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沟通
2019-09-10林静
林静
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自身在班级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本着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关怀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基本原则,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耐心加以指导,并通过合理地组织安排,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置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氛围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本文在心理辅导视域下谈谈初中班级管理的方法,希望可以对教育同仁有所启迪。
我们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让学生“遵规守纪”“听话学习”,更重要的是“育人”,让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为完完整整的人,帮助学生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我教的班级是初中阶段,学生们学习压力大,多多少少会有些心理问题,此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审时度势地处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习。下面谈谈心理辅导视域下初中班级管理心得:
一、赏识教育学生,包容处理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強调以学生为根本,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可以采取赏识教育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以包容的方式处理问题,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教师应当满怀热情以及包容的心态,在纠正学生问题时,必须包容学生的问题,由于初中生心智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都是免不了的,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学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要求他们。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初中学生由于心灵比较脆弱,严厉批评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更加逃避自我选择,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此时我们应当以适当的方式上是教育他们,鼓励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在教育盖影(化名)的过程中,我主要利用了赏识教育,包容他的缺点,赏识他的优点,例如班级中以他“马首是瞻”的有不少学生,说明他有个人的人格魅力,同时也有一定的号召力,于是我在班会中选他当班级中的纪律委员,经过民主投票,发现班级中大多数学生投了他的票,盖影对我这个决定也感到十分惊讶,下课主动找我交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班级中的风气有所改变,以盖影为首的部分学生,课堂表现更加积极,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沟通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西方管理心理学认为,想要激发学生内心当中的积极因素,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而激发学生内心动力因素的关键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但是,如何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就成为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心理学家赫兹波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包括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对于保健因素来说,指的就是将人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正常状态。在初中班级管理中,需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等。保健因素能够将人的心理稳定在积极向上的频率上,如果学生的心理状态没有达到保健因素的最低标准,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动力,那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了。我在对初中班级进行管理之前,会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深入了解,有效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能够从心理上引起共鸣,这样能够为学生创建出积极的保健因素内环境。
比如,在一次谈心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学生常常心不在焉、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与之前相比有较大的变化,通过了解之后发现,主要是因为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对其他学生的夸奖较多,导致这名同学走进了心理的误区:我很差劲,认为其他学生都要比我好。当知道事情以后,我会从帮助学生建立保健因素的内环境入手,与这名学生进行沟通:我表扬了他不同方面的优点,并举出例子证明我所说的,比如学习认真、乐于帮助学生、具有创新思维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清楚自己在教师心中的地位,从而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得到满足,不久以后,这名学生又恢复了以往认真学习的状态。
三、立足微文化环境,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教育的宗旨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对学生全方面均衡发展进行关注,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强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心理素质也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还要注意到学生心理问题。教师在这些心理交流沟通前,需要对相应的心理学知识进行了解,比如个性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有了相应的专业心理知识,才能够立足为文化环境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确立微媒体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微平台在线聊天、BBS论坛、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或情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结合心理专业教师队伍的优势,班主任与心理学专业的教师相互合作,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相应的心理知识进行疑惑解答,尤其是心理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多多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咨询活动。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与心理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班级环境基础。
我班级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心理咨询微信公众号,学生自己有什么问题可以在公众号上留言,其他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帮助其分析、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邀请家长参与到公众号建设中,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况。这一线上心理问题交流的模式逐渐被我校领导重视,在我校广泛推广。
四、全面分析学生心理特点,重视对环境的完善
