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

2019-09-10安丽夏文德

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牢记共产党员

安丽 夏文德

奉献是共产党人常讲常新的话题。我们党始终把奉献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奋斗史、发展史更是一部奉献史。党的十九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特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儿女守望相助、勇于付出,留下了许多关于奉献的经典故事。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很多与奉献有关。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用数年时间在华夏大地驯服洪水的经历;愚公移山,讲的是愚公决心为子子孙孙挖山开路、最后感天动地的故事。这些传说故事饱含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几千年来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底。历史上的英雄故事很多与奉献有关。杨家将满门忠烈,前赴后继、喋血沙场;林则徐抵御外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感人故事不胜枚举,塑造了一个个英雄人物,撑起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脊梁。文学中的经典名句很多与奉献有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是一部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赤诚奉献的历史。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我们党创立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无一不包含着奉献。我们党的队伍中所涌现的诸如董存瑞、邱少云、雷鋒、王进喜、焦裕禄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也无一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奉献精神是人作为个体对社会的一种积极的同一与认同转化到行动上的表现,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共产党员只有为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推进社会的繁荣发展、保证人民的幸福安全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认真工作,恪尽职守,才能够有所作为。

共产党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个人的理想追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同时,还要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坚决抵制各种拜金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切实维护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管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是一般普通党员,都要心中有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要心中有责,牢记责任,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要心中有戒,牢记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共产党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就要立足岗位作奉献。奉献没有职位高低之分和岗位大小之别,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奉献智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需要共产党员忘我工作,攻坚克难,以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敬业爱岗、甘于奉献、奋发有为。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心中有党,忠诚于事业,牢记党员的义务和身份,把党和人民的信任转化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转化为任劳任怨、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创新创业、创造佳绩的工作劲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树典范、作表率。

共产党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就要做到淡泊名利、舍得吃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要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提倡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轻一些。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当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需要每一个共产党员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党和人民需要时,勇于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维护社会共同利益,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境界,也是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共产党员只有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共产党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要养成党性的自觉,形成奉献与担当的习惯。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名共产党员一时一地严守党员标准并不难,难的是一生一世不改党员本色。如何去克服这个“难”,最好的方法是养成党性的自觉,形成奉献与担当的习惯。这种自觉与习惯一旦形成,党员就能在艰苦面前“甘之若饴”,在得失面前“安之若素”,在名利面前“淡之若水”。形成奉献与担当的习惯,也是党员自我加压和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明代大儒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在事上磨”,就是在工作实践中运用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查找并弥补自身的短处和不足。共产党员弘扬奉献精神,就要做勇于担当的榜样。虽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有压力、有反复,但是一旦解决了矛盾和困难,自己也就破茧化蝶,得到了全新的收获和提升。共产党人必须具备奉献精神,只有具备这种精神才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进入新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要引领时代、续写辉煌,作为共产党人,更要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扎根基层岗位,不断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用无私奉献精神撑起中国共产党人挺拔的脊梁,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牢记共产党员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我心中的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安全知识要牢记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习近平的共产党人政治自觉观
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说明
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