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为人民服务的新境界

2019-09-10左靓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初心总书记群众

左靓

“为人民服务”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是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忠于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情怀,他治国理政的思想与实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向一个新境界。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推向新境界,首先是将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意识推向新高度。

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布,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谋利益求幸福。中国共产党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要求,既重申了党的一贯主张,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说出了新形势下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政治本色,道出了共产党人必须永葆的政治情怀。

恪守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这一阐释,将为人民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在今天,不忘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涵,就是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群众视作自己的长辈、自己的亲眷,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哪里有群众的需求,工作的着力点就在哪里,向群众聚焦,为群众出力,落实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惠民政策,大力增进人民群众福利,广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

始终坚持忠于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

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职位越高越要忠于人民。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追求,对于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应对新的风险挑战、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不能是空话,而是要通过努力让全体人民切实富裕起来。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每到岁末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总会出现在祖国最贫困的角落,嘘寒问暖恤困苦;公务再繁忙,也会抽出空来给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回信,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即便是在海外出席国际活动,演讲中依旧挂念国内的贫困人群。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坚持以人民评判为执政标准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了保障。”由人民来评判一切工作政绩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评判标准,突出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代表人民利益的深刻认识,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个新境界。

永葆忠于人民的公仆本色。在2017年12月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政治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做起。职位越高越要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为党的高级干部保持共产党人公仆本色,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明确了新标准、提出了新要求。从黄土地到中南海,从下乡知青到党的总书记,从主政地方到领航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怀着人民公仆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之路。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情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他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明确指明“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了系统论述,将其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的众多重要论述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发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更体现了他在新时代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视。

坚持人民至上立场。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立場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至上立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和责任担当,为新形势下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基础,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指明了方向。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他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一次次的基层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都率先垂范,于细微处展示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亲民、爱民,为民着想。无论是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还是对青年学子的期望,生动的细节里,体现的是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谭梦)

猜你喜欢

初心总书记群众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不灭的初心(节选)
时局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