第一环境是学校。很多学校教师认为学生知识面狭窄,自主学习能力弱,所以在环境建设中无论大事小事都一律“包办”,给学生的区域活动设定好路线,在教学中让学生按照自己设定好的路线按部就班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全面发展非常不利。教师要想增强区域活动环境的有效性,必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区域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第二环境是家庭。家庭和学校是学生两个主要的活动场所,这两者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之间一定要做好联动工作,创建良好的家园环境,让学生的身心可以获得良好发展。在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之外,学生的第三生活环境也可统称为其他环境,其他环境包括了学生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学生不可能生活在无菌的环境之下,他们一出生所接触到的周围环境主要就是社会环境,一个学生的降生会有很多亲朋好友来拜访祝福,此时学生所处的环境就是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不可忽略,现在学生所接触的自然大部分是人化的自然,但这也不妨碍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与喜爱,自然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和性格塑造是长时间的一种累积过程,一个长时间受自然环境熏陶的儿童,心理发展绝对不可能是不健全的。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稚嫩,所以在建设班级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大多数班主任往往选择“一言堂”管理方式,往往扮演“黑脸家长”形象,经过统计调查发现,大多数班主任是一个严厉的形象,对学生“板着脸”,以这种方式威吓住学生,尤其是针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这种管理方式实质上是比较有效的,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培育學生健康的身心,有些学生受到严厉批评后,可能会造成身心损害,形成难以磨灭的阴影。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当发挥班主任的个人魅力,打造民主环境,创设民主化班级,比如我们在组织班会、设计班级图书角、设计黑板报等活动时,可以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方式与学生们共同商量,容易被学生接受。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我班在设置班规的时候,采取了民主的方式,所有学生举手积极畅言,完善了我提出的班级规章制度,并且指出了漏洞之处,这也是让我意料之外的,孩子们积极发言,最后确定了班级制度。在实施这种班级制度一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与之前的班级制度实施情况相比,这种民主式的实施更加有效,很多学生严于律己,遵守班级制度,并且互相督促,学习氛围浓厚。
五、设置匿名交流册子,促进班级交流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是比较外向的初中生,在心理活动课中谈到自己心理问题时也会唯唯诺诺,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更不用提一些本身就比较内向的学生,所谈的心理问题基本不符合自身情况。因此我们借鉴了“QQ群匿名交流”的方式,在活动课中设置匿名交流册子,进一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
例如,谈到“早恋”问题,很多学生难以启齿,即使自己心里有一些疑问也不愿意说出来,在心理健康活动中我们才去匿名交流册子传写方式,有问题的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前面问题有自己想法的,可以写出自己的心理想法。我们的匿名交流册分为两种,一是师生之间的匿名交流册子,二是生生之间的匿名交流册,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尴尬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找寻自己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在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有这么一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他从小就是留守儿童,非常自卑,不敢与人打交道,也不敢与教师交谈,在师生命名交流册中,他写出了自己的问题,虽然是匿名的册子,但经过与其他教师交谈,以及对该全班学生进行观察,最终发现了这名学生就是我班的小张,于是我们教师,不动声色地对其进行关照,帮助他解决这种极度自卑的心理,在生活中给予其关爱;并且多次与其父母进行沟通,希望他的父母多与他进行联系、多谈话;在课堂活动中,我们教师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小张发言之后我们经常对其进行鼓励表扬。
通过一个学期的心理辅导以及特殊关怀之后,发现小张的心理状态明显变好,变得逐渐外向起来,而且找到了自己的长处,与同学和教师相处愉快,学习成绩慢慢提升。
六、家校合作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促进家校之间,建立信任、融洽的合作关系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问题,实质上这就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涵盖很多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最深远、最深刻,我们经常说“虎父无犬子”,其实就是突出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基于此,我们应当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建立信任融洽的合作关系,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学校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要求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良好合作。
一方面,领导和教师应当与家长进行主动沟通,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以家访的形式与家长多进行交流。
另一方面,家长也要配合学校的工作,理解教师的管理,共同商讨问题解决之策,密切与学校进行联系,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问题。班级管理还涉及很多方面,我们不能只局限在班级内的活动,还要多组织一些德育活动,例如我们清明节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去扫墓,感叹先烈的英勇;在父亲节、母亲节时候,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做一些贺卡或者写一封信给自己的家长,回馈家长得哺育之恩。当然,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是不够的,还需要纳入更多的元素,例如家长方面和社会层次,邀请家长参观班级管理模式,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实现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进行德育管理。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身心不成熟,所以对家长的依赖性比较大,我们要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往往比教师强制性的要求更为管用。
(二)结合实际情况,增加社会实践
根据多年班级管理经验发现,大多数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主要是由于心理自卑。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因此很多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通过研究与实践观察,发现大多数心理障碍学生会出现自卑心理或者自暴自弃厌学心理,学生会表现出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的倾向,在课堂学习中不与教师互动,课下也不敢向教师请教问题,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很大的障碍,这些问题会导致其心理障碍加重。
七、结语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消除这种不良的心理消极倾向。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下,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家长元素,实现家校合作模式,帮助心理障碍的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逐渐改变自己的心理,纳入“正能量”,培育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责任编辑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