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委员直言:科学家不能缺位科普

2019-09-10崔爽

科学大观园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科院科学知识科学素养

崔爽

很多人一辈子的科学知识是在高中时期积累的,要利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建立理解科学、理解科学家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培养终身受益的科学素养。

“看!这是《化学总动员》动画片,这是《我们需要化学》短视频,还有《化学萌萌说》漫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激动地掏出手机,急于展示自己的朋友圈,元旦到现在一共发了25条,19条是化学科普,“中央电视台曾有个人做广告,说‘我恨化学’,我就做了18集《我们需要化学》批驳他,看我们离了化学能生活吗?”

院士专家上科普一线,他显然是急先锋。

如此高涨的热情来自长久的担忧:“为什么好多人被忽悠买保健品,钱都被骗走了,我想可能和我们的正面科普工作没到位有关系,还有我们的孩子们,要怎样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用通俗的语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丁奎岭一股脑地说。

和他有同样忧虑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蔡荣根,在他看来,大家之所以会被权健忽悠、上量子针灸的当,都是科学精神的缺失造成的。“我们国家整体的公民科学素养并不是非常高,和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加上自媒体时代谣言跑得快。”

蔡荣根参与了不少科普活动,“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要把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和最新的科学进展及时告诉大众。”他强调要重视中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很多人一辈子的科学知识是在高中时期积累的,要利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建立理解科学、理解科学家的知识基础,帮助他們培养终身受益的科学素养。”

“我的提案就是谈科学教育。”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同样是科普工作的“长期义务宣传员”。“讲科学的问题、人才的问题自然而然要讲到教育的问题,科学教育不仅针对学科学的人,其他行当的人也需要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周忠和把科学教育分为在校学生的科学教育和成人的科学教育,“2017年开始,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科学课,这是一件好事,但现在还存在教材不够、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科学教材的编写,很需要一线科学家的参与,保证科学性。”

“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帮助大众树立基本的、理性的判断能力尤其重要。科学发展不只是科学家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土壤。”蔡荣根说。

猜你喜欢

中科院科学知识科学素养
蜗牛看牙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