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vs业余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2019-09-10程勇民
程勇民
曾经有阵子,媒体上有一句时髦话“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说的就是“业余”和“专业”的巨大差别。其实,羽毛球领域也一样,因为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所以也就分成了两类比赛,业余组比赛和专业组比赛。业余比赛基本上就是志在参与,健康、娱乐是第一位的;而专业比赛实质上就是职业性质的,比的是吃饭的本事。也正因为比赛的界限分明,所以,长期以来在国内的正规比赛中,鲜见专业与业余的较量。尽管众所周知两者的差距可能挺大,但是究竟有多大?具体差在哪里?基本上停留在揣测和想象的层面。
随着国家体育改革的不断推进,2017年8月举行的天津全运会羽毛球比赛,终于向人民群众打开了大门,增设了群众组比赛,从而诞生了历史上首批5个业余组全运会冠军。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欧阳南军,25岁,是这次比赛的佼佼者,一举夺得男单、男双和混双三项冠军,毫无疑问成为草根组的领军人物。2017年10月2日,在中国羽协的组织下,安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草根VS国手”的表演赛,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由官方组织的专业球员与业余球员的正式对话。这一期赏析,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男单比赛的情景。
国手组派出的男单队员是乔斌,1992年出生,当时正好也是25岁,与欧阳南军同龄。尽管乔斌不是国羽男单的领军人物,但也是一等一的好手。所以从“级别”上看,两人也基本相等,剩下的就是“业余”和“专业”的属性差别了。
比赛过程没有波澜,比赛结果没有悬念,乔斌以两个21比8轻松取胜。尽管专业运动员之间的比赛,有时也会出现“个位数”的比分,但是比赛过程可能会有本质性区别。
首先,看一下比分结构:
请注意“非压迫失误”这一栏的指标,两者之间的差别几乎是“压倒性”的。一方面说明,欧阳南军输球的主因是“无谓失误”送分,这反映了技术熟练程度和基本功厚度的差别;另一方面:乔斌全场“几乎”没有失误,这在专业比赛中非常罕见,这一现象间接反映出比赛的对抗程度比较低,欧阳南军不能制造足够的压力给对手,所以乔斌自始至终游刃有余控制出球,才会有零失误的可能。
再从比赛的多拍对抗看,同样的比分,第二局的多拍比例明显低于第一局,这又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比赛的推进,双方彼此熟悉程度的增加,专业一方的优势明显增加,场面上显得越打越轻松。而专业选手之间的比拼则刚好相反,往往是越打越难打。
以下配合实战图示,进一步揭示“专业VS业余”差别的具体表现。
一、业余选手缺乏稳定而系统的技战术套路训练,只能偶尔打好球
可能大部分人会认为,业余选手打不过专业选手,主要原因是训练时间少,基本功不够扎实。而笔者以为,“时间多少”只是小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训练内容”和“训练质量”的差别。
高水平羽毛球竞技的理论建设,在中国本身就比较薄弱,所以高水平运动员究竟应该练一些什么内容,在教科书上根本找不到,大多停留在高水平教练的头脑中。从目前的现状看,这样的教练员基本都在专业队执教,当然国家队肯定更加集中。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业余选手很难像专业选手一样,学习到相对系统、高水平的羽毛球专项竞技知识,再加上每天训练对抗的条件不同,所以,即便业余选手拥有与专业选手一样的训练时间,整体的训练效果也会相差一大截,日积月累以后,就成为“基本功”厚度的差异。
