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

2019-09-10余东华田双

改革 2019年3期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余东华 田双

内容提要: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并选取2001-2014年的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呆用KPWW和全面FGLS方法实证检验了13个制造业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后的转型升级状况。研究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总体上能够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由于“低端锁定”及“吸收门槛”效应的存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并未产生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从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间接的消极影响: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之间存在“U”型关系,低端嵌入不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迈过“拐点”后的中高端嵌入能够明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亟须抓住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契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跃升,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获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创新效应,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技术创新效应: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03-0050-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整合和利用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转变。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不再独自包揽制造业的所有环节,而是将制造业的传统中低端环节。如生产、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由此构建了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追随的全球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形成了以全球价值链为核心的国际分工新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风起云涌,新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国际分工新模式开始出现,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重组与整合,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是享誉全球的“世界工厂”。然而。中国仍非制造业强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大多承担的是劳动密集型、生产工艺简单的低附加值环节。面临着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封锁和制约。中国制造业亟须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发展瓶颈,顺应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新格局,找到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进制造业集群。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克服的困难越来越多。因此,需要明确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方式和机制,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突破低端锁定的路径,清除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障碍,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目标。本文将从国际分工模式变化的角度,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采用KPWW方法检验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否直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能否通过获取技术创新效应间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求出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与转型升级程度之间“U”型关系的拐点值,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如何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技术创新效应进而实现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相关文献综述

这里主要从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现状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产业升级的效应等三个层面对嵌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文献梳理。

一是关于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的研究。价值链的概念最早是由Porter提出的,Gereffi进一步扩展为全球价值链,用来反映全球生产垂直一体化分工的动态格局。Kaplinsky&Morris指出,全球价值链上各个环节创造价值的效果不同,只有核心战略环节才是最主要的环节。因此,一旦控制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全球价值链。这一观点成为全球价值链研究的里程碑,推动了各国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控制全球价值链战略环节的相关研究。将全球价值链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Gereffi & Frederick,Fred-crick et a1,Gereffi et al,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角度定义产业升级,分析了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过程。并对具体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转型升级案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从其他角度考虑全球价值链上的产业升级,Humphrey & Schmltz从产品内价值分布的角度进行了界定。Kaplinsky则从技术角度研究了嵌人全球价值链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认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越大越有利于自身转型升级。

二是关于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现状研究。Reenstra & Hanson在研究了赫克歇尔一俄林的H-O模型后指出,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中易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本国制造业企业集中资源发展价值链高端环节,从而促进了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但同时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持续落后。中国制造业正是以承包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环节方式嵌人全球价值链的,在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并不占据优势地位。刘志彪和张杰、郑琼娥和林峰、王文成等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尚不具备转型升级的条件: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由于国内外多重因素制约常常遭遇低端锁定。尹伟华、张亚豪等认为,尽管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时处于较低位置,但整体上有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攀升的趋势。

三是关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研究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产业升级的效应主要有知识扩散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外资溢出效应等。刘仕国等指出。通过价值链上的知识扩散效应可促进产业升级,链上企业之间的知识扩散和交换要高于链上企业与链下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换,这有利于推动产业升幺圾。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以及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的重要路径。从理论上分析,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Jones研究发现,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能促进产品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追赶并超越发达国家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技术创新。但国内研究表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技术的吸收能力有限,参与国际生产活动较多地依赖于大量从事代工生产活动,中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并未发生较大提升。刘志彪和张杰(2009)、张小蒂和朱勤(2007)等认为。发达国家国际大买家的市场势力和跨国公司的技术势力。封锁了中国企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关于外资溢出效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目前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结论。吕越等(2017)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价值链升级,中国制造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余东华和水冰(2017)认为,嵌入全球价值链带动了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沙文兵和孙军(2010)却认为。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差异以及没有能力吸收外来的技术导致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不显著。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学术界关于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并未得出一致结论。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否直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能否通过技术创新效应间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学术界尚未将两者放在同一框架下分析。本文力图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解释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机制。

