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2019-09-10王雨曦

奇妙博物馆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下厨房正房厅堂

王雨曦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说“我要去上厕所”,或者说“今天妈妈下厨房给我做了好吃的饭菜”。咦?仔细想想有点儿意思,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而不是上厨房、下厕所呢?这里的“上”和“下”可以调换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这几件汉代的陶质模型。

我们看到的这些汉代仿生活用品是用陶土制作的,因而也被称为陶俑艺术。这些陶器是汉代发达经济的生动写照。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空前盛行,汉代人都以去世后有丰厚的陪葬品为荣,有的人家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为墓主人实现生前的排场。所以我们在汉代的墓葬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人们生前的生活场景被做成陶俑下葬。这是汉代人表达对墓主人的敬意,希望墓主人也能在他处尽享荣华。

这些陶器都是2000多年前的汉代人用来随葬的明器。汉代人认为人死后还能享受鸡犬桑麻、有仆有猪的生活是莫大的荣耀,所以带猪圈的房屋模型俑是当时随葬品的首选款式。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就是“流行款”!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汉代每户人家基本都有了私人厕所,不过这个私人厕所就像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一样,是上下两层,上层供人方便,下层是粪池和猪圈。这也向我们生动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向我们揭示了至迟在汉代,人们确实已经利用圈厕中的粪便进行家畜的饲养。这些文物向我们解释了古代怎样去厕所:顺着楼梯走上去。于是,“上厕所”这个词就应运而生了。

在我国封建社会,女性是不能随便抛头露面的,她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在厨房里做饭,做完饭就和孩子一起在一個小桌子上吃,没有上席的权利。同学们如果了解中国古代史,就会明显感觉到封建时期人们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与不平等对待。

古时候,厨房里的工作又脏又累,很多人认为干厨房里的活儿是女性的“一技之长”。另外,在中国古代房屋建制上,正房和厅堂都会建得比较高大,有的还高于地面几级台阶;而厨房却比较矮小,并且常常位于正房的后面或者院中的某个角落,位置偏僻且低矮,从正房或厅堂去厨房确实是要走下去,所以就有了“下厨房”的说法。

猜你喜欢

下厨房正房厅堂
不撞南墙不回头
吉林省满汉融合区域乡村住宅院落空间布局探析
秋夜(1)
用了就回不去的APP
用了就回不去的APP
小小筷子八寸长
登堂入室
王家烈故居
记 述
一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