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作发展杨树丰产林调查研究

2019-09-10谢林忠谢岳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

谢林忠 谢岳峰

摘要:栽植杨树发展速生丰产林是我市在林业方面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由于杨树丰产林在相对短期内就易达到成熟林并且需要采伐,因此连作(重茬)栽植杨树发展丰产林现象经常出现,而这种经营生产方式常使杨树林生长缓慢、引起病虫害发生、造成林木减产,从而降低经济效益。为进一步了解连作栽植杨树发展丰产林对林木生长量的影响状况及原因,以便在今后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减少经济损失,我们在招远市金岭镇选择了标准地进行了试验及调查研究,研究结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 杨树丰产林;连作栽植;调查研究

杨树成片林在我市林业区划中大部分规划为用材林,由于发展杨树丰产林比发展其它用材林生长期短、收益大,因此得到了人们的青睐,我市自70年代以来,在河滩两岸、海滩附近及可耕地发展杨树丰产林面积出现逐年增长趋势,到目前为止全市杨树丰产林已达到3036.8hm2,由于采伐期相对短,所以常常出现连作发展丰产林现象,而连作发展杨树丰产林,常常引起林木生长衰弱,抗性降低,病虫害发生严重、甚至造成死亡等现象,因而造成林木产量低并造成经济损失。为掌握连作栽植杨树发展丰产林生长规律及造成减产的原因等,更好的解决连作栽植杨树发展丰产林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在招远市金岭镇山上赵家村选择了标准地进行了试验调查研究。

1  研究地概况

1.1气候条件

试验地本地区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5 0C,年平均地温14.6 0C,常年无霜期195d,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32h,年均降水671.1mm,7、8、9月份为雨季,降水量是全年的64%。年均蒸发量1691.6mm,年均相对湿度68%。季风特征明显,春季多南到西南风,冬季多北到西北风,主要气象灾害依次为旱、涝、干热风及雹灾。

1.2  地貌环境

本地区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位于北纬37 º05'-37º 33',东经120º 09'-120º 38',属于低山丘陵地区,试验地位于招远市西北部金岭镇山上赵家村东,东依雾云山,西临钟离河,北近政和路,南靠温泉路。试验地为农田,地处沟底低洼处,沟向为东西向,南北两侧均为基本农田,地面比较平整、排水良好。

1.3  土壤状况

调查样地试验地土壤为棕壤土类,土层厚度50cm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8.6g/kg,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2、19.6、73mg/kg,PH值为5.8,立地条件良好,具有灌溉条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方法:第一次栽植杨树发展丰产林的造林地选择为农田,采伐后直接连作再栽植杨树发展丰产林,两次间无间作和轮作,在两次栽植及管理等方面采取完全一致的措施,最后于杨树生长的第八年底进行材积测量,调查测量的时间及方法相同,再根据调查数据对比进行原因分析并得出结论。

2.1.1  供试面积及树种

试验地供试面积为1.93hm2,供试树种,I-107杨树,是多年来我市筛选的优良品种,在我市发展面积较大,占全市杨树用材林的80%以上。

2.1.2  栽植方法

苗木选择两年生优质无病虫害的I-107杨壮苗,两次挖穴标准均为0.8m×0.8m×0.6m,栽植的间距为4m×4m,苗木栽植深度为根茎下降地面约10-20cm。两次栽植的不同点是苗木栽植位置不同,第二次栽植的位置是在原株距中间。

2.1.3  管理方法

I-107杨栽植后一月内灌水3次,其次后每年在干旱时灌溉1-2次水,生长过程中均使用一次追肥(土杂肥),使用量5000kg/hm2,病虫害发生后进行及时防治,不采取修剪等其它任何措施。

2.2  调查统计与研究方法

按照上述同一栽植及管理方法的条件下,于I-107杨生长成熟期后,进行林木材积测量。即:对第一次栽植与连作栽植的林木进行全部材积测量,测量时间是生长后的第8年年底(11月),测量方法:将林内所有树木逐棵进行径界测量,再根据《山东省(鲁中南)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分径界查表进行统计,分别统计第一次栽植与连作栽植I-107杨林木的材积,按照当地林木市场价格,分别计算单位面积收入情况。其次是调查统计两次栽植I-107杨树总株数、检尺木及死亡株数等情况,根据初次与连作栽植各种情况并参考有关专家科研资料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008年11月下旬,我们对试验样地内2001年春天第一次栽植I-107杨树进行了调查与材积测量,栽植树木总株数1205株,成活率达到94.77%。通过调查平均胸径16.89cm,总材积为170.8701m3,按照0.06万元/ m3计算;总收入约为10.2522万元,平均收入0.5902万元/hm2.a。根据统计,总费用为3.8919万元,包括8年土地承包费、苗木费、植树费、病虫防治及肥水管理等费用,扣除总费用平均纯收入约0.4119万元/hm2.a。

