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梦境
2019-09-10
Prada荣宅底楼的舞厅里,一个浓密胡须的机器人端坐着,口中低吟碎片式的独白。这个科幻电影般的画面发生在荣宅新开幕的艺术展:“我曾为何物?”。而机器人则是艺术家GoshkaMacuga为Prada基金会特别创作的作品。
早在2016年,Goshka就为米兰Prada基金会策划了一场名为“致吃掉书卷之人子(”TotheSonofManWhoAtetheScroll)的艺术展。3年后,Macuga将她当时为展览而设计的机器人带来了上海,并赋予了它一个新身份—荣宅的主人。在这场新展览中,Macuga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技术过度发展的“后人类”时代,机器人是荣宅唯一的居住者,向观众展示着他的私人艺术收藏。这25件艺术品都是出自Prada家族的私人收藏,包括1958年至1993年间数件意大利艺术杰作,以及Macuga近期创作的五件“离散模型”系列拼贴作品。
展览开幕当日,我们在荣宅见到了刚刚结束备展的GoshkaMacuga“。我来亚洲的机会不多,所以准备趁这次旅行好好地逛一逛。”她说。在荣宅二楼绿色的西北套房里,她与ELLE展开了一场关于艺术与时装的对话。
Macuga:相比荣宅的历史,我更感兴趣的是它当下的面貌,它对于整座城市的意义以及整个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如今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新一代的中国人思想也更为全球化了,而我想在展览中表现的正是这种当代性。另外,汉语中的时态构成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在汉语里没有过去时和未来时,这似乎给人一种“永远活在当下的错觉”。作为一个欧洲人,这是一種非常吸引我的态度。
Macuga:的确是一个巧合。不过,2016年,当我第一次为米兰的Prada基金会策划艺术展之前,我就曾和Prada女士聊过我的一些想法。我们聊到了很多话题,包括如何为机器人设计时装(这个问题如今还尚未解决)。当然,从米兰到上海,Prada女士本人都参与到了这两场展览的策划中,因为展览中出现的每一件作品都必须经过她本人的同意。我认为我和Prada女士在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上都很一致,她是一位非常睿智的设计师。
Macuga:几年前,我曾经与GarethPugh合作,一起参与了歌剧《安提戈涅》的制作。安提戈涅的故事起源于荷马史诗,但这部歌剧是在巴洛克时期创作的。当时我选择与Pugh合作,因为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时间轮回”的概念。这和我自己的艺术创作相契合。过去,我曾和不同的时装设计师合作过。例如JonathanAnderson和OsmanYousefzada,他们的身边也有一群对时装感兴趣的艺术家。在此之后,我还会策划一场关于包豪斯运动的艺术展,其中我也可能会用到一些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时装和艺术之间永远能产生对话。
Macuga:哈哈,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让我想一想,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很喜欢GarethPugh的设计。除了他之外,我也很喜欢CraigGreen的作品。另外还有来自中国的设计师XimonLee。他的系列非常棒,如果时机成熟的话,我当然希望能跟这些我欣赏的时装设计师合作,一起创造出一些有意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