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茵晖:当冰美人遇到了火爆妞

2019-09-10杜玥

羽毛球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开赛羽毛球教练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总是很奇妙,就像杜玥和李茵晖这对羽毛球女双搭档,一个来自宜昌,一个生于武汉,却注定要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注定要在这片绿色的塑胶场地上,成为彼此必须互有默契、互相信任并肩战斗的“战友”。

从少年时的懵懂开始,到如今国际赛场上披荆斩棘,经历过低谷时的迷茫、拆对后的各自奋斗,以及重新组合的蜕变,这对小伙伴,注定要相依相伴,一起成长。

从不为人知的新生代到担当起国羽重任的准强档,并非一蹴而就。也许过程之中会出现“这一点也不燃”的念头,但对于已经明白坚持为何物的她们,这很人生,很自我,很杜玥/李茵晖。

拥抱单纯的梦想

杜玥来自宜昌,李茵晖出生在武汉。

小时候的杜玥,又瘦又小,身高也不突出,标准的“体弱多病”。篮球运动员出身的妈妈给杜玥选了羽毛球来练,比起身体对抗过于激烈的篮球,羽毛球透着几分优雅,一直是杜妈妈喜欢的项目。为了变得更健康,杜玥就這样在懵懂之间站上了羽毛球场。

李茵晖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爸爸是著名的足球教练,在她牙牙学语时,武汉体工队就是她的大型游乐园。3岁时,每天清晨她都会到网球场“报到”,看着爷爷奶奶打网球,后来姑姑成了她的网球启蒙教练。因为住在体工队,李茵晖“玩”体育的起点和规格有点高。不是被乒乓球教练看中带去打乒乓球,就是跑去找武术教练切磋“功夫”,洪山体育中心没有她不熟悉的地方。

当然,杜玥虽然每天穿梭在学校和羽毛球馆之间,但杜妈妈对漂亮女儿还有许多其他的心愿。4岁时,杜玥开始学芭蕾,踮着脚尖站在把杆旁,一练就是五年。周末的时光,她被安排去了各种兴趣班,绘画、英语、奥数一个不落。在杜玥的记忆中,童年时总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只是无论怎么画,过于抽象派的画风让她对自己的绘画天赋完全不敢恭维。玩“我画你猜”,同伴肯定猜不出她画的是什么,这成了杜玥自嘲“天赋异禀”画风的梗。

某一年的暑假,李茵晖被妈妈丢去了游泳班。仔细说起来,家里人只精通陆地上的运动,水中项目只能交由专业教练代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游泳确实学会了,但教练却向李妈妈建议:“别让孩子学了,她就是个旱鸭子。”理由是别的孩子都能漂在水面上,只有李茵晖一个劲儿地往下沉。当把各种项目玩了一遍后,李茵晖对体育的兴趣越来越浓。李妈妈让她选出一项认真学,李茵晖不带迟疑地回答:“我选羽毛球,我喜欢羽毛球。”听到这样的决定,李妈妈对她说:“既然你喜欢,就要坚持下去。”而就是这句看似简单的话,一直伴随着李茵晖成长。

当初,杜玥被妈妈送到陈吉勇教练手下学羽毛球。曾经带出过魏轶力、赵芸蕾的陈教练,发现杜玥的球感颇好,会在训练中额外关照她一点,对她的要求自然也比其他孩子高。每天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杜玥会被妈妈送到体校练球,晚上训练结束后再带她回家。从拿起羽毛球拍那天起,杜玥就很认真。她说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但她知道,每天妈妈都坚持送她打球,肯定都是为自己好,所以要认真打球。

就这样,两个小女孩在不同的地方开始了各自的羽毛球道路。可能是基本功太枯燥,也可能是还在爱玩的年纪,两个人都不止一次打过退堂鼓。但李茵晖想起妈妈那句“既然你喜欢,就要坚持下去”,杜玥想到妈妈风雨无阻的坚持,也只能咽下各种心中编好的小理由。

日月星辰,终于遇到你

随着时间的推移,2007年,杜玥拿到湖北省运会的单打金牌。省队向她递出了橄榄枝。此时,杜妈妈却犹豫不决起来。她知道,进了省队就意味着女儿从此走上专业道路,万一打不出成绩,杜玥又耽误了学业。而这时杜玥为自己做了决定:“让我打球吧,我想打球。”就这样,杜玥从宜昌坐了4个多小时的大巴,来到位于武汉的湖北省羽毛球队。

