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高官如何看中美贸易战

2019-09-10郭树清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5期

5月25日,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其间,金融部门掌门人郭树清在讲话中对于中美贸易战的分析和表述,正面回应了许多问题,其中的逻辑和干货颇多,有态度也有数据,耐人寻味。

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

?5月10日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随后又对华为以及其他企业发布禁令,同时宣称要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反补贴调查。

中国政府、企业和人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我们一如既往地相信,贸易战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损人不利己且危害全世界。

?从中国来看,美国固然可以把关税加到极限水平,但是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非常有限。

首先,绝大多数输美产品都非常适合内销,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时期,快速扩张的庞大市场会消化其中很大一部分,而不会对现有消费者产生“挤出效应”;其次,市场多元化取得很大进展,“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见到成效,美国之外的市场欢迎更多中国产品;第三,相当一部分还会出口到美国,有的是因为找不到替代品,有的是因为美国进口商愿意分摊加征关税成本;第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一定比例的生产转移到海外,会加快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第五,中国金融市场去年已经受到过度影响,目前的韧性显著增强,进一步冲击规模不会太大。

?从美国来看,其自身将受到几乎相同力度的打击,对中国的出口将会萎缩,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一部分高科技公司的收入将会下降,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将支付很高成本,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民和蓝领工人实际损失的福利更多。

美国有庞大的海外资产和负债,比任何国家都更依赖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贸易战势必引起国际金融市場的震荡和低迷。

?从逻辑上看,美国加征关税目标是要减少美中贸易逆差,但是由于中国的反制,它的直接结果很不确定,加上其他因素很可能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首先,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列入制裁名单,明确禁止美国企业出售产品和技术,等于是直接增加逆差;其次,发动贸易战震惊国际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快速走贬,美国政府马上又担心关税的作用被抵消;第三,大幅加征关税会推高物价水平;第四,遏制住中国对美出口,空缺必然由其他经济体的产品弥补,逆差总额并不能减少。

从历史来看,美国与其他后发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争端已有40多年的历史。200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最大的逆差国,目前,印度、越南、印尼、菲律宾、孟加拉等国增长势头良好,正在加速推动和改变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格局,美国逆差不会减少。

美国在中美贸易中占了大便宜

单从统计数据看,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金额和占比都很大,似乎吃亏,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美国实际上得到了多方面的极大好处。

可以说美国从中美经贸往来中得到的好处,相当于从一头牛身上剥下来很多层皮。

美国的进口商及跨国公司拿到贸易差额中的绝大部分利润。美国对中国货物贸易逆差将近6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其中相当部分是美资企业,销售这些产品最终形成美国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美资企业全球海外销售总额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中美贸易不平衡中61%来自加工贸易,在实际价值分配中,中国真正得到的增加值很少。

美国消费者通过中美贸易获取巨大的“消费者剩余”。据统计,美国市场零售商品中四分之一左右从中国进口,例如,沃尔玛售卖的产品中26%直接来自中国。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源源不断输入美国,降低了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提升了福利水平。

美国输往中国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中国发挥价格支撑的领域。例如,粮食、能源、飞机、芯片等大宗商品,如果没有中国的大量采购,其价格决不是今天的水平。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高消费,低通胀”奇迹,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超过欧美日总和的中国,增加了全球消费品供给。

美国获得廉价资本回流。中国贸易顺差积累的资本,以购买美国国债的资产方式支撑着美国的消费和投资。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有7.3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一半以上以美元形态存在,使得美国市场资金成本极低,为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美国长期占有中国巨额储蓄资源。中国人民勤劳节俭,即使在月薪十几美元和几十美元的时候,也会省出一点钱存款。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美国对中国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意味着美国同等规模的体系,美国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占比很高,存款创造效应低。

美国的强权逻辑

中国四十年前开始引进外资,境外投资者从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实际使用外资约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华投资800亿美元。目前形成的资产1500亿美元。

这些建立在企业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没有一个项目合同是中国政府强制外方签订的,现在美国突然指责中国的法律是“强制获取外商知识产权”,甚至使用“偷窃”这样的字眼,这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十多个世纪科学技术领先于全世界,我们的无形资产给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过无与伦比的贡献。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直接促成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兴起。没有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就没有现在的美国。现在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当然也无可厚非。

翻开历史可以看到欧美工业化时期,各国相互之间的技术模仿和抄袭曾经十分普遍,一些企业不择手段地获取先进技术,这是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

每个发达国家都经过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但是每个国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艰苦探索取得新突破,为技术进步作出新贡献。

以市场换技术,或者以技术换市场,本来是西方国家发明的,基于公平原则的交易是市场认可的。欧美国家一直标榜自由贸易,声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现在看来美国根本没有兑现自己承诺的意愿。

?发达国家一直通过技术转移获得巨大收益,通过专利特许经营等方式,发达国家的许多科学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获取了高额利润,其中一部分利润又成为了新的研究开发资本,使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形成了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很多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得到了检验,这些国家的技术人员对改进和完善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美国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对中国的指责完全没有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赞扬“中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典范”。历史早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靠制裁和封锁不仅不能阻止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反而会激发其自主研发的决心,加快其技术进步的速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无稽之谈

近年来,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果,这种说法毫无根据。

事实上,中国的经济成分已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一直在持续下降。加上政府经济活动,国有经济在GDP中的占比不足40%,国有企业中很多也在境内外上市,实际上是股份制企业,百分之百的纯国有企业已经极少。

大型国有企业中,也有大量子公司控制权已让度给民营企业,即使是中央國有企业,相互之间也处于竞争之中。20多年前军工企业改革时,每个行业都分成两家以上的公司。

当前,民营和外资几乎可以进入所有行业、所有领域,没有任何限制和壁垒。无论是轨道交通,还是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都可以看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身影。

中国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是指导性的,不是指令性的,各项政策的落地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因时因地制宜,没有搞一刀切。发布这种指导性政策也是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如美国的“出口倍增计划”、欧盟的“工业复兴战略”等。

金融业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我国金融机构有国有控股也有民营化外资控股,上市机构和农信社还有自然人参股。目前我国4588家银行业机构中民营机构控股的超过3000家,170家中资保险公司多数为民营控股,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也多数是民营为主。

即便是五大银行,社会股权占比平均达到30%,有的甚至超过40%。特别需要指出中国五大银行的市场份额现在只有37%,与英美等国家前五大银行的市场份额的占比很接近。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科技,在中国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对于民营互联网企业采取了审慎、包容的态度,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作者系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