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走钢丝”
2019-09-10
新华月报 2019年9期
今年年初,职业科学插画师刘卓佳应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刘志杰课题组邀请,为他们即将刊登在《细胞》杂志上的论文创作论文配图及封面用图。
“研究组能提供给我的,只有两个蛋白质的带状结构。”刘卓佳说,从视觉上看,那就只是幾条颜色各异的螺旋而已。在与科研人员深入交流之后,刘卓佳大胆采用了表现阴阳平衡的太极元素,来展示蛋白质受体间相互制衡的调控关系。这让科研人员非常喜欢,《细胞》杂志也一眼相中了这幅插画,把它用作了论文配图。
设计封面对插画师的考验更大。刘卓佳告诉记者,封面插画必须要能吸引眼球,让读者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为此,她从不同角度为蛋白质结构绘制草图,从几十种方案中找出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一个。
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用色,才能使画面既不单薄,又不过分艺术化。刘卓佳坦言,“恰如其分”是科学插画创作过程中最具挑战的一环。“如果作品能够兼具艺术性和准确性,自然是最好的,但科学插画最看重的往往是准确性。”刘卓佳说,自己的创作总是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走钢丝”,看似简单的平衡过程,却最考验插画师的审美和科学判断力。
为了呈现出理想中的艺术效果,刘卓佳先用动画软件画出了这两个蛋白质结构的三维版本,并在蛋白质中心的小分子上添加了发光效果,再配合大面积的颜色渲染来体现其美感,最后用飘逸而细腻的笔触绘出细胞轮廓,以此增强画面的灵动感。尽管付出了很多心血,但这幅封面图最终却遗憾地未被杂志选用。
纵观整个过程,没有多年的专业训练,插画师很难完成这一创作过程。科学插画师的准入门槛之高,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