进入湖北省二队,杜玥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大。除了训练量增加,初次离家进队的她既不会照顾自己,也不懂得如何与队友相处。年纪最小的她,总是一个人闷头不说话。对她而言,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给家里打电话,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数着日子等爸妈来看自己。熬过了艰难的适应期,2008年李茵晖进到二队,杜玥终于等来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伴。

李茵晖活泼外向,杜玥文静内敛,个性极为不同的两个人,凑在一起却总会生出许多鬼点子。那时候网络不算发达,精力旺盛的两个人常常跑去田径场。冬天,会趁跑道表面结冰可劲儿地“溜”冰。一次武汉狂风大作,教练发现找不到杜玥和李茵晖,发动队员把宿舍楼翻了个遍,万万没想到,她们二人还待在田径场,看大风卷着木头、螺丝钉上演飘移大片。她们身上仿佛总有使不完的精力,有时,趁晚上熄灯前,将队友桌上的杂物一件挨一件,从床边整齐码到房门口。诸如此类的“故意找事”桥段,她们一唱一和、助燃助攻,配合得很不错。

二队的训练,单双打都要兼顾。仅差一岁的杜玥和李茵晖,不论性格还是打法都极为互补,适龄的二人很自然搭档起了女双。配合之初,她们有种莫名的默契。杜玥凭借细腻的手感,和爱思考爱总结的习惯,成为场上的组织者;李茵晖则以出色的洞察力,成为极具进攻威胁的后场进攻手。当时,魏轶力教练刚接手二队,第一次带她们去参加重庆分区赛,就捧回了女双冠军,杜玥还拿到了单打亚军。

然而,在出了一些成绩后,两个人的心态不免有些发飘。突然有一段时间,杜玥和李茵晖越打越没成绩。成绩的不理想,让二人的自信心出现了动摇。对于年轻的双打运动员来说,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来了,那就是彼此间的不信任。遇到问题,经常以“为什么你做不到”的句式发难。其实,她们也知道任何一方都会犯错,但自己很容易原谅自己,可对搭档就不会那么宽容。

输了比赛心情不好,李茵晖会自顾自地生闷气,不喜欢针锋相对的杜玥则选择沉默不说话。但闹情绪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只要李茵晖想通后,总会主动与杜玥沟通问题所在。

到了15、6岁时,两人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进入国家青年队。那段时间,她们练得比以往都认真投入,进步的速度也随之水涨船高。2013年,杜玥先以单打身份参加了集训。2014年二队双打组集训,杜玥正式转入双打组,和李茵晖一起并肩前进。

或激动、或艰难,拼凑出了她们青年赛场的记忆。经常徘徊在第二、三名位置的她们,终于在第三次亚青赛之旅体会到了冠军的喜悦。2015年6月在曼谷举行的亚青赛,她们跨过险些翻盘的半决赛,站上最高领奖台。从第一次亚青赛的成绩不好,到第二次的决赛会师,第三次她们终于敢放手一搏,释放自己。

拆对再启航 天与地独自往

因为青年比赛的年龄限制,步入2016年,“超龄”李茵晖和“适龄”杜玥不得不面临拆对。配合了8年的组合,从来都没被拆开过。这一年,李茵晖要直面成年组的残酷,小一岁的杜玥则留在青年组继续奋斗。

彼此分开的一年,在李茵晖看来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一年。那时的记忆,现在很多已模糊不清,只感觉自己一直被推着往前走,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放在几年后的现在,当时那些经历都不算事情。但是,强烈的不适应对19岁的李茵晖来说,布满了天塌下来的无措感。

并肩前行的同伴从杜玥换成黄东萍,习惯了好脾氣的李茵晖开始与同样火爆性格的黄东萍磨合。配合之初,时逢2016里约奥运会后,不少老将相继退役,这对女双新人在成年赛场上的成绩可圈可点。凭借火力全开的打法,她们时常能够闯进公开赛四强,中国公开赛、香港公开赛都跻身决赛。混双方面,李茵晖被奥运会双料冠军张楠相中,尽管平时的配合训练不多,但跟在经验老到的楠哥身边,李茵晖进步明显,并在2017年初拿到泰国、德国两站黄金赛混双冠军。

在最后一年的青年赛场上,杜玥与新人徐涯、混双老搭档何济霆继续征战。那一年的亚青赛,她如尝所愿地夺得了女双和混双冠军。同年的世青赛,她渴望有所突破,特别是在自己主攻的女双项目上,以金牌为青年赛场划上句点是再好不过的。但最终女双决赛苦战了80多分钟,杜玥又一次站在了亚军位置。没能实现自己目标,杜玥有遗憾,但此后混双如愿折桂,让她聊以安慰。转入2017年,升入成年组后,杜玥的女双开启了两轮游模式,偶尔进到四强、八强;而混双也趋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6月初的泰国公开赛,她与何济霆冲出重围,拿到了第一个黄金赛冠军。

