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夫妻双烈:为了革命,忍痛将爱子送人

2019-09-1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闽西鲜血革命

因为没钱交押金,已经躺到产床上的妻子被赶了下来。

刘伯坚急中生智,抽400毫升鲜血充为医药费,

后来又向医院卖了200毫升鲜血给妻子买营养品

毅伯:

见信如见小妹的面。

自从你走后,我老是想着,我要和你一道,上前线去打仗,或者到连队去做宣传工作,或者当个文化教员。我要工作。

毅伯,你说过的,为着革命,我们是什么都可以牺牲的。我思着极大的痛苦,含着眼泪,把熊儿送人了。

这家人姓黄名荫胡,开着一个小小的中药铺为生。其弟黄荫达,是村苏维埃主席,被还乡团所杀害。荫达的妻子邱满菊,爱熊儿如己生……

妻 叔振

1931年4月20日夜,在昏暗的油灯下,王叔振给刘伯坚写下这封信。几天前,她刚将三个月大的儿子送了人。

她走上讲台,挥笔写下“风雨无阻”四个大字,全场的人为之震动

刘伯坚16岁时,在父母包办下娶妻谢国永,后来两人分道扬镳。王叔振是刘伯坚的第二任妻子。

王叔振原名王淑贞,1906年7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关。父亲以经商为业,后合家迁居西安。她自幼聪颖,性格开朗。1920年8月,年仅14岁就读于陕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哥哥王君毅常给她寄回进步书刊,使她深受启迪,思想大有进步。

1925年5月4日,陕西督军吴新田的反动军队在西安一中残杀踢球学生,酿成惨案。当晚,省、市学联召开紧急会议,商议有关举行游行示威的问题。

有人担心吴新田会进行镇压,畏缩不前,说如果下雨就不游行。王叔振不以为然,走上讲台,挥笔在黑板上疾书“风雨无阻”四个大字,然后昂首返回座位,全场为之震动。游行按计划举行,王叔振因此得了个“风雨无阻”的雅号。

“五卅惨案”发生后,王叔振积极参加西安学生的反帝运动。这年秋,王叔振又参与领导了女师学生驱逐反动校长的斗争。当时女师学监以王叔振的活动不当,多次责备她荒疏功课,劝她停止参加爱国活动,她总是一笑置之,依然如故。其实,尽管她参加社会活动多,却从未放松学业,考试成绩仍然名列前茅。由于她品学兼优,很受同学敬重。

1927年4月,王叔振和时任国民联军政治部副主任的刘伯坚结婚。婚后不久,王叔振经刘伯坚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抽出400毫升鲜血充作医药费,医院这才将妻子扶上产床

“八七会议”后,刘伯坚奉命到上海筹组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会。刘伯坚任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保管党的经费。

1928年初的一天,刘伯坚把即将临产的王叔振背到医院,因为没钱交押金,已经躺到产床上的王叔振被赶了下来。豆大的汗珠像雨水一样从王叔振苍白的脸上淌下来,为了忍痛不叫出声来,她用牙齿紧咬嘴唇,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刘伯坚急中生智,去医院抽血室抽出400毫升鲜血充为医药费,医院这才将王叔振扶上产床。

王叔振生产时,刘伯坚坐在产房外等。他的脑中浮现出“虎啸之威,豹熊之胆”这八个字。对,第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虎生!

正这样想着,突然,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沉闷而紧张的空气,刘伯坚的长子——刘虎生出生了。刘伯坚欢天喜地的同时,再次向医院卖了200毫升鲜血,为王叔振买了一些营养品。

不久,刘伯坚由党派遣赴苏联学习,王叔振独自留在上海从事纺织业的工人运动。白色恐怖下,党的活动经费短缺,地下工作者生活困难。王叔振靠给进步报刊撰文和投送刘伯坚寄回的一些自然科学译稿,换取稿酬,勉强度日。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和租界侦探经常跟踪革命者,王叔振几次被跟踪到住处,都机警逃脱。为此,她一星期要搬迁数次。

二儿子刘豹生1929年出生时,刘伯坚远在莫斯科。他回国后,嫂子前来探望,王叔振对她说:“真可恨!万恶的警察特务,随时都跟我们为难,找麻烦,以致不能固定居住,从到沪至今,所迁地方已不下几十处了。”嫂子见他们居住的地方十分狭窄,室内家具仅一床、一桌、两椅,由于革命工作繁忙,完全无法照顾孩子,就提议将刘虎生带回陕西抚养,刘豹生出生不久,则留在父母身边。

将儿子送人,寫下“抱约”:仍要继承我等志愿,为革命效力

在第二次反“围剿”的艰苦岁月中,王叔振又要临产了,刘伯坚只好把她安置在闽西老苏区连城县新泉芷溪乡下。

他对妻子说:“咱们有一个豹儿,已经拖累很大,妨碍了革命工作。这孩子生下后,取名熊儿,最好寄养在可靠的老百姓家里。然后,你就在闽西一带做群众工作吧。”随后,刘伯坚告别了王叔振,回到江西兴国,迅速投入到第二次反“围剿”的战斗中。

1931年4月16日,王叔振突然接到一封信:“明日派人接你到瑞金中央机关工作。”抱着不到两个月的小儿子,她柔肠百转,最后下定决心:把他抱给开中药铺的黄荫胡夫妇抚养。静寂之夜,她含泪写下“抱约”:

刘门王氏生下小儿名叫熊生,今送给黄家抚养成人,长大后在黄家承先启后。但木有本,水有源,父母深情不可忘记,仍要继承我等志愿,为革命效力,争取更大光荣。特留数语,以作纪念。

母:王叔振字

公元一九三一年四月十六日写于闽西芷溪

王叔振写好“抱约”,已经泣不成声。她走到床边深情地望着孩子。刘熊生睡得正甜,一点儿也不知道母亲的离别之情。

1931年4月,王叔振离开闽西到江西瑞金,任中央政府秘书。1932年又调到闽西新泉县任县委书记。到任后,她很快就学会了讲当地土语,经常教群众唱革命歌曲,和群众亲如家人,关系极为融洽。

当时的《红色中华》曾多次报道新泉县突击扩大红军和经济动员、妇女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号召“学习新泉县工作的经验”。两年后,当她调离新泉时,群众都依依不舍,含泪送别。

1935年3月,闽西长汀县四都乡以西数十里的姜畲坑(红军四都医院附近),王叔振还不知道刘伯坚被捕的消息。

一天夜里,突然来了几个人,逮捕了王叔振。王叔振还天真地笑着说:“你们是不是抓错了人!”

但是,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迫害,福建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以“莫须有”的罪名,错误地将王叔振处决了。她遇害时还高呼“共产党万岁!”时年不满29岁。★

(责编/陈小婷 责校/林佳 来源/《刘伯坚、王叔振:夫妻喋血为革命》,郑学秋/文,《福建党史月刊》2001年第2期;《刘伯承卖血生子》,赖晨/文,《党史文汇》2013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闽西鲜血革命
闽西: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
适时适度:闽西乡土历史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这般迷恋
中西电影中红色的文化象征研究
长征时期闽西红军系列文物故事赏析
七年蝉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