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金猪来拱福
2019-09-10陈暑艳王倩陈琼杨慧聪
陈暑艳 王倩 陈琼 杨慧聪
“猪,你的肚子是那么鼓,一看就知道受不了生活的苦;猪,你的皮肤是那么白,上辈子一定投在了富贵人家……”走进长沙博物馆“金猪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联展”展厅,同学们忍不住哼起了歌。一旁的讲解员张林麟听了,指着入口处的一座铜尊,笑着说:“看,这才是猪的祖先,不白不胖,很威猛!”
张林麟告诉大家,猪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也是与人类生活最贴近的自然物种。今年是农历己亥猪年,全国20多家文博机构甄选了数百件以猪为题材的文物、艺术品和珍贵标本,向公众进行图文展示。长沙博物馆联合全省20家博物馆、纪念馆参与了联展。让我们跟着探馆小使者们的脚步,一起来感知中华先民对猪的理解和认识吧。
豕形猪尊,一只刚被驯化的野猪
展厅入口处的猪尊是复制品,其原型被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制造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身高40厘米,长72厘米,体重30多公斤。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真实地还原了当时野公猪的形象:嘴部较长,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同时,它又有被驯化的特点——腹部圆鼓。猪尊的肚子可以盛酒,背上还有个凤鸟形状的盖子。
这件东汉的绿釉陶猪圈里,有一头大肥猪,它张嘴竖耳,四肢直立,尾巴上卷,造型十分生动。圈顶是一个长方形的楼阁,专家推测,这很可能是一个厕所。汉朝养猪业发达,猪圈常与厕所相连。
滑石猪,平民的随葬品
展柜里3件汉代滑石猪,以中间这只最有特色。它双眼凝视下方,身躯浑厚,四足稳踏,十分可爱。汉代诸侯王和贵族喜欢使用玉猪陪葬,用于手握,或用于佩戴。平民买不起玉猪,就会选择相对便宜的滑石猪。
瓷猪,古今通杀的小玩具
探馆小使者们一眼就看出,这两件产自唐代长沙窑的瓷猪上有两只圆孔,可以吹响,是当时的玩具口哨。古往今来,剪纸、皮影、年画、泥塑、面塑以及民间服饰中,猪的身影无处不在。民俗文化世界中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猪,既融汇了人们对财富、吉祥的愿景,也凝结了民间艺术家们的创作智慧和审美意趣。
猪八戒瓷塑像,家喻户晓的净坛使者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著名角色,他好吃懒做、贪财好色,是民俗中最著名的猪的形象。这件民国时期醴陵窑制作的猪八戒瓷塑像,两耳竖立,双目圆瞪直视前方,鼻孔外歙,嘴角微微上扬,一手挽钉耙,一手扶绶带,身披袈裟,一脸欢快。
猜一猜
在上古时期,表示猪的字为“豕”,甲骨文中的“豕”字与“犬”字很相似。王国维认为,腹瘦尾拳者为犬,腹肥尾垂者为豕。在古文字传抄过程中,两个字很容易混淆在一起,于是就產生了从“犬”的“猪”字。汉字的“家”,就是在“宀”下有“豕”,其意为只有住处养得起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同学们,来猜一猜哪个是甲骨文里的“猪”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