这一点也不燃,但很人生

那年夏天,为了世锦赛备战,全队到成都大集训。此时,李茵晖和搭档已经攒够了参加世锦赛的积分,世界排名也大幅提升。满心期待的李茵晖,集训前的一次训练课上不慎滑了一下,造成大腿肌肉撕裂。没受过什么伤病困扰的她,当时只觉着自己是皮外伤不碍事,认为忍忍就会好,也没有去拍片诊断。结果到了成都,李茵晖的伤病却始终不见好转。每天早上一睁眼,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是不是好点了?”结果训练一发力,还是练不动。那段时间,伤病一直反反复复,想练练不了,急脾气的李茵晖很生自己的气。

杜玥按部就班参加了成都大集训,经过一段时间扎实的训练,她格外期待随后的新西兰公开赛。结果,那一次的经历让杜玥体验到了年少时从未接触过的兵荒马乱。八进四时,她和搭档只拿到了灾难般的4分。在场上,他们毫无招架之力,更别提去抵抗对手的狂轰乱炸。赛后一周,杜玥每天眼睛都是肿的,早上起床后,她总觉着天还是黑漆漆的。陷入崩溃与失落的她对妈妈说不想练了,自己没有比赛的能力了。

新西兰公开赛后的第三周,李茵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世锦赛之旅,虽然因为伤病影响了系统训练,但对于世锦赛的期待,她并没有减少过。拖着伤腿,李茵晖想着上场就是拼,但储备不足让她两个项目都没能迈进八强。雪上加霜的是,女双对阵日本的福广组合,首局更是失常到只拿了3分。伤病疼痛没有让李茵晖退缩,而现实残酷的一巴掌拍得她脑中一片空白,她感到天塌了。

一切都像是一场噩梦,挣扎着想猛然起身,睁开双眼结束梦境中的可怕,放肆地大声宣泄。接连的打击让杜玥和李茵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心态、自信、职业生涯都失控地下坠。

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要不要再重新搭回来,试一试?”教练为阴霾下的杜玥和李茵晖递出了橄榄枝。在征求了两个人的意见后,杜玥和李茵晖重新组合在一起。在一起时不觉着有多艰难,但分开后各自都经历了绕不开的成长阵痛。

从困境中抬起头来

兜兜转转,她们还是回到原点,找到彼此,各自带着新的积累,继续少年时代的契点。

重新搭配在一起,老配方和新鲜感让这对自小搭档的组合并不需要什么过渡。虽然拆对后很少一起训练,但多年来的默契让她们在场上感到了游刃有余的默契和心安。

她们重搭后的首秀是2017年中国公开赛,赛前二人状态并不好。适应场地时,女双组的7对组合一起玩游戏,兵分两拨轮流上场抢3分,只要其中一组抢到21分就算胜出。毫无状态的杜玥/李茵晖想着无论怎样也能抢下3分,结果轮到她们上去一打,就再也没下来过。而且,还把人家之前好不容易打领先了的比分全输了进去。当时,张军指导和陶嘉明指导各压一队,军导看好杜玥/李茵晖方阵,结果她们失常的发挥叫温和的军导脸色甚为不好。

这般低迷的状态,杜玥和李茵晖心里特别没有底。不过,也许越是这样的时候,越会做足困难准备。中国公开赛,两人一场一场打,结果闯进了四强。不过,年轻总是漂浮不定,从四强到之后的香港公开赛一轮游,现实的残酷总会在你期待很高的时候,给你迎头一棒。

2018年初的印度超级500赛,杜玥/李茵晖闯入四强。她们乐观地期待,能在2月初的马来西亚亚团赛上为队伍拿分。可是,她们上阵的3场比赛中,以两个0比2先后输给印尼的波莉/拉哈尤和日本“松糕组合”。当时,杜玥的心态又有些消极,她赛前和搭档考虑过目前实力还不够强,但是较量之后发现,上场完全打不出自己的技战术,是不是真的实力悬殊到无法和强手形成对抗。

只不过,这一次杜玥和李茵晖没有时间被失利绊住脚步,她们将全部心思投入在训练和比赛的积累中。到了3月的全英公开赛,虽然女双止步16强,但是在那场与上届冠军过招的比赛中,她们与丹麦老将卡米拉/彼德森打满3局,前两局都打到了加分阶段。虽然最后输了,但是两人发现差距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如果可以踏实地沉淀好自己,把心态摆正,一定会有机会的。

