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2019-09-10
家长来信质疑“入户家访有必要吗”
日前,一条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家长疑问的帖文,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有家长发帖问:学校为何放着电话、微信等通讯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户家访,并直指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质疑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称,入户家访并未过时,它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对于入户家访会耗费教师时间与精力的疑问,教育局表示,“福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努力提升教师待遇。”
(摘自《北京青年报》)
点评:年纪稍大一些的人,都会对中小学期间的“家访”有很深的印象。今天,家访确实少了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化的技术改变了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方式。当QQ、微信可以随时随地把家长与教师联系在一起时,谁还想到要去寻回“家访”这一老旧的方式。但是,再方便的即时沟通,也不可能替代面对面的人与人交流。家访不仅仅是家校间互相了解的手段,更是互相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我们不能用纯“功用”的角度来看待家访。那样的话,家长和教师就成了电子产品两边的机械的“受众”,而不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温度、有喜怒的人了。
培训三月就能当少儿编程老师?
少儿编程正成为新风口。然而,教师的资质、教学体系的规范,却是一片模糊的深水。为了潜入少儿编程这片蓝海,有记者设计了这样一份简历——本科:普通四非院校;专业:与计算机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文社会学科;工作经验:有一份半年英语助教的经验。原本以为这样毫无相关经验的简历会石沉大海,没想到的是,记者在简历发出后的短短半天内就收到了三家培训机构发来的面试邀请。更没想到的是,当天,记者就收到了某培训机构的入职通知。
(摘自腾讯网)
点评:零基础的记者竟能成功应聘入职,不能不说这里面的“水”确实很深。面对中小学生的少儿编程,有可能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大泡沫。只要在网上看一看,就会发现一些培训机构正在进行着焦虑营销。什么“不会编程的孩子就没有未来”“网络时代不会写代码就要被淘汰”等等,确实刺激着家长的视网膜和脑神经。为了治理奥数乱象,我们下了多大力气?现在,似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背后究竟是真的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一些培训机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恐怕不言自明。奉劝中小学生家长们,擦亮眼睛,别被忽悠。
《半月谈》记者调查:“大奖赛”泛滥污染青少年
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素质培养的当下,让孩子学习一两门甚至更多艺术,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但《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抓住家长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的都能获奖,不少中小学生拿奖拿到手软。全国各地举办的艺术类比赛数不胜数,不少家长竞相在朋友圈晒孩子参赛的“丰硕战果”。一些比赛还冠以“国际”“大中华”的招牌,让人感觉国际范儿十足。但在看似光鲜的表象背后,一些家长其实有难言之隐,有的甚至大呼上当。
(摘自半月谈网)
点评:凡学皆比赛,凡赛必获奖,冠个名称就能敛钱,印张“废纸”奖状利润就能滚滚来。面对中小学生的各种大奖赛,已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我国从2020年起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特长生招生,明确招生不得与竞赛、证书挂钩,一个目的就是要斩断这条产业链,引导家长和社会真正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不能不特别注意的是,即便明明与升学无关,为什么这样的山寨大奖赛还如此风行呢?这里面,反映出当下不少家长浓浓的焦虑心理。正是击中了众多家长的这一“软肋”,所以举办方不愁没有市场。
7歲女童眼里取出几十张纸片?
河南许昌禹州的李女士日前发现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眼睛里会时不时冒出一些小纸片,一个多月的时间,小纸片竟有几十片!眼睛里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冒出这么多小纸片呢?李女士告诉记者,原来,在学校有两名小男生按住女儿,另外一名小男生负责往女儿眼睛里塞纸片。学校校长承认,确实有三个孩子往李女士女儿的眼睛里塞了纸。令李女士最痛苦的是,目前女儿的视力严重下降,未来视力还会不会进一步变差,都是未知数。
(摘自《山西晚报》)
点评:学校表示,这只是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赔偿协议已经签了,肇事学生家长对受害方家长当面赔礼道歉,有关方面称,鉴于涉事学生比较年幼,以批评教育为主。截至本刊刊发,这事虽然好像完了,但是远远没有结束。纵然七八岁的孩子再不懂事,也肯定明白往别人眼里塞纸片应该会多么痛苦!这种事不能以“玩闹”“没有恶意”来结束,至少有校园欺凌的影子。作为校方,轻轻的“玩闹”“没有恶意”,有推卸责任的嫌疑。女孩视力的损害,是可见的;心里的阴影,是不可见的,而且有可能跟随她的一生。谁来为孩子的人生负这个责任?
点评:王燕 插图:朱炯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