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变迁彰显移风易俗成效
2019-09-10李天锐
李天锐
说起“男左女右”或“男右女左”,许多人并不陌生。可你知道,“男右女左”曾是一项行走规则吗?
在先秦文献《考工记》里,就记载着这样一项规则:城外有三扇门,三扇门中各有一条道路,男子靠右行走,女子靠左,而車辆从中间行驶。这或许是史上最早的关于“人车分流、行人分流”的规则。
规则是动态的,必然随现实情况的变化作出调整。按性别进行人员分流,实在机械。到了唐代,城市道路十分拥堵,遂在进出城门时另起炉灶,推行了“来去均靠右行走”,果然更方便百姓。
不过,到了宋朝,受“以左为尊”习惯的影响,行走规则又有了变化。从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可看出,靠左行走的人更多。理学家朱熹走大路和山路都是靠左,他还告诫学生,人前人后、有人管没人管都得一个样,这才是遵守规则。事实上,我们现在“靠右行走”的规则经历了多次反复,直到晚清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规则的调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除了行走方向之外,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结合实际,改进了行走规则、强化了执行、增强百姓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如唐代吸收当时形成的规则,颁布了“仪制令”——“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初显出尊老爱幼等原则,有的沿用至今。宋人在都城开封及各州在城内主要交通路口悬挂木牌,上书交通规则《仪制令》。清代则细化了对违反交通规则的惩罚。当时,如因为天气关系骑马撞伤人的,赔偿医药费,还得把坐骑赔给伤者。这些措施的执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
由此可见,规则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没有绝对强制力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有自发、公认、动态等特征。它的变化和调整,正是一代代人移风易俗的过程。比如,当前人们礼敬自然、爱护动物的规则,如禁止乱砍滥伐,禁止捕杀珍稀动物等,早在《礼记》中就有相关记载,后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更加完善且深入人心。
此外,规则的形成与改变,既要吸收其他先进文化,也不能一味模仿、照搬,否则将得不偿失。古人用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
还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形成的诸多规则,有的体现了文明意识,也有的深受等级制度的影响,具有消极成分,需要正确吸收和扬弃。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遵守规则的意识不断增强。奥运会、世博会等的举办,人们从“不会排队”到“开始形成自觉”;频繁的国际交往,使人们去粗取精,获得升华。2018年,中国青年报对2001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69.0%的受访者感觉人们的规则意识比过去增强了。
但另一方面,当前发生的不少“霸座”“集体过马路闯红灯”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仍启示我们,规则意识的养成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社会过程,于主观,需要摒弃逐利冲动,牺牲小我;于客观,需要堵住社会上种种漏洞,加强法律法规的配合,寻求社会舆论的支持,进而在代际传承中,通过人与规则的调整相适,塑造更好的人格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