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019-09-10聂小双
聂小双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文件,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切实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新任高中教师来说,要做到“仁而爱人,做引路人”: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要理解学生,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积极视角审视自身的教育言行,在点滴中影响学生,走进他们心里,以真诚之心待之,以仁爱之心化之。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了解学生,是教育的第一步。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断调整教育方式和方法,“对症下药”,才能快速地促进师生关系互融。
新集体建立之初,为了能快速与学生熟悉起来,我与他们进行了一次互动——以问卷的形式向学生征集了未来班级的发展方向和管理办法。我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那便是:他们才是这个集体的主人,班级的荣辱与他们每一个人的日常表现都紧密相关。问卷调查后,我及时地掌握了这群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孩子们想要尽情展现个人能力的想法。
军训是新班级组建后的第一次集体活动,是让学生彼此熟识起来的良好契机。有些学生热情活泼,初入集体便献计献策;有些学生内向腼腆,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在训练时也是束手束脚,不好意思表现自我。在了解了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优缺点后,我鼓励那些积极想要为班集体贡献力量的同学,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快速与需要帮助的同学熟络起来,并细心地帮助他们纠正在训练之中的不足表现。学生都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部分同学的带动下,集体的积极性获得了很好的调动,每个人都更加投入训练。在训练之余,大家或歌或舞或讲笑话,同学关系越来越融洽,彼此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在最终的军训成果汇报表演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而我在这期间,也迅速地进入了班主任的状态。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想使孩子的内心同教师的话语产生共鸣,那么我们必须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周记,是了解学生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架起我与学生之间进行无阻碍沟通的桥梁。我不强迫学生,只是建议他们写写周记。学生将自己的心得形成文字,适时记录,只当为自己的青春留念。学生一开始只是试探性地去记录生活的流水账,到后来尽情抒发自己对学习、对生活的感悟。我也认真地对待着自己留下的这份“作业”,在周记中与学生进行文字互动,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与学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互动。说实话,这份工作确实要花费我很多的时间和心思,但我想,了解学生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条件,越了解学生,越会被学生理解与信任,越容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看着学生写给我的小字条,我倍受鼓舞。他们虽然还是孩子,但都是已经懂事的孩子。他们每个人在心中都会有对老师的评价,他们会感觉到老师的诚意、善意,他们会用他们最直白的方式去回馈老师的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诚的关切,是和谐发展的一切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教师要有同理心,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地去理解学生。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学生需要的时刻,出现在学生需要的地方。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他们对身边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很多孩子与家长之间不免存在一些矛盾。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总是认为家长管教太多,不能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而家长又认为孩子不懂事,不能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自我的重要保障。作为班主任,应该在恰当的时机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苦恼问题,有必要化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有一次在召开家长会之前,我问学生有什么话是他们非常想对家长说而家长却不能理解的,把想法告诉我,我会帮他们在家长会上转达。其中一个学生的诉求引发了众多学生的共鸣。高中生到校时间早,对于一些住的离学校较远的学生来说,在家吃早餐就意味着要减少更多的睡眠时间;且从身体感受上来说,太早进食也是不舒服的。然而家长总是强迫他们多吃。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早餐问题,没想到竟惹得很多家庭产生不快。作为有着与学生同样作息时间的教师,我能够理解学生的感受,也能体会到他们在家长面前的无奈。于是我在家长会上代表学生向他们的家长转达了孩子的真实感受,并告诉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而不是总用自己的经验去要求孩子。如此,家长了解了原来并不是孩子不懂事;孩子也不用继续为吃早餐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拉锯战。家长会前的一次小小调查,成功帮助我的学生和家长化解了一个非常不必要的矛盾。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都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地去理解他们。
当前,许多学校要求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来说,他们反倒会将与教师的对话视作负担,这自然违背了交流的初衷。所以,教师要理解学生,对症下药。
班级里有个女生,性格腼腆,面对老师十分紧张,不能准确表达内心的想法。于是,我利用一次共同散步的机会,建议她用写信的方式将内心所想表达出来。在信中我了解到,她是因為家庭环境导致性格腼腆。我在随后的家长会上及时地与其家长进行了沟通,将孩子的心理情况告知他们,让他们不要过多干预学生;同时,我在课堂上给她创造更多发言机会,鼓励她多与同学交往。付出总有回报,这名学生在一学期后已经能够与同学自由谈笑、与老师正常交流了。
美国哲学家、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尊重是相互的:对教师而言,学生的尊重是对其教学和人格的一种认可,是身为教师的道德荣誉;对学生而言,他们渴望学校的认同与呵护,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同、欣赏和尊重。作为教育的不同主体,学生和教师在各自的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正确认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尊重法律赋予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教育效果也会明显地呈现出来。
教师既要懂得科学地表扬学生,也要学会艺术地批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不吝啬地举起大拇指,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堂皇正大的赞美;而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则要选对时机、选好方法,给予有效的引导。教育要公平,教师要公正。尊重学生是教师赢得学生尊敬的重要条件。面对着同样的错误,教师在处理时要一视同仁。
有一次,学习委员和地理课代表产生了矛盾,闹得很不愉快。通过向其他同学询问,我得知其实两个人的本意都是为了集体好,只是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考虑到两个人的性格差异,我没有立即处理二人的矛盾。不久,性格直爽的地理课代表先来找我,她递给我一份详细的事件过程说明。我耐心地看完了她的叙述,告诉她我早已清楚事情的经过,但我了解她的性格,知道她希望可以亲自向我说明情况。之后我找到自尊心很强的学习委员,与她进行了沟通。我肯定了两名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指出了各自在工作方法上的不足,希望两人日后在做事方面要注意分寸。之后两人握手言和。令人欣慰的是,这两名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懂得了互相尊重、互相配合,不再发生矛盾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说:“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悲惨或愉快,我们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所传达的教育思想或许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影响学生这一道理。电影讲述了管教员马修改变了学校以往的管教方式,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用纯净的音乐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温暖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开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慰了他们受伤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修用他独到的教育方法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正如电影台词所说:“每颗心需要爱,需要温柔、大方,需要理解。”
教师是教育者,其一举一动都是一种教育行为。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往往比较依赖父母长辈,他们自己做事拖拉、浅尝辄止、有始无终。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教师除了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之外,还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学生的行动。比如,我要求学生上学不要迟到,我就一定会准时出现在我的岗位上。渐渐的,姗姗来迟的学生少了,为迟到辩解的学生少了,后来班级便不再有迟到的学生了。又如,学校的体活时间少,甚至还会因为诸多理由减少体育课的节数。在学业较为轻松的高一年级,学生非常需要足够的运动时间。我理解学生的需求,但也要服从学校的要求。于是我与学生约定,如果他们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好我布置给他们的学习任务,我会向学校提出申请,允许他们并陪同学生一起进行室外活动。就这样,学生学得更加勤奋刻苦,也获得了多次的体活。言传身教的结合是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我的积极影响下,学生变得越来越自律。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前进,如何当好班主任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董得教育是一项需要爱心的事业,富有爱心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教师要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宽容和爱,不要只是說说而已,多给学生一些关注的目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多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指引,让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勇敢行进。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