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19-09-10周玲

天津教育·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格班级小学生

周玲

个性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对小学生的思想、素质、能力和素质产生影响。当前,小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查看当前人格教育在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许多学校没有足够重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他们没有足够重视人格教育的力量,使学生无法形成一个更好的个性,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从人格教育的发展学生的重要性,分析了现有小学生人格缺陷和原因,并结合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个性。在现如今的时代中,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小学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许多学校因为过度追求学生的高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和人格方面的发展,导致学生虽然成绩非常好,学校的升学率也比较高,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心理和人格方面有某些缺陷,这些缺陷和不足之处,都导致并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后,分析小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及原因,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人格教育更好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得到运用。

一、小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及原因

由于特殊的家庭结构和培养,存在一些共同的人格缺陷。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了解和分析他们共同的人格缺陷。

1.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相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他人的意见或做法,不善于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在日常事务中自负,很少考虑别人。以自我为中心是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在儿童时期,随着儿童认知水平和沟通水平的提高,他们逐渐实现去中心化,发展良好的伙伴关系。然而,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独特的结构,他们没有任何兄弟姐妹,从小就独自父母的照顾,加上溺爱的祖父母,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加强和固定,幼儿自我中心,成为一个一种人格缺陷,在与同学的关系中对日常事务的概括,表现出一种自私和狭隘的弱点。

2.自私利已。在当前经济影响下的价值,人们更实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父母和社交媒体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从不考虑他人的需求,并始终将他人视为竞争对手。当他们看到有人遇到麻烦时,他们不想提供帮助,他们也暗自高兴,等着看别人的笑话。这些学生不愿意帮助别人,也不想与他人分享任何东西。从长远来看,他会失去朋友,而其他人则不愿意与他沟通。当然,他不会与他分享任何评论材料,他也不会取得多大进步。

3.自制力差。自我控制是心理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个体而言,情感的强度,情绪的表达,行为方式以及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类的有意识控制下实现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儿童往往情绪冲动,难以抑制,情绪表达不当,注意力分散注意力,过度行为和不端行为。如果容易诱发多动倾向并导致问题,也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我控制会导致不适当的冲突。缺乏自我控制与虔诚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他们缺乏严格的约束,并表现出缺乏行为控制;另一方面,如果父母采用极端的养育方法,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反叛心理。父母的暴力行为可能无意中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的模型。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对其他人采取这种冲动行为。

4.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障碍。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教育关系之一,是小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父母报告说,他们在孩子的小学非常听话,但一旦他们进入小学,他们开始不听自己的,对学校教师的话说一不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然而,目前小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随意贬低学生的价值,导致孩子遭受心理创伤;其次,教师对学生缺乏理解和信任,这使学生具有对抗心理。第三,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缺乏公正和民主精神,同学交往困难。

由于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过于关心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许多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当他们走进学校的时候,他们明显的表现出缺乏沟通经验和沟通技巧。这样的学生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别人不理解自己,不喜欢自己。当别人看着他或谈论他的时候,他们总是感到不开心,很难与他人合作,所以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疼爱,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熟悉的分享、主人等个性,以及对同龄人的攻击性行为,这将导致他们在交往中出现困难。

本文经过调查和分析后,对当前小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及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大多都存在心理和人格方面的缺陷,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大多都存在着无法很好的控制情緒,暴躁、嫉妒、自私等现象,有的因为行为语言过激或出现殴打现象,也会因为教师家长的极具批评而选择离家出走、逃学,甚至是自杀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当前小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在新闻中也时常能够看到这类现象,但归根究底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一)家庭因素

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性格,家庭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受宠爱。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和焦点。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需求都得到了尽可能多的满足,即使孩子是错的。它不会过于严厉,因为担心孩子们会受到伤害。虽然这些对父母来说是正常的事情,但他们认为这些行为对孩子是有好处的,但他们不知道这些行为已经伤害了孩子的每一个举动。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是独特的,不仅自私、有人情味、有悟性,而且无法与其他同龄的孩子形成更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更好的友谊。再加上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番作为,所以在孩子的培养上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闲暇时间就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虽然各方面都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生活上也做到了无微不至,却没有关注孩子内心的发展,没有问过孩子真正的想法,只是一味地想让孩子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自由的空间,在这样循规蹈矩的空间中生活,虽然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却会培养成一个胆小懦弱,交际能力低下,性格内向的孩子。

除此之外,单亲家庭对孩子人格和心理上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父母对子女不够关心,放任其自己发展和生活,这些孩子会由此产生厌学、性格孤僻等性格,使孩子得不到家庭的关爱而形成偏僻的性格。

(二)学校因素

在学生人格的形成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因素,一个人在最开始的十几年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和他人交往,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同时还要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人格。但是,纵观我国的许多学校,仍然保留着应试教育的模子,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而采取题海战术等众人皆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沉浸在做题、写题、背书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却因为过度追求高成绩,高升学率,使学生的心理和人格没有得到较好发展,学生虽然成绩取得了比较好的进步,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人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得到很好培养,学生也就无法更好地得到全面发展。

(三)社会因素

今天的社会充满了太多的真假。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心理发育,所以还不够成熟。学生缺乏有效的能力来区分社会中的真假新闻并且易受伤害。与此同时,再加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然处于形成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中黑暗,丑陋,颓废事物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阻碍了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例如,最近在APP上播放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数以百万计的赞美创造了一种错觉,即如果一个小学生看起来很漂亮,就会成为明星并成为明星,从而忽视了这一点。心灵的发展和人格魅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二、提高人格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倾向于更多地强调道德知识和学科规范的强化,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素质的培养,即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忽视。精神领域的教育。在人格教育中,学校和课堂是主要渠道。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教师首先要完全放弃在“老师的方式尊严”中过时的思想,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个人性质可以充分释放集体生活环境,在管理方式上民主学生,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冲动,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相互鼓励,让每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由人格,从而使他们充满激情的生活和创造的欲望,形成对真、善、美的崇拜,逐渐建立了高期望的框架。小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等原因,无法很好的去分辨生活中遇到的是非曲直,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人格的形成,那么学生就会受到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就会产生极端偏激的心理和人格,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毕竟少年强则国强。本文经过调查和分析总结后,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人格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运用的有效措施,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这就需要学校要认识到人格教育对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从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选择适应新时代发展,适应学生发展,适应学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由于追求高绩效,不可能过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培养。人格教育应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将人格教育与各门学科的教学相结合,在传授知识时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准备课程,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利用教学内容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比赛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勇敢坚强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二)在德育活动中渗透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班级管理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发展环境。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来选择班干部,让学生学会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同时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在组织国庆节,元旦表演等道德教育活动时,也应注意渗透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草坪中可以利用警示牌提醒学生不要踩踏草坪,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捡到东西要上交给老师或者是家長,这样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得到人格的培养。

(三)班级管理过程加强认知教育

认知教育是消除和预防人格障碍的根本途径。加强小学阶层管理过程中的认知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小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认知信念和思想。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学生的理性教育和认知训练强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学生进行社会观察和课堂主题辩论来加强对小学生的认知。其次,在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会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须强化自身修养,对自身言行进行审视,要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育学生,做好“言传身教”工作。综上所述,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人格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形成,使大多数学生都存在人格缺陷,人格教育尤为重要。因此,要提高人格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在德育活动中渗透人格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加强认知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人格班级小学生
以鸟喻人
班级“无课日”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我是小学生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