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琚宾 从容与热情之间

2019-09-10濮君蓉

家居廊 2019年7期
关键词:悟性价值体系脑海

濮君蓉

在他40岁之前,“年少成名”是设计圈谈到琚宾时的高频词之一,很多人奋斗几十年的荣誉,他几年时间就收入囊中,但在他的自我认知里,“40岁的时候,才真正地打开我所有设计的门。”悄然的时光里,这扇“门”被打开至今已经3年,琚宾愈发因为自省而自得:设计认知更清晰,很清楚自己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能做什么;设计状态坚定愉悦,能内心闲适地应对快节奏的忙碌;设计价值体系已经建立得比较完善,只待通过实践去见证设计思弩。

是什么让琚宾的状态如此从容自如?“悟性”和“天赋”是外界对他一贯的赞许,虽然耳朵都快听出茧子,琚宾的回答却依旧坦然自知,“对一件事的敏感,最重要的是那一刹那的感觉,我认为自己是有这个基因的。去看一个地块,看完的刹那间,进入脑海最多的画面和思考都是最重要的,因为那是属于直觉的部分。譬如莆田尖山天主堂項目启动之初,走在这个推窗就能看见大海的村子,脑海里浮现的念头是:是否可以营造一个空间,实现我规定的看海动作和方式,让身处教堂的村民从这个视角里看见他们已经看惯但却完全不一样的大海。”不等你细想,琚宾突然话锋一转,“但是悟性和天赋也需要生活方式来滋养,文学和艺术就是我的养料。”

在他眼中,设计师这个一直处在不同变化之中的职业最大的魅力来自于:最终会养成一个“学习型人格”——身边的人、地块、项目类型、文化属性研究无一不在变化,唯有不停地学习才能应对自如。以阅读为主的学习是琚宾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支点之一,每月阅读4-5本专业艺术书籍是他固定不变的习惯,除此之外,鲁迅、老舍、沈从文等文学大家的作品也是他钟爱的,“人不能一直懵懂,需要逐渐清晰起来,这些清晰都建立在学习之上,通过阅读从他人身上看到并汲取能量,充实并完善自己。设计只是一个平台,是我在社会上实现个人价值的载体。个人价值的最终指向并非名利,而是你给这一时期的某一方面所做的贡献,以及这个载体是否给了你更多的智慧,让你活得更渡人渡己。”

没有哪种成功是偶然得来的,褪去“设计哲人”的光环,琚宾的一天忙碌又刻苦:6点半起床,上午锻炼身体、看书、做设计方案,下午去工作室,晚上陪伴家人并继续阅读,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出差中度过。日复一日的生活在琚宾自己看来“简单到不好意思说”,身为名人却少有社交,但正是这种“特别简单”让他活得专注而清醒:入行至今,持续的学习精进让他不曾有过事业的瓶颈期;放眼未来,几乎可以清楚望见5年后的自己;回到当下,富有精神内涵的设计价值体系已经构建成形——试图恢复项目与自然的联系,是否能找回地域性,继承每块土地上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根据时代的不同,重建一个人际关系和社区的场所。

聊及未来,琚宾流露出未来可期却从容不迫的神情,“期待能让自己的专业学术架构更充实丰满,现在就好像有了一个骨头架子,已经长了一些肉,但还是瘦巴巴的,”略作停顿后,他又目光熠熠地接着说:“我还有一个入行之初就有的梦想,一定要做一个能建起来的当代寺院”。

作为一名设计师,要具备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场地,结合气候、地域、文化和自然,得出一个结果的能力。如果脑海中一直只有一个画面,那就很难去得出不同的唯一的结果了。

猜你喜欢

悟性价值体系脑海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铁血警魂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木质风景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
生活的悟性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
孙科长解人字谜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