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2019-09-10邱吉群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课文文章

邱吉群

摘 要:“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自能读书”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小班的课堂更主张孩子个体的思维、个性的张扬,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质疑解难、各抒己见,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创新精神,便于把知识学活记牢,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质疑;培养;思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源于思,它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它是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渴望了解或解决的需要后才开始的。要是学生认识深入,就要启发学生多疑多问。老师在教学中,应逐步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发问能体现学习语文得“个性”特。比如可以从课题发问;从标点符号和词语的特别用法或句子作用以及特殊含义方面发问;从句子和课文内容本身前后有没有矛盾方面发问。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凡事问个为什么的习惯,使他们明白多疑多问是好学深思的一种良好学习品质。在预习中要让学生提出并讨论通过学习都还没懂的问题。凡是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要鼓励他们大胆发问;凡是学生有可能发现的问题,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

如何在课堂中活跃学生思维,激发灵感,学会质疑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民主平等,我敢问。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问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在边读边思中寻疑问难,养成善思敢问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质疑氛围,使提问成为学生学习时的内在需求;第二,教学有法,我会疑。小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疑不到点子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善思会疑的问题,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第三,书香课堂,大家议。课堂,如果班级学生多,就可以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质疑。小组活动时,聚精会神听别人发言,边听边思考,然后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勇于表现自己,友好地合作。每个学生争做小老师考考对方,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疑互议,合作解决,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这样,学生兴趣浓,而且鼓励了学生善于提问,善于相互启发,补充意见。让孩子在质疑中品味书香,可以使课堂呈现一派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活跃气氛。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善于思考质疑,以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感悟做好准备呢?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这样做到的:

一、抓课文题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精练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主线。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可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又如,教《难忘的一课》时,问学生:“从课题上看文章重点应写什么?读了课文后再看课题,你会想到或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索后提出:课题中的难忘体现在哪里?这一课讲了什么内容,这么简单的内容为什么难忘?从中可以感受作者怎样的爱国情感?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讀课文,对课文不大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抓课文的重难点词句质疑

句子是构篇的基础,以难句为切入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其思想性和语言的艺术性,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如教学《月光曲》第3自然段,讲的是盲姑娘与哥哥一段感人的对话。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再引导学生抓重点词—“随便说说”进行质疑。学生是这样质疑的:①“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②“随便说说”说了什么?③是“随便说说”的吗?④为什么说是“随便说说”的呢?这些问题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再如教学《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写了因美丽的小路不见了,鸭先生说:“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鸭先生的话恰恰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引导学生读到这里时,我及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导向,设计了提示性语言:“你读了鸭先生的话,想到什么问题吗?”学生立时茅塞顿开,纷纷举手,很自然地集中思考点展开思考,提出了“鸭先生为什么怪自己呢?”“鸭先生为什么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他怎样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等等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好了铺垫。围绕这些问题,学生展开质疑、讨论研究,使学生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

三、抓开头结尾追寻事情的来龙去脉质疑

文章的开头结尾往往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事情来龙去脉,能促使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如,《救命骨髓》一课开头“飞机从白云里钻出来,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几个从飞机上下来的人刚走到出口,一对手捧鲜花焦急等候的中年夫妇,就扑通一声跪(��uì)在他们面前,声泪俱(jù)下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读了第一段,学生质疑了,这对年轻夫妇为什么要跪下来呢?他们又是谁?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就这样,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结尾“终于,这饱含着两岸同胞爱心的救命骨髓准时送到了手术台前。台湾同胞的骨髓植入了内地白血病少年患者的身体。少年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抓结尾学生提问了,为什么是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抓开头结尾追寻事情的来龙去脉质疑,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综上所述,学会质疑是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课文文章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