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宋代的忧患与繁荣

2019-09-10邓小南

中华瑰宝 2019年6期
关键词:忧患文化

纵观中国历史,可能没有另外一个朝代,像宋代这样面临着两极的认识。一方面,我们看到宋代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也能深切感受到它面对挑战的无奈,以及末日来临的苍凉。

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是一個丰富复杂且充满变化的时代。这一时期,物质文明有突出建树,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领先于世界;制度建设绵密,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在政治活动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社会风尚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称得上是文明昌盛的历史阶段。与此同时,宋代受到周边其他民族政权的挤压,内政因循求稳,朝廷的战略格局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生于忧患,长于忧患”

宋代三百年间,其局势或可概括为“生于忧患,长于忧患”。

所谓“生于忧患”,首先我们可从政治版图的角度予以观察。10—13世纪“天下大势分为南北”,事实上是又一个“南北朝”时期。赵宋的统一,大体上统合了传统农耕地区,基本恢复到唐代后期的疆域范围,却远远无法与汉唐全盛时相比。如果把当时的南北对峙放在整个亚欧大陆,我们会看到:中原王朝视为“边缘”的地区,在亚欧大陆上正处于中间地带;这一地带多民族交汇混居,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恰恰是当时连接南北、驰骋东西的核心力量。这种“大势”,给地处中原的北宋王朝带来了强劲的压力。从天时地利的角度来看,唐末五代以降,黄河多次决口,北宋时期更是分流改道,河患频仍。11世纪初至12世纪末气候转寒,温暖期趋短,这不仅对黄河流域粮食生产不利,更成为促使北方民族南下的原因之一。

说到“长于忧患”,我们看到,诞生于忧患背景下的宋朝,在其三百年历史中,始终承受着北方政权的压力;面对天灾人祸,时人始终艰难地寻求出路。从当时的章奏、诗文、信函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宋人对于忧患的体味与感悟。在他们的说法中,“积贫”多着眼于民生,“积弱”则指国势疲弱。这种忧患意识,可以说深浸在宋代精英人物的心智中,不仅与个人的困敝愁思相关,更关系着时代的风波与沧桑。

宋朝能够自忧患中得以成长,与王朝的统治政策相关,更得益于士人民庶的执著奋进。

“立纪纲”与“召和气”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赵宋。为了稳定政权,宋朝以多年扰攘纷争的晚唐五代为鉴,以防范弊端为其基本国策,谨慎化解风险。“事为之制,曲为之防”,作为开国以来形成的“祖宗之法”的基本原则,针对性、实践性很强,寓含着因应时事、防患未然的积极考虑—当然也有设限制约、束缚手脚的消极影响,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政治格局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统治集团着意于权力制衡,严控禁军指挥权,竭力消解地方军政势力,各级官员由中央直接调遣。用当时人的表述,是“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范祖禹语)。此说法虽然有所夸大,但宋代统治达到的纵深程度,确实是前朝难以比拟的。有宋以降,地方再无力与中央抗衡,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代朝政“称得上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开明的”(虞云国语)。统治政策中“立纪纲”与“召和气”两端并举,相辅相成。所谓“立纪纲”,在宋人心目中指的是订立规矩制度;“召和气”,则是指能够感召天地,使世间充盈和谐的自然气韵。这种理性、务实的态度,为宋代发展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人材得以涵养蕴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有了长足发展的可能。

宋代开国君主出身于禁军统帅,而这一王朝在对外作战方面却屡遭败绩,为人诟病。两宋时期的文武关系,尤其是“重文轻武”政策,成为后人关注的话题。对于这一问题,要置于具体历史情境下来认识。我们知道,面对强大的北族政权,宋人清楚“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张方平语),宋朝要立国则无法轻忽武力;赵匡胤带兵用兵有经验,但他鉴于五代教训,管理军队的重点主要在防范兵变;太宗以来更是以守内虚外、强干弱枝作为军事战略的着眼点。宋廷对于武将既有笼络、利用、联姻、待遇丰厚的一面,又有深入骨髓的猜忌,直至南宋后期仍然如此。朝廷崇文抑武的任人取向也影响到民间,乃至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尚。

宋代国内政治局面相对安定,朝廷对于民间文化、经济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未给予过多干预。宋代的士大夫政治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士大夫群体提供了适宜的外在条件。他们思想活跃,“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欧阳修语),建言施政空间比较开阔。开放带来了开创,宋代大师、精英辈出,群星璀璨,社会充满活力。

社会潮流的变迁

宋代之所以能够在忧患中繁荣发展,也与社会变迁带来的深刻影响相关。

中唐之后,“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杜甫语),不少士人因朝廷晋升之途狭窄而转向地方,具备了更多基层经验,也使民间文化有所蓄积。宋代民间经济活跃,“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袁采语),社会财富、社会阶层可以流动。科举制度下,“取士不问家世”(郑樵语),一些“寒俊”脱颖而出,走上政治舞台,其中的优秀者如范仲淹等“以天下为己任”,对于时代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政与学兼收并蓄”(余英时语),不仅是当时的道德主体、文化主体,也肩负着政治上的主体责任。

宋代士大夫中有许多具有深厚涵养的优秀人物,但在帝制社会中,这一群体本身并未能凝聚共识,也未能保证宋代的政治运作始终朝向正确的方向,在一些时期还陷入无尽的党争。这与朝政趋向、官场风习有关,也与士大夫群体“一道德”的排他取向有关。

继承唐代而来的宋代文化,风格情趣有了明显不同。文学重心下移: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市井文人,内容更多地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受众也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同时伴随古文运动的兴起、新儒家的出现,学术文化潮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凡此种种,让我们看到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就政治气候及制度渊源而言,难说其后的元明清直接承继于宋;但从近代的“人心”“政俗”来看,无论是政治理念,还是思想文化方面的因循或创新,宋代带来的影响,都已深深地渗入到中国社会的肌体之中。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忧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Never give up 永不言弃
画里有话
哲理漫画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不断地向上仰望
什么是文化
“忧患”中的“朝鲜诗”境界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