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

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国际分工模式变化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重组和整合,为世界各国制造业组建或嵌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可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整契机,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一)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作用机理

具体而言,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作用机制包括:

一是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國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无论是中间品生产加工,还是最终品的进出口,都让国内制造业企业获得了直接参与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机会。与发达国家主导企业的技术差距、相对廉价的生产要素、对先进技术的追求和希望扩大出口赚取外汇的愿望。都能够推动国内制造业企业迅速发展。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主要承接加工贸易型生产活动。这是国内企业利用自身禀赋条件承接发达国家部分生产环节的重要纽带,提供了国内制造业追赶发达国家、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机会。

二是后发优势。中国制造业融人全球价值链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水平,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首先。跟随企业不必再花费巨额成本来选择战略方向,根据发达国家已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可减少发展成本。其次。跟随企业可以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以节约科研时间和费用,快速培养人才,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后,跟随企业会产生经济发展的承诺与停滞的现实之间的紧张状态,激起跟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强烈愿望,从而形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源于跟随企业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主导企业的经验刺激和歧视的结果。

三是产业关联。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发达国家主导企业构建的产品全球价值链中。直接与发达国家主导企业进行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的交流与更换。直接接触发达国家主导企业的先进技术、生产工艺、组织管理模式。从而带动自身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四是“雁阵”转移机制。全球价值链上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新兴经济体跟随的“雁阵”格局,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能。发达国家主导先进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掌握着核心技术、知识资本、生产组织流程等,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主要作为跟随企业,能够形成“雁阵”转移态势。通过发达国家主导企业的带头作用,中国制造业企业不会迷失发展方向,通过吸收、学习、模仿和承接发达国家主导产业的技术和经验并适当创新。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间接作用机理:基于技术创新效应的分析

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间接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知识扩散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外资溢出效应等,本文重点关注技术创新效应。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创新效应是指,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通过学习、模仿、吸收全球价值链中主导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全球价值链对技术的要求。实现现有技术领域的技术重新整合。以提升整体生产率。对于技术创新能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经济学界已经达成一致的结论,即技术创新至少能够从三个方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是技术创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二是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差异化:三是技术创新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生产率。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技术创新,那么就能够产生技术创新效应,形成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包括:

一是出口倒逼效应。全球价值链上的主导厂商将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代工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代工企业必须服从全球价值链上主导企业对产品的质量、种类、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倒逼代工企业提高自身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追赶发达国家企业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和制度,以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满足主导企业更高的标准。

二是进口学习效应。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企业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产品,一方面能通过投入产出效应直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较低成本学习、吸收进口产品中包含的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模仿和创新,从而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中间品效应。中间品中包含着大量物化的知识和技术,进口发达国家主导企业的中间品,直接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并且只有技术水平较高,达到国际标准的中间品才能顺利出口。这就激发了制造业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

四是国际市场效应。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后,面临着动态多变的国际市场大环境,激烈的国际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以追求更高利润,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嵌入全球价值链也有可能阻碍技术创新效应的发挥。嵌入全球价值链阻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低端锁定效应。位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发达国家主导企业掌握着核心技术和必要的信息、知识、专利和人力资本等,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实现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会受到发达国家的国际大买家和跨国公司的双重阻碍或限制。从而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目前,中国主要出口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极易被全球价值链上的主导企业所“俘获”,从而被迫从事低附加值贸易和低端生产环节,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吸收门槛效应。对于附着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研发设计等包含的高端技术,由于中国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有限,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执行机制普遍缺位等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吸收先进技术并进行自主创新。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既有可能获得技术创新效应,又有可能因低端锁定效应、吸收门槛效应等阻碍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取技术创新效应,但二者作用的结果孰强孰弱。应依据不同国家具体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对于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否获得技术创新效应,本文将在实证部分进行检验并给出明确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嵌入全球价值链既可直接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又可通过技术创新效应等间接影响国内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总体上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

