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抗战史上的“西班牙医生”

2019-09-1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办事处八路军医疗队

有一次,几个国民党特务以为傅拉都不懂中文,

在交谈中透露了逮捕王炳南的计划,傅拉都以最快速度

通知了周恩来,并将王炳南安全送抵八路军办事处

从1939年到1941年,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一批批由波兰、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苏联、英国等国的志愿者组成的国际援华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战。

直到抗战胜利后离开中国,这群被称为“西班牙医生”的外国大夫,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员开展医疗救助工作,与中国人民休戚与共、生死患难!

援华大夫为何被统称为“西班牙医生”

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弗朗哥法西斯军人集团向共和政府发起攻击,来自世界各地的共产党员和左翼人士组织了一支“国际纵队”前往西班牙,为保卫共和而战。战争结束后,“国际纵队”很多成员撤退到法国,法国政府考虑与西班牙的关系,将他们软禁在地中海岸边的圣西普里安与戈尔斯集中营。

此后,法国政府同意国际纵队成员离开法国。不过,不少志愿者的祖国却不愿接受曾为“共产主义”战斗过的人,这让他们去留徘徊。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世界反法西斯人士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医药援华会”,主要任务是向中国提供医师、医疗器械和药品,援助抗战。

1939年初,“国际医药援华会”从集中营招募了一批自愿去中国服务的医务人员,分四批前往中国。在救援会安排下,1939年8月,波兰医生傅拉都作为医疗队负责人,率领九名国际纵队医护人员前往中国。

轮船穿越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在海上航行6周后于9月13日抵达香港,受到当地媒体的热情欢迎。记者们搞不清这些外国大夫的国籍,因为他们来中国之前,志愿参加过西班牙内战,所以就把这些参加了东西两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医生,称为“西班牙医生”,事实上他们中没一个是西班牙人(编者注:之后三批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医生中,大部分也曾参加过西班牙内战)。

宋庆龄请他们吃中国饭

在香港,“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和有关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这些国际志愿者。宋庆龄设宴款待大家。对那个夜晚,奥地利医生富华德多年后也没有忘记,他在《起来》一书中记述:“那是一个美丽的夜晚,也是请吃中国饭。孙夫人对我们表示出的兴趣,与她身上四射出的热力,使我们有一种真实感受。她的谈话,充满对难民陷入可怕困境的关心。对于妹夫蒋介石政府的某些措施,也明显表示出怀疑与批评。”富华德回忆道:宴请结束时,启程时间也快到了。宋庆龄请大家合唱一支《国际歌》,作为“我们这个美好晚上的结束”。沉默许久后,国际医疗队队员们开始了合唱,这是离开法国集中营后,大家第一次一起唱歌。宋庆龄自始至终细心倾听。

抗日战场来了“华佗——傅拉都”

在“保盟”的安排下,医疗队一行绕道越南海防进入广西,经柳州、南宁,于10月16日抵达当时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驻地——贵阳图云关。国际援华医疗队早与中国共產党有过联络,医疗队员中多数是共产党员。医疗队一到贵阳,即设法与中国共产党联系,要求去抗日根据地。医疗队不断地表达:来中国的初衷便是想到根据地去,像他们在西班牙的战友——加拿大医生白求恩那样,和根据地军民一起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

1940年夏,傅拉都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会见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提出要与八路军一起抗日。由于当时通往延安和解放区的道路已被国民党封锁,前往那里比较困难。周恩来向傅拉都等人解释,只要是与中国军民一起战斗,在哪里都是抗日。这样,医疗队听从了周恩来的意见,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重要骨干,率领医疗人员,辗转于华中、华南和西南的抗日战场,救死扶伤,与抗日军民一道抗击日本法西斯。

不过,国际援华医疗队始终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保持着密切联系。援华医疗队队员们还经常借办公事的机会,争取去八路军办事处,探望朋友、共叙情谊,并将募集到的药品和医疗器材交给八路军办事处,他们将这种做法叫作缴纳“特殊形式的党费”。

傅拉都学习语言的能力很强,来华后,很快便能听懂中国话,不久便能简单地交流。有一次,几个国民党特务以为傅拉都不懂中文,在交谈中透露了逮捕王炳南的计划,当时王炳南正在嘉陵江南岸以秘密身份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傅拉都以最快速度通知了周恩来。周恩来请傅拉都帮忙,用救护总队的车赶去搭载王炳南,将他安全送抵八路军办事处。随后,周恩来立即委任王炳南为上校秘书。在国共合作期间,王炳南有了公开合法身份,国民党特务也无可奈何。

傅拉都为八路军办事处许多人治过病。董必武有一次患病,经傅拉都治疗迅速康复,他高兴地称傅拉都为“华佗—傅拉都”。傅拉都知道后很高兴,因为与中国神医同名是非常光荣的事。

为适应当地环境,“西班牙医生”们都各自取了一个中国名字。他们被派往湖北和两广前线,每一个医生都被任命为红十字队队长,下面配备一个不太熟练的专职医生,到部队开设一个带有手术室的医院。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救治军队和当地百姓中的伤病员,防治传染病,培训医务人员,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等。他们的薪金一般是120元至200元,这与国外医生的优厚待遇简直无法相比。

当时,由于翻译人手短缺,学习汉语主要还是要靠医生们自己,“西班牙大夫”们以极大的毅力学中国话,打破了语言的隔阂,慢慢地可以和病人交谈,可以上街购物,甚至可以唱中国歌、听京戏,保加利亚的甘扬道大夫还与中国姑娘张荪芬结了婚。起初,大夫们改吃中国食物相当困难。尤其是拿筷子,这门技术不比学医疗技术简单多少。好在时间长了,他们便爱上了中国菜。他们的住宿条件也很恶劣,住茅草房,睡木板床,没有厕所,没有浴室,老鼠到处乱窜,有时甚至咬伤人的耳朵。工作环境极其简陋。医院是一排排简易的茅草棚,几十个病人一个挨一个地挤在长长的木板床上。医疗器械奇缺,他们就用竹子编制手术台、药品架,用木料做成夹板为伤员治疗骨折。药品匮乏,他们便学中医、用中草药治病。尽管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执著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甘愿忍受各种痛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此后的6年中,数万中国战士经过他们的精心救治重返战场。★

(责编/兰嘉娜 责校/袁栋梁 来源/《为中国抗战献身的不止白求恩,还有一群“西班牙医生”》,佚名/文,《档案春秋》2019年8月)

猜你喜欢

办事处八路军医疗队
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成立福建省办事处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浅析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八路军风采录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