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的湖北实践途径
2019-09-10付喜凤
付喜凤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特别是鲜明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目前,我们正在致力于打造“美丽中国”、“美丽湖北”、“美丽乡村”,正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思想。建设美丽乡村应做到提升产业美、打造生态美、建设生活美、塑造人文美,努力打造一个水清、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提升产业美,产业美是美丽乡村的保障。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乡村要美,农业必须强,农民必须富。湖北是生态大省,具有强大的生态资源优势;湖北是产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鱼米之乡”闻名遐迩。湖北乡村具有天然的产业优势,应当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首先,广大湖北农村既可以发展基础农业,又可以限制引进生态工业,还可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搞活农村经济。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利用工业强村,农业兴村,服务业活村,致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产业+互联网”模式,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其次,打破区域界限,加强合作发展,按照生态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扶持重点产业开发,打造片区产业特色。 加强与农业、旅游业、加工业、文化和信息产业的融合互促,推动内涵更为丰富、特色更为显著、品质更为高端的产业发展。比如,湖北有多个农村曾经入选中国最美乡村,农村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线,如何开发利用,如何增强旅游新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依靠因地制宜的项目开发。
打造生态美,生态美是美丽乡村的名片。对环境的合理开发、保护、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湖北是山林大省,山林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拥有“华中之肺”、“植物王国”美称的神农架。湖北也是生态大省,有武陵山区等一大批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湖北是江河大省,长江、汉江穿境而过,三峡工程、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镶嵌于荆楚大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之地。湖北是湖泊大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是,长期以来,湖北传统产业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在逐渐消失,部分地区生态系统被破坏,湖泊湿地萎缩。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少投入、多产出、少排废、多利用”。要培养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实现土地优化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通过“碧水蓝天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保护,大力开展垃圾污染治理,进行大气综合防治,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推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系列综合科学利用。另外,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生态文明热点的舆论导向,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开展生态文明热点问题的讨论,进行有效生态知识的宣传。建设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生态街道、生态大学、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加强环保网站、环保博物以及环保信息屏等电子产品的运用和建设,创新使用绿色媒体渠道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宣传讲座等活动。
建设生活美,生活美是美丽乡村的展现。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需要加大投入,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支农资金有效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工业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按照“片区建精品、村庄出品位、环境变优美、村民得实惠”的思路,重点实施村庄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另外,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生活基础设施以及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维护农田水利设施,加强生活安全用水设施建设、网络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文体设施建设。从区域特点出发,构筑精美小镇建设新模式,以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塑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精品村庄,形成若干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乡土风情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城市发展对于农村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保护农民的财产权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保障农民病有所医。此外,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规范化,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实现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等。
塑造人文美,人文美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乡村文化是民族精神情感之根,美丽乡村要大力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努力打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首先,要打造鲜明的乡土文化,并形成良好的乡土文化的传承体系,加强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民众参与节庆活动和社会活动,通过以节日发扬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促进新型旅游,以旅游市场来带动新型产业的结合发展。其次,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村内古建筑(包括古塔、古寺庙、古戏台、古祠堂、古民居、古树木等)的保护;确保每个村都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便办公议事、村务公开、事务代办、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加强农村书屋、文化广场和文化小院建设,保障村民有休闲、娱乐、健身的活动场所。再次,增进乡风文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凝聚中国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传承乡土文明。同时,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深入开展文明村、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系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