H2: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后。如果能获得技术创新效应,则可以间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由于“低端锁定”及“吸收门槛”效应的存在,中国制造业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尚未产生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间接的消极影响。

H3: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位置能够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程度,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上式的結论与前文理论分析一致,嵌人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的技术创新效应也能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影响。

(二)计量模型构建

从以上理论分析可知,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与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行业内企业个数有关。因此建立以下基本计量模型:

为了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通过技术创新这个中介变量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的影响,在上述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以下中介模型:

(三)关键指标测度

一是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时采用指标中的产出变量Y用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表示,且以生产者价格指数进行调整:投入变量选取资本存量K。以1994年固定资产净值为初始资本存量,并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劳动变量L采用分行业年均就业人数表征。上述变量调整后。运行deap2.1.最终可以得到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TFP变化率。

二是全球价值链地位。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采用KPWW方法衡量全球价值链地位,该方法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直接消耗矩阵和附加值系数矩阵,并将附加值系数矩阵与里昂惕夫逆矩阵相乘得到附加值矩阵,再进一步与出口矩阵结合得到各部门出口中各部分的分解矩阵。Koopman提出了测算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具体公式:

三是中介变量及控制变量。本文旨在验证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否获得了技术创新效应以及是否推动中国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因而选取2001-2014年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书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此外。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参照其他研究成果及结合理论模型选取了中国制造业行业企业数量(m)的对数、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对数作为控制变量。企业数量即按行业划分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且由于自2011年开始关于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主要指标中工业总产值数据缺失,本文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表示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工业总产值。

(四)数据来源

以上指标的测度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由于WIOD统计口径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口径不一致。本文借鉴戴翔(2018)的做法,以WIOD为基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 4754-2011)对制造业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剔除“其他制造业再生产品类”部分年份存在数据缺失的制造业行业后,最终采用13个制造业行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目前。WIOD数据库只公布到2014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因此本文选取的时间范围为2001-2014年。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或伪相关,需要对面板单位根进行平稳性检验。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本文综合采用了LLS检验和IPS检验两种检验方法,如果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均表明拒绝单位根假设,则说明该序列具有平稳性,否则该序列就是不平稳序列。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下页)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对原序列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时。只有变量lnfdi及gve未全部通过检验,其余变量均在1%水平上平稳。将所有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再次进行LLS和IPS检验,所有变量均强烈拒绝面板单位根的原假设。p值为0.表明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二)“OLS+面板校正标准误”回归分析

根据以上模型及分析,利用statal2.0首先对模型(1)(2)(3)(4)采用“OLS+面板校正标准误”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模型(1)中,全球价值链地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gvc估计系数为0.1423.这表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gvc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gvc每上升一个单位,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提高0.1423个单位,假设1得到验证。模型(2)中,全球价值链地位与中介变量技术创新关系并不显著,初步判断嵌入全球价值链并未获得明显的技术创新效应。模型(3)中,技术创新估计系数为0.023.且在10%水平上显著,表明在其他条件控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提高0.023个百分点:控制变量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行业内企业数量均不显著,原因可能为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企业数量与技术创新变量存在组间自相关,下文将进一步进行检验。将模型(3)与模型(1)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gvc系数略小于模型(1),但变化不大,初步认定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总体上推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但技术创新效应并未很好发挥作用,结合模型(2)的结果可以得出,目前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假设2得到验证。去除技术创新变量后,外商直接投资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存在行业非均衡问题,资金大多流向以加工制造或生产代工为主的低端制造业行业,不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行业内企业数量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规模,其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目前国内制造业行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能发挥行业间的协同作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但系数具体值为0.0168。数值较小。规模效应发挥作用不大。考察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二次项的模型(4)可以发现。gvc2的估计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正“U”型关系。由此,假设3得到验证。由于Wald检验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加入二次项的模型(4)可信度更高,此模型中技术创新技术在10%水平上显著为正,外商直接投资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显著,与前述两个模型检验结果未发生较大分歧。下文将对上述数据进一步检验,以确定上述结果是否可信。