现代高水平羽毛球竞技包含了很多的技战术套路,其中隐藏的陷阱各不相同。例如发接发抓推突击套路,就是抓住对手推球的瑕疵,一击致命。如图1-1所示,乔斌在右场区发网前小球,欧阳南军正手接发推直线。图1-4可见,乔斌已经做好了突击进攻的准备,一见这样的推球出手,他一个后撤步,果断转身起跳,头顶杀直线(图1-7/8/9),球直飞边线而去。如图1-10所示的杀球落点,即便专业选手也难以招架,更何况欧阳南军。为什么打得这么稳准狠?这是国家队的常规训练套路,千锤百炼的训练就等你出手呢。
再看图2,欧阳南军同样在右场区发网前小球,乔斌推球。欧阳南军不但抓不到突击机会,反而使得自己底线被动(图2-6)。无奈之下,欧阳南军只好被动吊对角(图2-7/8/9),乔斌上网正手抢放网前(图2-11)。从图2-13看到,这一次乔斌做的是两手准备,一是跳上网扑;二是后撤抓推突击。结果,欧阳南军上网反手推挑直线。眼见对手的出球速度比较缓慢,乔斌迅速后撤,果断起跳打突击,一个正手杀对角,球又直奔对角边线而去(图2-19/20/21),欧阳南军还是鞭长莫及。
与图1同样的场景,为什么一个得分,一个反而丢分呢?原因有二,一是乔斌对发接发抓推突击习以为常,深知推球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强化了推球技术,出手球速很快,很容易过人,直接导致欧阳南军发球后第三拍被动;二是欧阳南军不熟悉发接发抓推突击的玄机,第五拍仍然是常规推挑,而乔斌的抓推突击又训练有素,所以就形成了结果上的反差。
欧阳南军作为全运会群众组的男单、男双、混双三料冠军,个人能力非常强,他的跳杀进攻也非常有威胁,但是他的得分仅仅依赖这个单一技术,局限性很大。而且在专业的技战术套路面前,他的个人能力优势被无形化解,更多只能是勉强进攻,不仅效果差,失误也多。当然,主动进攻得分也就变成偶然见之了。
如图3-1所示,欧阳南军在底线头顶劈吊对角,乔斌反手挡直线(图3-4/5/6)。欧阳南军快速上网抢高点推直线,推球弧度很平(图3-8),乔斌只能转身反手回击,反手拉对角高球。从图3-11的擊球位置看,乔斌的被动状态较深,回球质量下降。见此情景,欧阳南军果断起跳突击进攻(图3-13/14/15),头顶杀对角,球也直奔对角边线而去,这次也打得非常准,离边线很近(图3-17),基本上到了防守的极限位置。所以,尽管乔斌倒地救球,最后还是无果而返。
从图3实例可见,欧阳南军确实有能力,可以主动得分,但因为缺乏套路训练,他的得分就显得随机化、零散化和起伏化,往往主动得一分,然后主动失误送几分。
如图4-1所示,欧阳南军在底线正手劈吊对角,乔斌上网正手推挑直线。因为球偏离人的角度很大(图4-3),所以乔斌推球的弧度很平(图4-5)。对于这种场景,一般人都会选择转身反手击打,但欧阳南军却选择了更大胆、更主动的进攻方式,大范围侧跳,强行头顶杀直线(图4-5/6/7/8)。平心而论,这种能力绝对够得上“专业”级别。再看他扣杀后的落地动作(图4-8),跟女单运动员马琳的侧跳受伤动作一模一样,且幅度更大、难度更高,但是欧阳南军安然无恙,足见其能力之强。然后,乔斌倒地救球,正手挡直线。从图4-11的画面可见,乔斌在被动状态下的挡球质量不高,是很容易被扑死的,可是欧阳南军却扑球下网,不得分反而丢分。出现这种情况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杀上网连接步法不合理,速度不够快;二是先入为主,觉得这次进攻对手必死无疑,对下一拍的准备不够,从而导致上网速度稍慢。从实战视频看,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客观上,在业余比赛中,遇到这种扣杀情景,一般都没有下一拍。
除了技战术不熟练导致失误以外,比赛心态的变化也会增加业余选手的主动失误。与专业选手比赛,业余选手的主动进攻机会本来就不多,一旦有机会,有时候看上去还有点勉强,业余选手一般都不愿意放弃,仍然会强行进攻,这就犯了急于求成的大忌,也会明显增加失误数量。
如图5-1所示,欧阳南军在底线正手拦吊对角,乔斌正手推对角,重复控制底线。如图5-6这样的击球点,可攻可不攻,稳妥一点,打一个平高球或者拦吊直线,都是不錯的选择。但是欧阳南军奋不顾身断然进攻,结果以下网告终,得不偿失。心态会让动作变形,间接影响水平发挥。
