度投资建厂,对世界新兴市场进行海外扩张,这也是一种全球化的方式。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热爱的羽毛球行业,哪怕在中国已经是仅次于健步走的第二大全民运动,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小行业,远不是想象中的千亿、万亿市场。这个行业的整体产值,2016年的数据是294亿左右【注2】,而据李宁公司产品研发部门透露的数据,羽毛球拍每年消耗的碳纤材料,仅占日本东丽、三菱、东邦等上游公司整体出货量的万分之五,属于小数点后可以被忽略不计的部分,现实非常骨感。

这是现实,也是我的观点和看法。

文献】

【注1】:在品牌名称这里,可能会有人跟我杠这里面有错字,确实现在更“正确”的叫法,按顺序应该是三巴塔、雅马哈、高神、川崎等,但是相对于它们他们现在在国内的发展状态,多年前在日本的初始状态,也许才是本文更想关注的内容。

【注2】:数据来源《2018年羽毛球、乒乓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前瞻经济学人,2018。

本文参考

1、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邢予青,《美国称贸易赤字巨大,他们统计时可能遗漏了什么?》;

3、Blackswan,《1989-2006-YONEX球拍技术18年之死》;

4、梁建章,《中国企业更应专业化》;

5、彭玮琳,《陈阿财经商30年不怕失败》,2013年9月29日《旺报》-产业财经,;

6、孙勇,《日本制造业有向中国加速转移苗头》,2013年4月《证券时报》;

猜你喜欢

球拍羽毛球全球化
羽毛球
VICTOR轻量设计: 一支超轻球拍可以有多轻?
打羽毛球
选羽毛球拍四诀窍
飞行的羽毛球
买球拍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迷你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