不是因为你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此后,杜玥和李茵晖将积攒经验当作每一次的目标。渐渐地,她们发现输赢总在那几分,把握的好就能赢,细节想不全面就可能输。以前总觉着只差一点的球,踏实下心情再回顾,差的那一点点距离,其实是因为训练中差很多个一点点。所以,杜玥和李茵晖对于平时的训练更懂得用心去做了。

为了让她们降低失误率,每次练战术时,只要她们打得有些随意。潘莉教练就会拿着一筐羽毛球站到她们身后,失误一次,就往地上丢一颗球。丢到10个就有跑步惩罚,集齐20个就会惩罚一组大的。所以,杜玥和李茵暉通过教练和自己的多方渗透的督促,更加注重手上、跑位的成功率。毕竟,她们明白场上的胜负关键分,就要仰仗平日严谨的训练,慢慢磨出来。

时间来到今年3月初,在德国米尔海姆公开赛,杜玥/李茵晖夺得她们首个世界巡回赛冠军,也是中国女双自去年6月美国公开赛后,时隔9个月再次站上世界羽联巡回赛的冠军领奖台。决赛中,她们用时51分钟,直落两局战胜日本的松友美佐纪/高桥礼华,终结了对这对日本奥运会冠军组合的三连败。

其实,这一次的对阵杜玥和李茵晖期待了很久。因为在去年底的广州总决赛中,她们在小组赛和半决赛中与对手遭遇过两次,特别是半决赛比分咬得特别近,第一局打到加分,次局李茵晖由于拼得太猛,急性拉伤,不得以中途弃赛。这一次终于复仇成功,也算是印证了她们内心的胜算几率。赛后,与裁判握手之际,调皮的李茵晖忍不住对镜头比了爱心。面对奥运冠军,她们是可以感到对手不断带来的新的威胁。但不管落后还是领先,坚决执行技战术,在限制与反限制中寻找突破方法,心态上的平稳,对她们而言是这一站比赛进步的表现。

今年3月24日,亚洲混合团体赛决赛,面对上一届冠军日本队,杜玥的混双先为中国队拼下首分,随后,她与李茵晖凭借着必胜的决心,坚决拿下决胜分。

对杜玥而言,团体赛中兼女双和混双两项,说不累肯定是在骗人。打小组赛时,杜玥有些紧张,因为初始阶段她并不适应队友在旁边加油,而且2017年的亚团赛没有打好,她憋着劲想要在这次有所表现。打到半决赛时,她已经适应了团体赛的氛围,能够融入到比赛之中。也习惯了第一场混双上去,之后女双会不会出场,她都尝试调节好那根紧绷的弦,比赛发展并不可控,但努力让自己把过程做好。

决赛中,杜玥与何济霆摆出拼的姿态,按照部署突破了日本第一混双渡边勇大/东野有纱。打完第一场后,杜玥先是跟着队伍一起为男单加油,之后回到热身场地,因为她需要从刚才兴奋的状态中恢复平静。为了让自己放松,杜玥选择了躺着听了一会儿歌。而一直等待比赛的李茵晖,心情一直上上下下,要压抑自己的兴奋心情。虽然比赛过程中出现过危机,但是“神算子”李茵晖相信一定会有转机。

终于等到了第五场女双比赛时,杜玥和李茵晖肩负着不能输必须赢的使命。上场前,李茵晖有过一丝紧张,那时候她就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专心想战术。毕竟上场前,卯足劲的她已经把牛吹出去了,“只要打到女双这里,肯定赢下她们!”可能是人来疯需要一些刺激,上场之前李茵晖没想过给自己留退路。

和德国站打了90分钟的半决赛有些相似,亚团赛决赛中,第二局,对方在针对同伴时,李茵晖控制住了急躁情绪。以前,在自己无法把控的局面里她容易着急,但这次比赛她突然领悟到,既然不在自己把控之内,首先控制好自己节奏,把握住一些自己能看到的东西,如果同伴能够接受并作出调整,把自己这一块做好,就够了。同伴也接受并且相信彼此沟通的东西,李茵晖感觉这样的方式效果不错。

时间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能让人明白许多道理。杜玥和李茵晖发现,原来自己和搭档可以做得很好。作为如今女双组正在崛起的强档,杜玥和李茵晖深知,生机勃发源于孜孜不倦的坚持。她们身上流淌着前辈们传承至今的前进动力,她们,正奔跑在日趋强大的路上。

猜你喜欢

公开赛羽毛球教练
羽毛球
打羽毛球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飞行的羽毛球
睡着了
加油
打羽毛球
Just for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