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虎 永恒比未来更有价值

2019-09-10宗萱

家居廊 2019年7期
关键词:共生美学人性

宗萱

“永恒的東西,才能跟时间博弈。在建筑和城市领域里,自然与人性就是永恒的话题。”

2019年3月正式对公众开放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原本是废弃的机场储油罐,现在被改造成集展览空间、公园绿地、广场、书店、教育中心和餐厅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中心:位于北戴河阿那亚社区的UCCA沙丘美术馆,以孩子在海边挖沙子为灵感,如同隐藏在沙丘下的洞穴;正在建造中的山谷音乐厅,以倒锥形的形态,如巨石般“降落”在山谷中,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声音表演空间……这些引起广泛关注的建筑,都出自由建筑师李虎、黄文菁带领的OPEN建筑事务所。

李虎像是一个建筑理想的布道者,除了建筑实践之外,他还通过写作、讲座,来传达他和OPEN的建筑理念。在和李虎的谈话中,他经常提到“包容”、“共生”、“共存”的概念。“当今世界充满了战争和冲突,是因为大家不接受共生这件事。”他笑称自己是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他相信设计。回到建筑和城市上,他希望通过设计来表达包容,或者建筑可以传达一种包容的精神。身为建筑师,他强调的是对当下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要解决的不只是美学价值,“是人性的问题,是精神的价值问题。”他反对时下流行的甜蜜蜜的、柔美的美学,“美学脱离了精神,毫无意义。我们当下的问题就是美学与精神的脱离。”

在李虎看来,“未来,无非是永恒的东西。”相比起未来,“我更看重永恒。因为只有永恒的东西,才能与时间博弈。”就像在音乐领域中,巴赫的作品体现永恒的价值。在建筑与城市领域里,自然与人性是永恒的话题。“这也是当下中国、乃至当下的人类更加紧迫的两个话题。”

这种明确、坚定而自省的建筑态度已经成为OPEN进行设计的无形准则。他们设计过多个具有公共价值的项目。比如,正在进行中的一个教育建筑项目,有6万多平米、13栋楼,规模很大,以人性化的尺度进行设计。在2012年,“营地”概念还鲜有人知的时候,他们以“最少资源创造最大体验”为原则,设计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体验,没有常见的白盒子,可以让孩子自由探索;墙上高低错落的洞,灵感来自营地所在地周围的白桦树上的“眼睛”——孩子和大人可以透过洞,好奇地看到墙外;阳光可以透过洞,形成有趣的光影……当“包容”、“共生”这些抽象的理念,以具象的设计手法体现在建筑中时,作为空间体验者的我们,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自然、与环境的互动体验。

在刚刚结束的一次公开讲座中,李虎针对时下消费社会中过度消费的现象,提出了“Modest”的价值主张。不过在李虎看来,中文语境中的“谦逊”或“谦虚”,不足以表达英文中“Modesty”的内涵,“‘Modesty’意味着节制、包容、保护、尊重、谦卑与远离名利的自由。”这才是他眼中我们可以重新拥有勇气,面对未来的通路。

猜你喜欢

共生美学人性
印花派对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