二、业余选手每一次击球的平均压力系数偏小,无形出错概率偏高
其实,就观众来讲,也可以分专业和业余,业余球迷欣赏羽毛球比赛,主要看杀球,看谁的威胁大,谁就更厉害。其实不然,现代羽毛球竞技,“创造进攻”比“进攻本身”更重要,进攻权利的获得才是羽毛球竞技的本质。而创造进攻机会,跟每一拍技术处理都紧密相关。每一次进攻机会的获得,都是对手在某一拍上出现瑕疵的结果。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讲,每天的训练都是高水平的对抗,每一次对抗都在检验出球的质量,水涨船高,每一拍击球的质量系数自然相对较高。业余选手则没有这样的条件,训练时间少不说,对抗强度弱的影响更大。即便有相同时间的对抗训练,因为对手相对弱,感觉不到自身出球的质量问题,这样就埋下了很多隐患。跟真正的专业高手对抗时,不自觉都大白于天下。
这里讲的隐患,不是击球失误,而是击球不到位、不合理,往往因此而导致被动或者直接被对手打死,我们称之为“隐形失误”。
如图6-1所示,乔斌在右场区正手抽压直线,这是一个中性球,不主动也不被动,主要目的是试试对手的应对。对于这种抽压球,借力反抽对角是最好的处理,可是欧阳南军偏偏抽出了直线,而且弧度不高,几乎是送到乔斌手上(图6-5)。这真是天上掉馅饼,怎肯轻易放过,只见乔斌一个利落的中场扣杀接上网扑,立马解决战斗。
图7是另一种情形的隐形失误。图7-1显示,乔斌在左区网前反手推对角,欧阳南军明显被动(图7-5)。所以他采用了被动吊对角处理,乔斌再次推对角,重复其底线,欧阳南军还是没能摆脱被动(图7-11),但是被动状态有所缓解。在这种情况下,勉强进攻是很危险的,也许欧阳南军认为自身已经摆脱被动可以进攻了;也许在业余对抗中,这种状态的进攻是有效的。总之,欧阳南军发动了攻击,头顶杀对角(图7-13/14/15)。可是,一来乔斌已经稳稳地站好位置,做好防守准备(图7-13),二来欧阳南军的杀球落点不合理,正好落在对手的近身位置(图7-15)。结果可想而知,乔斌轻松挡一个直线,欧阳南军跑半死也没追到球(图7-18)。
三、业余选手缺乏高水平实战经验,少见多怪也影响比赛发挥
在不同的圈内混,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也完全不同。在群众组级别,欧阳南军已经是顶级水平,对立面都在他之下,所以对比赛局势的掌控驾轻就熟。可是一旦面对完全另外一个层级的专业顶尖好手,因为缺乏交流,对专业大神们的一些个性化绝招和特长技术比较陌生,甚至从未见过,在交手的时候,往往容易“吃动作”,从而上当受骗、导致被动丢分。这在不同层级运动水平的比赛中是比较多见的。
如图8-1所示,乔斌在右场区发小球,欧阳南军接发正手放网(图8-3)。接着乔斌做出一个正手推挑对角的动作架势(图8-5),略微停顿以后,就在欧阳南军起动后撤的瞬间,乔斌并不发力,而是转动手腕,做出了一个放对角的技术动作(图8-7)。这个动作隐蔽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不熟悉、不了解的对手往往会中招。实战也是如此,欧阳南军因为重心已经后移,等判断到受骗,为时已晚,只能望球兴叹(图8-12)。
乔斌的网前技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欧阳南军明显表现出陌生感和不适应,实战中多次上当受骗。
如图9-1显示,欧阳南军在左场区发小球,乔斌上网接发,做出一个反手停顿放网动作,欧阳南军信以为真,准备起动上网(图9-4)。就在起动瞬间,乔斌突然发力,抖动手腕,变成了反手推对角,而且球速很快,加上欧阳南军重心前移,立马导致后场头顶区的极度被动(图9-6)。尽管欧阳南军顽强抵抗,以超极限的难度完成了头顶拦吊动作(图9-7/8/9),可结果不尽如人意,球飞出了边线。
当然,图8和图9两种情况基本属于不适应症。随着竞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VS业余比赛的相互交融和渗透,这种症状会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