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万能技术,多些审慎思考

2019-09-10廉蔺

新华月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难题国防节点

廉蔺

● 区块链技术要真正在国防领域获得推广应用,从短期来看,尚存在诸多困难亟待破局。

● 区块链仍处于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要以理性的态度直面难题,在技术热度下给予一些审慎思考。

近年来,随着数字货币的持续走热,作为底层支撑技术的区块链也逐渐升温,可信认证、资产监管、数据保护等大量的应用场景出现。在国防领域,区块链应用研究也开始见诸报端,美俄等国均开始国防领域的区块链布局。

但在热度之下,区块链技术要真正在国防领域获得推广应用,从短期来看,尚存在诸多困难亟待破解。

信息管控同去中心化存在矛盾

网络规模和信息管控是区块链技术用于国防领域面临的两难选择。一方面,区块链应用需运行在去中心化的对等网络之上,一定数量的网络节点是系统运行的基本前提,通常而言,网络节点规模越大,区块链就越不容易被操控或攻破,系统也就越安全越可靠。

另一方面,大部分军事信息通常具有密级,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可控,尽管可以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获得较强的信息安全性,但仍然面临信息密级与承载网络密级之间不适配的问题。

此外,在对等网络中,没有中心服务器的概念,节点之间点对点即可完成事务处理,信息流转是自主分散的,区块链应用面临着信息自由交互与集中监管控制之间的矛盾。信息管控难题的根源是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质,相关应用落地要符合国防领域的现行制度和政策,操作处理难度大。

工作效率难以适应国防需求

区块链技术成功解决了无信任世界里的共识形成问题,但以牺牲工作效率为代价,响应速度与容量远远无法比拟现有的中心化系统。

一般而言,达成区块共识需要经历“竞争-验证-同步-竞争”的循环过程,“竞争”即要求区块链上的节点付出成本进行自证以获取记账权,“验证”则是执行校验反馈确认信息可信,“同步”则为同步更新本地数据副本,整个过程繁琐耗时。对于信息要求实时传送的国防及军事应用,目前的区块链技术面临性能瓶颈。

处理容量方面,当前主流区块链技术每秒钟的吞吐量大概从几个到几百个,数据写入区块链,最少要等待10分钟,所有节点都同步数据,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尚无法满足高并发应用需求。以比特币系统为例,达成一次共识的循环周期约为10分钟,每秒钟最多处理7笔交易。因此,当前区块链技术的性能与现有主流中心化应用能够达到的毫秒级响应速度及每秒万级的处理容量相差甚远,难以满足国防领域的特殊战技指标要求。

竞争机制尚存在安全隐患

区块链技术通过提高竞争过程中的经济成本,使作恶所得收益小于投入来过滤不可信节点。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中,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但近年来,区块链安全事件的频发也不得不引发对这种竞争机制的担忧。

如2018年5月,比特币黄金(BTG)遭遇51%双花攻击,损失1860万美元。其原因为比特币只认最长的链,有不明人士掌握全网51%以上算力之后,抢先完成一个更长的、伪造交易的链。伪造的交易得到所有节点的认可,从而弄假成真。

在国防领域尤其是比较敏感的军事应用中,也可能出现不计成本代价且数量占优的恶意节点群,干扰或破坏该军事区块链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转,这值得我们审慎对待和深入思考。

新体系同传统体系存在兼容难题

在现有的中心化体系下,新兴的区块链应用融入国防体系尚存在兼容问题。

开发一种区块链应用系统并挂载到现有的国防体系中,评估区块链系统是否发挥效能,主要依据两个事实:一是区块链系统与现有体系能否兼容并形成局部與整体的协作关系,如区块链系统与现有体系完成接口对接、指令响应及信息传递情况;二是区块链系统对现有国防体系的能力提升情况,如补齐现有体系的短板。

在中心化的国防体系环境中,完成去中心化区块链系统的部署,需要解决两种不同理念的互斥难题,面临的不仅是结构性上的冲突,甚至是体制性上的障碍,即便能够实现二者的兼容与协作,但体系整体性能的提升则高度依赖要素间的无缝协作,这将是一个体系重塑的蜕变过程。

当前,区块链正处于风口之中,有人认为区块链无所不能,有人进行投机炒作。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区块链仍处于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不少性能短板甚至缺陷,更不是什么万能技术。本文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国防领域应用中面临的难题,不是对这项前沿技术的否定,而是要以理性的态度直面难题,分析从技术到应用需要突破的障碍,在技术热度下给予一些审慎思考。

(作者为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难题国防节点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巴基斯坦国防日
难题大作战
画“树”解难题
巧解难题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俄罗斯2009—2011年国防预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