2016年11月下旬,我们对试验样地内连作栽植的I-107杨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材积测量,栽植树木总株数1208株,成活率达到92.05%。通过调查检尺木958株,平均胸径16.38cm,总材积为153.6381m3,按照0.06万元/ m3计算,总收入约为9.2183万元,平均收入0.5307万元/hm2.a。根据统计,总费用为4.1606万元,扣除总费用平均纯收入约0.3276万元/hm2.a。

上述是我们在2001-2016年同一地内栽植I-107杨树发展丰产林试验调查具体情况,对比结果:连作栽植的I-107杨树平均胸径减少了0.51cm,总生长量减少17.232m3,平均减产约1.1161m3/hm2.a;总收入减少1.0339萬元,平均收入减少约0.067万元/hm2.a,总纯收入减少1.3026万元,平均纯收入减少约0.0844万元/hm2.a。根据计算统计,每年平均单位面积(hm2)木材产量及收入降低约10.08%,每年平均单位面积(hm2)纯收入降低约20.47%。

连作栽植杨树发展丰产林造成林木减产的原因分析,根据调查分析,连作栽植易导致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加剧,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酶活性下降,微生物数量由于能量供应减少而下降,因而影响了林木的生长。总结分析,上述是造成林木生长缓慢,引起各种病虫害发生,造成林木减产的原因。

4  结论与讨论

根据试验调查,初次连作栽植杨树发展丰产林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并获得较高的收入,建议连作栽植杨树发展丰产林应注意并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以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1  选用优质壮苗

选用或改换抗病、优质、速生品种,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前提,也是防治土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选用抗病、优质、速生品种,要根据气候状况、土壤状况等进行试验获得,其次是异地选购的苗木,往往出现品种购错或苗木具有病害的现象,因而易造成造林失败及经济损失。其次是在病虫害流行年,与其它防治措施结合,是林木丰产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4.2  整地改良土壤

初次造林后土质有一定的变化,对连作的同类树木有影响,因此需要深翻改土,整地挖穴,可以深挖坑,客土栽植,深翻改土,土壤消毒,以消除或减轻病害发生。对土壤深翻35-40cm,可以增加土壤耕作层,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消除土壤连作障害。结合深翻整地用棉隆颗粒剂进行化学消毒,也可有效减轻连作障害的发生。

4.3  调节土壤pH值

杨树连作栽植引起土壤酸化是一种普遍现象,造林时要对土壤进行一次pH值检测,当pH≤5.5时,翻地时每亩可施用石灰50-80kg,与土壤充分混匀,这样不但可提高pH值,还对土壤病菌也有一定得杀灭作用。

4.4  科学施肥

研究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连作病害越少;土壤水分含量越少连作病害越多,所以要多施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一是增施腐熟的农家肥,栽植林木应以基施农家肥为主,多施复合微生物肥料,重视沃田甲又叫硅钙镁钾(土壤调理剂,中微肥)施入,适当施入硫酸钾复合肥。二是平衡施肥,化肥施用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是连作保护地土壤障害的主导因素。因此平衡施肥是保护地林木速生丰产的关键措施,调理土壤,活化营养,促进养分吸收和转化,丰产林生长速度快、蓄积量增加多、产值收入高。

4.5  更替连作

更替连作是人工林地力维持的有效措施,通过更替连作可以改善土壤环境状况,采用不同的品种更替连作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数量、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更替连作由于不同品种遗传特性的差异,对林地养分的种类和水平、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有一定的彌补和协调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连作对林地养分、微生物和土壤酶的影响,减缓了地力衰退的进程,有利于林木的生长。

参考文献:

[1]  孙翠玲,朱占学,王珍等.杨树人工林地力退化及维护与提高土壤肥力技术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5,31(6):506-512

[2]  段春华,翟建平,杜立民.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现状及防止措施[J].山东林业科技,2009,(02):101-105

[3]  王延平,王华田,谭秀梅,姜岳忠,孔令刚.杨树人工林品种更替连作与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比较[J].生态学报,2018,30(05):1379-1389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支教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调查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调查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比例调查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