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缘何发展夜经济

2019-09-10王政淇于子青王潇潇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夜市消费经济

王政淇 于子青 王潇潇

发展夜经济,不仅是扩大消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

“夜经济”仿佛一夜之间成为当下最时髦的概念。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相继出台促进夜经济发展的相关举措,而且这种势头由一二线城市逐渐向三四线城市辐射。

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这一顶层设计的出台是对中国夜经济发展历史与现实的考量,也将进一步激发发展夜经济的有利要素和巨大潜力。

历史:夜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繁荣的一面镜子

在中国,“国营夜市”可以看作是夜经济的雏形。195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发表了《农村夜市》一文。这篇仅有285字的报道,除了对夜市的基本情况做了描述之外,点睛之笔在于它用数据表明了夜市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这个中心店开辟了农村夜市以后,平均每天销售商品总金额约增加6%以上。”

经查证,到1979年11月,人民日报刊登的有“夜市”关键词的报道共11篇,这些报道的核心主旨都是鼓励各地供销单位开办“夜市”以满足农民、工人在一天的劳作之后的消费需求。由此可见,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已产生重视夜经济发展的萌芽。

1979年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夜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日益开放、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广州在1984年5月设立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这个主要由个体户提供商品、服务的夜市开启了市场经济下中国夜经济的1.0版本。

此后,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开办“灯光夜市”的热潮,“每当夜幕降临,数百家临时摊档沿街道两侧摆开,拉上电灯,各式商品,灯光璀璨,人们逛街购物”。尤其是在南方,一批著名的“夜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南京的湖南路夜市、上海的彭浦夜市、厦门的定安夜市等。

这些夜市集聚着形形色色的个体户小商贩,实惠的大排档、廉价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满足了广大市民的消费需求。在当时,夜市摆摊也成为很多人的“第二职业”。

2000年左右,夜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然而,这些“野蛮生长”的夜市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占道经营阻塞交通、规划杂乱影响市容、安全隐患难以消除等。这些弊端阻碍了夜经济品质的提升。

此后的10余年,一些大城市迎来了夜市关闭潮:2012年8月21日,广州关闭了最后一个灯光夜市;2014年,福州市所有24家夜市都被关闭;2016年6月24日,有着30多年历史的北京市东华门夜市闭市……

这一时期,中国夜经济2.0时代的大幕已迅速拉开:许多大城市迅速涌现出著名的“商圈”,比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新街口、广州的北京路等。

“夜市”被“商圈”取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城市規范化、精细化治理的要求。也正是在这段时期,青岛、杭州等许多城市开始研究并陆续出台规范发展夜经济的相关政策。

可以说,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夜市”到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催生的个体户小商贩集聚的“夜市”,再到大型“商圈”的出现,以及当下各地政府倡导的“夜间经济聚集区”(中国夜经济3.0版本),夜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繁荣的一面镜子。

现实:发展夜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应有之义。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夜经济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就业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商务部的一份数据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可以说,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时段”。

夜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从世界范围来看,2017年,伦敦市夜经济收入达263亿英镑,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00亿英镑;2015年,夜经济为旧金山提供了60亿美元的营业额;2018年,首尔开办“夜猫子夜市”之后共计接待了近 430 万人次,总销售额达到 117 亿韩元。

此外,夜经济的发展能为城市增加大量就业岗位。伦敦将发展夜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以来,夜经济为其提供了130万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建以促进夜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省市共识。一些交通运输、电力供应、5G网络项目的落地必将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夜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夜经济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选择。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获得感及满足感,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也逐渐升级。

现阶段我国夜间消费中餐饮服务、购物零售供给比例较高,文艺演出、博物馆展览、经典游览等优质项目供给不足或发展单一,人们对于更高层次的夜间消费需求尚得不到满足。我国在现阶段提出发展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的夜经济,是顺应人们对于精神文化追求之举,也是适应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选择。

发展夜经济也是推动城市升级、提升城市管理的重要动力。

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夜经济繁荣程度则是城市管理水平精细化程度的直观反映。

有专家表示,相较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对于夜经济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仍然不够。各省市正在加紧补课,密集推出发展夜经济的相关政策。

以发展夜经济为契机,倒逼我国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成效初现:今年“五一”前夕,上海黄浦区任命了“夜间区长”和首批具有夜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夜生活首席执行官”;9月7日晚上8点,湖南首个“夜间经济服务中心”——天心夜间经济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北京提出设立市、区、街(乡镇)三级夜经济“掌灯人”制度,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发展夜经济正在对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再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发展夜经济是必然选择,也是必由之路。

未来:中国具有发展夜经济的各种要素和巨大潜力

有人担忧,发展夜经济是否会变成一次“口号式”的运动。存在这种担忧是因为他们忽视了中国具有发展夜经济的有利要素和巨大潜力。

一是不断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夜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政策鼓励下,大批量的商家将延长营业时间,而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对城市的市政交通等是一种考验。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点亮夜经济的关键。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发展电网设施,城市的电力覆盖率达到了99.9%以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停电。

二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异军突起。相比于欧美夜经济对线下消费(尤其是酒吧、餐饮、娱乐等)的倚重,中国夜经济近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异军突起。此外,移动直播类APP的兴起,让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商场、餐饮店等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到夜间便人潮涌动。

三是中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日益完备。自2003年开始,公共安全作为重要方面,被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规划中。当下,为发展好夜经济,各大城市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要求在完善中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方面发力。

四是中国夜间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与发达国家城市夜经济相比,中国夜经济的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中国夜经济对文化、艺术、旅游以及健身等领域的开发有待深入。

发展夜经济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政府部门要把握好引导方向,加大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程度,确保各项政策实事求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选择,积极合理地挖掘中国夜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猜你喜欢

夜市消费经济
没有一个武汉人逃得过夜生活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古代夜市哪个朝代最流行
夜空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重庆首次授牌市级夜市
信用消费有多爽?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