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自号“铁侠”,志在报国救民

2019-09-1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报国

共和国中将莫文骅曾作过一首题为《悼刘伯坚同志》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

一代才华少与俦,弱冠遍历东西欧。

文章有价耀珠玉,气概无前逼牛斗。

刘伯坚1895年出生于四川平昌县,族谱名刘永锢。他7岁上私塾,不论寒暑总是到校最早的那一个。他曾经跪在方砖上,头顶盛满水的碗背书,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因为深慕岳飞的英雄气概,就把名字改为刘铸,意即“铸造成器”。

1905年,刘伯坚到外公苟峨轩和两个舅父执教的专修馆读书。他对外公的那套陈腐教条和八股文不感兴趣,而喜随舅父习武。某日,苟峨轩拿着烟杆走进专修馆,见刘伯坚不在,当即吼道:“刘永锢到哪儿去了?”“在习武。”一个胆大的学生说。苟峨轩怒气冲冲地出了教室,走到习武坪,看见刘伯堅果然在那儿!他正一手提着一个几十斤重的石墩,一手执刀,上下飞舞,如龙戏水,练得正起劲。苟峨轩一声大喝:“小逆子!”吓得刘伯坚赶紧扔了石墩和刀,夺路而逃。他被抓住以后,挨了一顿打,还被赶出专修馆。

后来刘伯坚到金斗寨高小上学,有一次国文老师以“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命题作文,刘伯坚冲破“八股”框框,指出古今一些文人“文不符质,虚饰华美”,惊动了校长,赞他:“矢志上进,大器固不待晚成矣”。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刘伯坚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新思想。当他读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里的“少年人如侠”“少年强则国强”等句,便自号“铁侠”,萌生了改造旧社会的远大抱负。

1915年,他考入万县省立川东师范。放寒假回乡时,见到一群团丁押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老百姓送往团防局,团丁不仅恶声恶气叱骂,还用枪托往走得慢的人身上打。刘伯坚愤怒地骂道:“朱团总这龟儿子,又在向穷人逼债了,真可恶!”当即拿了一根铁棍,去闯被称作“阎王殿”的团防局。

由于刘伯坚会武,负侠名,团丁们都怕他,连朱团总都躲着他。刘伯坚持铁棍与团丁理论,附近的老百姓闻讯赶来,越聚越多,怒吼着、叫骂着。朱团总只得令人将被押送去的老百姓放了。

在万县,刘伯坚目睹了外国船只在长江流域横冲直撞,深感痛心,奋笔写下:“堂堂炎黄子孙,岂容洋奴欺侮,凡有血气之伦,莫不枕戈饮血。”面对复辟倒退势力,他呐喊道:“再穿上黄马褂是对民族的侮辱,时代的背叛。”最终,他决心从书本中走出去,“寻求救国之道,探索治国之术”。

1917年冬,刘伯坚到靖国军陈炳坤部任职。他办事认真,且文笔精练,深得陈炳坤器重,半年后被举荐任苍溪县长。然而,见识过旧军阀部队的匪气,刘伯坚早已后悔,自责投错营门,于是谢绝升官,他说:“不谋高官厚禄,志在求知报国。”陈炳坤劝他,说他已经是县太老爷了,何苦又去当书生?刘伯坚去意已决:“怕吃苦,我就不提此事了!”毅然辞职,并呈书父母:“儿欲奋发深造,报国救民,不得不恒游远方求学。”

面对父母挽留,刘伯坚心怀愧疚,但仍坚持:“前几年,父母亲起三更、睡午夜,全家人积攒,花了很大心血,送儿读书,儿真是终生感恩不尽。但国家不能昌盛发达,乡亲们受苦难无出头之日,我有一片孝心又有何用?”父母被刘伯坚说服了,一家人东拼西凑,为他凑足了盘缠。

19l9年“五四运动”爆发,刘伯坚走上街头,散发传单,积极营救被捕同学,思想进一步受到洗礼。不久,他赴法勤工俭学,并投身无产阶级革命的洪流,竖起了他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责编/陈小婷 责校/林佳 来源/《刘伯坚将军传》,陈永久著,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猜你喜欢

报国
闻鸡起舞
陆元九:报国之心永青春
新时期小学思政课建设探析
顾诵芬:志在蓝天航空报国
BAOB系列盲盒
闻鸡起舞
老兵吟
塞上曲
黑龙江职业学院精神研究
五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