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正为范

2019-09-10鲍宁

家长·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效仿效应美丽

鲍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流传甚广的话,不仅内涵丰富,对我们教师也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笔者以从教多年的实践中反思,对这句话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从教师的感染、吸引、效仿、导向等四个方面着手,对教师的“形象效应”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加里宁说:“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不仅是所教的知识,而起还有他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形象,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之效仿,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这也是教育者的工作任务之一。在十多年的从教时间里,我对这种形象效应进行总结,归纳为感染、吸引、效仿、导向等四大效应。

一、感染效应

感染作为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方式,对于人际关系有着明显的整合作用。若是将感染效应应用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对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感染效应也会因为在学生中的渗透,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消除之前存在的隔阂感,促进学生和教师感情的提升。一位教师平时对学生要求甚严,学生对他敬而远之。他退休时,班主任组织他所任教过得班级学生开了个欢送会,会上班主任率先发言,动情地诉说这位教师教学生涯中的一件件育人琐事,声泪俱下,学生见此情景,皆泣不成声,教室里抽泣声一片,尊师恋师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个都给将退休的教师留下一句美好的赠言。其实教室里呈现出一片融融的师生情。学生在这种环境里,在这位教师的形象感染下,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颤,感情上卷起巨大的波澜,加深了对这位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师生关系得到整合,是这位教师在退休时给他的教育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比我们平日里生硬枯燥地对学生进行尊师说教要好得多吧,收到的教育效果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因此,一个教师的崇高人格及形象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二、吸引效应

记得有位哲人讲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使我难过的莫过于看到美丽的母亲,在当了几年母亲之后,有一张恶狠狠的脸,美丽的主妇之后,脸上有严峻的表情。”我开始不甚理解这话意思,随着年岁的递增,人生的磨练,我逐渐领悟了这话的含义,它的实质就是教育我们不要因环境的改变而失去自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善良、纯真、美丽的本色。而吸引效应指的是教师本身的态度问题,应当是在教学中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加入到学习中的。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因为教师的态度受到影响,积极主动的开展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日常备课中教师们时常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師津津乐道地讲述自己当教师的经验之谈:教师就是要有“煞气”。要“凶”一点,才会有“威信”,“杀鸡给猴看”,方能镇得住学生。结果,眼中布满“凶光”,毁掉了自己美丽的容貌,也失去了内心的纯真。也许“凶光”能使你镇慑学生,但是,一头怒师领着一群绵羊又能创造出什么呢?因此,用爱心去教育、启发、诱导学生,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自己善良、纯真去感化他们,对淘气的学生不呵斥、不动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他们发挥创造精神,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才能塑造一个真正的全新的人。一位优秀班主任讲过这样一句话:“美丽并不都可爱,但可爱就会觉得你(他)美丽。”只有你爱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爱。那么,你在孩子的眼中,永远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美丽的人,一个可亲近的人、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人。一位有吸引力的教师,他的周围必然围着海量的学生,他的“传道、授业、解惑”一定很有市场。

三、效仿效应

谈起效仿,我有一件感触颇深的事:邻居家有个五岁的小孩,有次他父亲变魔术逗他玩,将他的帽子摘下,作往外投掷状,男孩问:“我的帽子呢?”父说:“扔了”。“你吹口气!”男孩吹口气,不一会儿,帽子又出现在大人手中。孩子又惊又喜,快速扑到父亲身上,不由分说摘下他的帽子往窗外远远扔去,并让其吹气。其父倒吸一口气,瞪大眼睛看着他。由此,我不禁感慨:孩子是天真的,无世故之心,无机变之巧,对大人的一举一动深信无疑并极力效仿。这使我想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学生面前如何呢?在这里我要谈及的是“实话实说”。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学生,孩子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教师行为和思想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应当注意自己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和影响,并注意自身应当具备正确的三观,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从而带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鉴于目前社会上假冒伪劣的东西颇多,诸如:说假、做假、造假的意识或多或少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了,家长要看试卷,学生讲教师没发等。其实,说这话的孩子是在说谎。

诸如此类,使我意识到:只有当孩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或为了趋利避害时才有可能撒谎,这也只是撒谎的可能。真实实施撒谎,还是受社会的影响和大人的教唆。因此培养学生纯真的感情、诚实的美德、说实话、办实事的作风尤其重要。

我们教师(家长)必须从自身做起作出表率。教师在教学中或与学生相处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这是难免的。如:教师朗读,某个字音读错了;在批评学生时,未作调查,使其受委屈。每当这时,教师应以正确的态度,严于律己,有错就改,作自我批评,以取得对方的谅解。这样师生感情会进一层,教师威信会更高、形象会更美。学生也会在教师坦诚美德熏陶下,逐渐养成健全、完美的人格品德。

四、导向效应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名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批人的任务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长久以来,学校传统的教育要求学生学雷锋,做好事,当无名英雄。如果有人主动汇报自己做得好事,就会引发有传统功过观念的人们的误解:“好表现”“爱出风头”“动机不纯”等等。其实,这种看法与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相悖,如今的社会环境为每个人展现自我、推销自我提供了舞台和场所。因此,教师们应积极为学生创设环境,鼓励他们勇于展现自己,施展才华。

本学期我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人人争戴“礼仪花”活动。成立了检查组,每天由值班教师巡视记载各班的好人好事,评选出“先进班级”“达标班级”。这样,许多学生做了好事生怕教师不知道,纷纷前来自报家门邀功求赏。这种主动汇报不掩饰的行为,在教师们一番明辨是非的讨论后,终于获得肯定并得到嘉奖。此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教师应当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好事应做也应说。教师们的指导思想一致后,全校入册的好人好事数据明显上升,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风气。

诚然,无名英雄是我们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道德标准共生的现实社会中,极有可能产生“英雄无名”而难以影响一大片的负面效应。相反英雄由幕后走到台前产生榜样作用做好事的人却会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无名英雄”要褒扬,“英雄有名”也该嘉奖。教师应有意识地、经常性地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好事,那么整个学校才能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美好的形象吸引和感染者学生,其本身就是一种持久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加上教师的正确导向,那么,每位教师将成为学生耳濡目染发展自己素质的沃土。在今天,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科教知识,树立自身的正面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影响学生改正自身,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效仿效应美丽
画与理
我想效仿一棵树
定点名师 精准反思 求得真经
真正值得你效仿的东西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