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无需过多介入
2019-09-10
党员生活·下 2019年9期
要靠自主和自觉
新时代呼唤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镇不能什么都包办,必须明确哪些该管、哪些该放,知道怎么管、怎么放,不断激活村民的活力。乡镇无所不管、无所不包,动用行政命令和公共资源加以管控,短期内可能效果明显,但没有激发民间活力,难以形成长效治理机制。移风易俗、乡村善治要充分发挥村民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村民建立内生纠错机制,鼓励村民向善自觉。即使乡镇行政权力介入,也要以促进形成农村内生秩序为目的,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省信息中心 何丹)
关键在调动村民积极性
移风易俗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項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乡镇应该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却不宜有过多的权力介入。移风易俗需要群众之间相互影响、潜移默化,“硬规定”“明奖惩”不仅不会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时候反而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和抵触,久而久之歪风陋习自然会卷土重来。乡村治理的关键还是要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发动村民参与自治。唯有村民自发地、因地制宜制定的村规民约才能长期坚持,唯有乡贤能人带头移风易俗才能逐步展开,最终以德治取信于民,实现乡风文明。(鄂州 苏振军)
基层政府要找准定位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层政府在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行政干预较多、发动群众参与不够、缺乏长效机制等,导致移风易俗工作成果难以保持。改进移风易俗工作,关键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村民增强主人翁精神,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不断完善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说到底,在移风易俗问题上,基层政府要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多在引导群众、发动群众上下功夫,用群众智慧解决群众矛盾,真正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 (仙桃 余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