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您错过的穴位之健脾暖胃

2019-09-10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脘肚脐神阙穴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基础教学部教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腧穴特异性研究。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针灸学院211工程项目骨干成员。

门诊时间:

朝阳区西大望路15号外企大厦3层大诚中医:周二、周五下午

海淀区远大路西口青清商厦2层南侧大诚中医:周四下午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所谓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均位于下肢,其中胃合于足三里穴,大肠合于上巨虚穴,小肠合于下巨虚穴。当出现胃疼的时候,腹壁肌肉都会收缩,在胸部的胸廓到骨盆的髂骨、恥骨之间,纵行的腹直肌收缩人便会前倾。当人处于前倾位的时候,小腿正面的胫骨前肌(即足三里经过的肌肉)就会收缩,在肌肉上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胃肠的下合穴就会出现反应;反之,通过刺激这些下合穴,对于胃肠病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足三里穴对于脾胃病证如胃胀、胃痛、食欲下降等疗效显著。

相比于足三里,程教授推荐的另一个穴位就不那么耳熟能详了。腹哀穴隶属足太阴脾经, 是足太阴脾经与阴维脉的交会穴,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等病。脾主肌肉、四肢,肌肉附着在腹腔的脏器之上,肌肉的张力会影响腹腔的压力,腹腔压力正常时胃肠的蠕动才有正常的节律。肌肉、筋膜附着在骨骼上,经常拉拽,会出现一些损伤或是炎性反应,皱褶或阳性点,腹哀穴刚好位于这种特殊的阳性点关键部位上,通过刺激腹哀穴则可以有效调节腹壁肌肉,从而改善胃肠功能。

足三里

【定位】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胫骨边缘,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增强机体免疫力。

【按摩方法】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正确位置,做点按活动,一按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换进行。

腹哀穴

【定位】腹哀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据腹部中线旁开四指的肋骨下缘处,触摸到明显颗粒感的地方就是腹哀穴。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调肠

【按摩方法】把手掌放在肋骨下缘,手掌凸起来,用掌指关节骨头位置,放到肋骨的边上,沿着肋骨的边缘擦。

中脘穴对改善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症状的效果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中脘穴便是六腑之一胃的募穴,自古便有“胃病多取中脘”的说法,临床治疗中多以中脘作为治疗胃部疾病的重要穴位,疗效很好。

在临床中,消化不良、长期感到胃部不适的患者有时出现另一种病症:在“心口窝”(剑突下)的下方总出现胀满不适的感觉,就像“心口窝”下憋了一口气,中医称之为痞满,或称为心下痞或心下痞坚。当我们出现焦虑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甚至出现心悸烦躁、心律失常、神志睡眠不好等表现,同时胃肠功能也会受到抑制,造成肠胃蠕动减缓,这时就有可能出现心下痞。

心下痞多由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治疗需要调理脾胃气机,恢复脾升胃降的功能,这个时候单纯用中脘穴调整胃就起不到作用,因此程教授给出了一个既能治疗胃又能治心的穴位——鸠尾穴。鸠尾穴同时是横膈肌韧带的附着点,适当刺激可以松解腹直肌,改善胃肠功能。

中脘穴

【定位】中脘穴位于胸剑联合到肚脐中间的连线中点处,在人体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和胃健脾,可治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以胃的疾患为先。

【按摩方法】指端或掌根放于穴位上,以中等力度顺时针揉按3~5分钟,可多次进行。

鸠尾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7寸,当胸骨剑突下凹陷处。

【功效】可清神、宁心、利膈,有安心宁神、宽胸定喘之效。主治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呕吐、呃逆、胃痛等病症。

【按摩方法】

单治胃法:用刮痧板轻微刺激鸠尾穴,刮痧板圆润部分从上往下刮拭,松解腹直肌,改善胃肠功能。一般刮5~10分钟,有酸胀感为宜。

心胃同调法:用刮痧板的尖头部分放在鸠尾穴,颤动穴位,松解横膈肌,改善心悸、焦虑症状。

程教授告诉我们,很多人会由于压力大、饮食不节、情绪紧张等因素出现消化道症状,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多被现代医学诊断为胃肠植物功能紊乱,若是伴有心慌、气短、胸闷则多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两个穴位搭配使用就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当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或是自行治疗无改善、出现不适,还是应该到专业的中医针灸科就诊。

神阙穴这个名词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神阙穴的另一个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肚脐。神阙穴处于我们腹部的中心,《黄帝内经》中提及在肚脐周围有很多经脉,五脏在肚脐周围分属于不同的位置。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神阙穴的形态也是健康状况的一种反映。

肚脐有很多形状,圆形、横一字形、竖一字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S形、Z形等,其中竖一字形和圆形是比较好的肚脐,如果肚脐的形状发生一些变化,往往预示着一些病的出现。脐上腹部紧张,脐下松弛,会呈现三角形的肚脐,一般来说胃可能会有问题。如果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除了神阙穴,程教授告诉我们,章门穴对于脾胃健康也十分重要。“章”意指大木材,“门”意指出入的门户,“章门”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章门穴是脾的募穴,脾脏之气在章门处汇聚于胸腹,不难理解章门穴对于脾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临床上治疗五脏疾病尤其是脾胃疾病时,章门都是最重要的选穴之一。程教授告诉我们,章门穴是腹壁附着的外侧附着点,越是脾胃功能异常的人,这个位置越酸痛。

神阙穴

【定位】位于肚脐,腹部的中心。

【功效】和胃理腸。

【按摩方法】按摩时可将双手焐热后叠放于肚脐上,动作轻柔地顺时针揉转。可以按摩神阙穴同时刺激胃肠蠕动,注意应避免在进食后短时间内进行。

章门穴

【定位】取穴时应屈肘,双手夹住两胁,肘尖平行和肋骨交界的部位(十一游离肋端)就是章门穴。(在吸气的时候可以摸到肋骨,而且往下摁会动,这就是十一游离肋。)

【功效】健脾消痞、利腰强膝、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等。

【按摩方法】

按揉软骨的位置,以出现酸痛或刺痛的感觉为宜,经常按一按,没有时间限制。

如果摸不到穴位,可以按揉另一个位置。章门穴往下,在腰带挂住的髂骨骨缘边上,也能找到疼痛点,这个位置也是整个腹壁肌肉牵扯的附着点。可双手放在髂骨和肋骨之间,有节奏地捏腰,以中等力度左右两边交替进行。

(编辑    车    翀)

猜你喜欢

中脘肚脐神阙穴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自拟骨痨汤联合神阙穴拔罐对老年脊柱结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贴肚脐 可降压
中药排毒瘦身粉 肚脐敷药安全高效
反手摸肚脐与好身材无关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中脘穴/中脘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