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拉下神坛的老师

2019-09-10池内

读者·原创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马大哈小混混放学

池内

一部由相声演员主演、非著名导演执导,小成本制作的电影《老师·好》,在很多人还没搞清楚它是电影还是小品时,票房成绩已经破亿,单日票房排名第二。

很好奇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导演张栾和主演于谦的回答是:“电影里的所有事都是真人真事,全都是我们自己对老师的回忆。”

故事里的老师叫苗宛秋,外号“苗霸天”。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大概都会遇到一个“霸天”老师:说话不带脏字但攻击力极强,出招快、准、狠;黑脸天数远超笑脸天数,他经过的地方空气凝结、人体“石化”。

电影中,高一一开学,“苗霸天”便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班上的“捣蛋分子”在墙角站一溜儿;你不是很狂妄嗎,讲台旁边的“雅座”来坐上三年;学校禁止女生烫头、化妆,他甚至还一个箭步冲上去拿手帕擦掉了一个女同学嘴上的口红。

没收男生的武侠书、女生的口红,罚学生蛙跳,放学留校,这些我们学生时代的噩梦,“苗霸天”一样都没落下。学生们自然也使出了各种小花招进行反抗,包括拆了老师自行车上的挡泥板。

十六七岁正是叛逆又自以为成熟的年纪,要自由,要权利,有一大堆自认为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想要去做。电影里,学生们在上自习课时偷跑出去帮苗老师找丢失的自行车,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节目……

苗老师的反应简单粗暴——狠批一顿!只要是耽误学习的事都是错事,哪管你什么深情款款、团结友爱的理由。

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场景,基本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生们的集体记忆。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携带摧毁力,学生的反抗和服软有委屈,也受青春荷尔蒙影响。

双方各站一端,一方深知时间紧迫、前路艰难;一方浑然不觉,在各种诱惑的边缘反复试探。在这个看似剑拔弩张的过程中,双方在某一个节点又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和解,当然不是屈服于权威,而是被人心打动。

苗老师这样的老师,会劈头盖脸地骂你,但也会为动手术的学生捐出一个月的工资,把因家境困难而倒卖商品的学生从派出所捞出来。

有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一向胆小的苗老师为了不让学生误入歧途,闯入了“黑社会”的酒席,视死如归地直面砸向他的玻璃瓶。

到这个时刻我们才意识到,走下三尺讲台的“苗老师”虽然可能真的就是一个个胆小怕事的普通人,可是他们依1日会信念坚定、无所畏惧地在危险来临时挡在学生的前面。

想起我读中学时的一件事。某天放学,一个校外的小混混在校门打开的一瞬间,手持木棍冲入校园,作势要暴打某位同学。小混混气焰嚣张,在放学的人流中破开一个一米宽的通道,包括保安在内,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一场校园暴力事件一触即发。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左右腾挪而来,一个箭步上去抓住小混混的衣领,对方傻眼了,像被猫抓住的老鼠,眼睛里的凶狠瞬间退去。

多少年过去,我对这一幕还记忆犹新,因为当时“黑暗势力”的嚣张,更因为阻止这场血腥暴力事件的正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夏天破洞袜子配凉鞋,头发永远油腻腻,你考试没考好他会用“狮吼功”震破你的耳膜,人送外号“马大哈”。

说真的,数学成绩一般的我一直很怕他,无论如何也与他亲近不起来。但那天,他让我和我的同学们感觉自豪又有安全感。

在那之后,我们还是偷偷叫他“马大哈”,还是学不好数学,他也依1日在穿着打扮上“放飞”自我,“狮吼功”功力更是渐涨——他和我们之间的“矛盾”一直都在。

这些“矛盾”在一届一届迎来的新生中产生,却不会在每一次送走的毕业生中和解。

再看影片《老师-好》,原来不是“园丁”“蜡烛”式的赞颂,而是一场怀念,怀念那曾以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怀念自己年少时被用力地提醒过要做一个努力不放弃的人。

关于老师的故事,实在是太难讲了。

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他们的形象相对刻板、单薄,主流评价都是“神圣高大”,而电影《老师-好》则展现了他们的另一面:有时简单粗暴,但也有赤诚真心,让人又爱又恨。

老师这样一份职业,真是最平凡也最艰难,就像格一飒老师说的,“引导学生,耐心、信心、同理心,缺一不可”。

有些老师只教我们知识;有些老师在教会我们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给予了我们很多爱;有些老师总是怕还没长大的我们误入歧途,所以格外严格、格外保守……

近几年,老师逐渐被拉下神坛,这不是所谓“尊师重道”传统的崩坏,而是承认人性的开始。这世界上哪儿有那么多高大伟岸、神性光辉。你我皆凡人。

要说这份职业真有“高光时刻”,或许就是那句话——“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这是如“苗霸天”“马大哈”这样的老师从来没有标榜过,却“春夏秋冬又一春”一直在坚持的。

“高光时刻”过去,他们又将汇入中国这1 300多万人的庞大群体中,统一被称作——老师。

猜你喜欢

马大哈小混混放学
放学
“马大哈”的由来
我的怪同学(三)
放学歌
马大哈画画
来自小混混的信
马踢人了吗
小贼求骂有玄机
水龙头
放学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