(三)组间异方差、组内自相关及组间同期相关检验

以上“OLS+面板校正标准误”由于使用了选择项“hetonlv”,仅解决了组间异方差等问题,但仍有可能存在组内自相关和组间同期相关问题,因此本文对面板数据进行了进一步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各项检验D值均为0.0000.故强烈拒绝“无组间异方差”“无组内自相关”“无组间同期相关”的原假设,认为该面板数据存在组间异方差、组内自相关、组间同期自相关。

(四)全面FGLS检验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选取的2001-2014年13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更适合采用全面FGLS进行检验,因为FGLS可同时消除组间异方差、同期相关、组内自相关问题,对模型(1)(2)(3)重新进行估计,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4(下页)所示。

表4中全面FGLS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OLS+面板校正标准误”回归分析结果,各变量的显著性及部分系数的方向发生了较大变化,均在1%水平上显著。模型(1)中gvc系数变小,但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方向不变。模型(2)中gvc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时,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与技术创新效应呈负相关关系,即嵌入全球价值链阻碍了技术创新效应的获得。原因可能与传导机制理论分析部分提到的“低端锁定”和“吸收门槛效应”有关。从而验证了假设2。控制变量均在1%水平上显著抑制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比模型(3)和模型(1)可以发现,gvc系数略有下降,且技术创新变量系数仍显著为负,其结果共同证实了假设1和假设2.即嵌人全球价值链能直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但还未能通过获取技术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反,由于处在技术低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抑制作用。模型(4)中gvc2的系数相比于“OLS+稳健标准误”回归变大,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gvc系数为负,表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呈U型关系。验证了假设3。通过计算可推知U型关系的拐点在自回归系数相同和自回归系数不同时分别为0.08和0.07.数值较小。观察原始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行业目前所处全球价值链地位多数为负值,这说明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位于临界值左端。接近但尚未达到临界点。U型关系的拐点值较小,说明所需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并不高,因此中国制造业只要突破全球价值链地位为负值的不利地位,极易突破拐点,实现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正向推动作用。技术创新效应、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企业数量在1%水平上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为负,均表明了中国制造业目前嵌入全球价值链处于不利地位,阻碍了各种效应的发挥。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体影响、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否获得技术创新效应以及能否通過技术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结果显示,嵌入全球价值链总体上能直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由于“低端锁定”和“吸收门槛”等效应对技术创新效应的抑制作用大于正向促进作用,目前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尚未获得明显技术创新效应,并未实现通过获取技术创新效应间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之间呈U型关系,U型曲线的拐点值在自回归系数相同和自回归系数不同时分别为0.07、0.08;U型关系的拐点值较小,说明中国制造业只要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的不利地位。极易越过拐点,实现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鼓励企业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以大企业为核心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嵌入模式。中小企业应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通过价值链分工吸收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发展模式、经营理念和组织流程等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嵌入全球价值链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条可行之路,但要构建准确的全球价值链战略导向,否则容易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大企业相对中小企业而言。有着更雄厚的资金和更强的生产经营能力,应自主构建全球价值链,占据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掌握话语主动权。通过自主构建全球价值链,掌握核心技术控制全球价值链。自主控制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高增加值环节。并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带动国内中小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第二,提高企业吸收能力,获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创新效应。由于“低端锁定”“吸收门槛”等效应的存在和自身发展问题,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企业难以有效吸收全球价值链中的先进技术,导致该类企业不能突破技术上的低端锁定,始终位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大研发投资。通过自主创新着力提高吸收能力,从而更好地吸收附着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先进技术,获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创新效应。进一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第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跃升。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大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遭遇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难以通过获取嵌入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技术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若想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抢抓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依靠技术创新创造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突破“拐点值’’以获取技术创新效应,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全球价值链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策略分析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小微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
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中国加工贸易升级问题研究
试论基于全球价值链提升目标下的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
河南农村外贸代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河南农村外贸代工行业现状及其原因探究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
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