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新兵:向往的生活

2019-09-10闫佳

羽毛球 2019年8期
关键词:球馆球友体育馆

闫佳

魁梧的身材,憨憨的弯眉,张新兵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标准的山东大汉。作为青岛金原建设集团的掌门人,张新兵是成功的企业家;拿上球拍、站上绿色塑胶场地,他又是一个纯粹至简的追梦人。

从不惑之年被灵巧的羽毛球吸引,十余年间,张新兵建起了设施齐全的青岛古镇口军民文化体育馆,“招兵买马”组建了年轻有活力的羽球教练团队。他对羽毛球的投入,朋友们用一个“痴”字来形容,但对于张新兵而言,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成内心的向往,将理想的生活过在了当下的每一天。

球痴的向往

打羽毛球,张新兵算是半路出家。年轻时,他喜欢呼朋唤友打篮球、玩沙滩排球。因为家住青岛老胶南,靠着海边,傍晚有空就能组局打场沙滩排球。2003年非典时期,公司流行打篮球,这让原本疏于锻炼的张新兵重新找到运动的快乐。

和羽毛球的邂逅说来有些迟,2007年,他带着朋友到青岛看了场羽毛球比赛,没成想这一看,就此点燃了他对羽毛球的热情。

观赛后,积极性颇高的张新兵去超市买了一对百元球拍。但当时球馆资源匮乏,他只好在家门口临时画了片场地,打起室外羽毛球。那时候,他对羽毛球一无所知,既不会握拍,也不懂战术,全凭感觉去挥拍、跑动。为了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他偶尔还会到当地税务局的小球馆蹭场地打球过瘾。

同年,胶南市成立了羽毛球协会,张新兵被推举为羽协秘书长,一干就是10多年。而后,在一次换届选举中,张新兵又荣任会长。创立羽协初期,张新兵为解决球友们的燃眉之急,在自己单位里建起一间两片场地的小球馆。虽然球馆不大,但是张新兵认为“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先干起来再说”。

刚开始成立羽协的时候,胶南市的羽毛球氛围并没有现在这么好,打球的人不多,真正喜欢打球的人并不富裕。为了鼓励让更多的人打球,张新兵发动员工参与,他自己买球,大家来玩。

随着张新兵对羽毛球的热情渐高,他家老胶南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2011年,胶州湾大桥竣工;2012年,胶南市被划入青岛市黄岛区;2014年黄岛区合并成为当地第一大行政区——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曾经的老胶南慢慢换上新颜,张新兵与羽毛球的邂逅,也在进入第十个年头里有了新突破。

2017年,主业是建筑行业的张新兵投资兴建的青岛古镇口军民文化体育馆落成揭幕。其中一层是篮排馆,二层是VR电竞室,三层是健身房,四层是铺满了12片地胶的羽毛球馆。让孩子们、球友们、员工们有更好的打球条件,是张新兵心中的向往,他将自己对羽毛球的热爱都融入场馆的设计中,施工前亲自到现场布局丈量,施工中也紧盯质量细节。他知道当年为打球找一片场地是多么不容易,如今他希望为自己的员工和当地百姓提供一个运动场所,给喜欢打球的人们一个好的空间,去享受运动的乐趣。

也许时代对张新兵格外眷顾。随着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建成,他的体育馆因配套设施齐全,经当地管委会推荐,被升级为青岛古镇口军民文化体育馆。张新兵父辈都是军人出身,他从小也憧憬做一名军人。这次“军民融合”的加持,对张新兵来说,“可谓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作为“军民融合”共建的综合体育配套设施,附近的军工企业人员可以凭证件到馆内免费体验运动设施。原本初衷只是面向企业员工的体育馆,多了子弟官兵的加入,换一种身份去支持,让张新兵感受到了时代赋予的责任。为了促进军民文化进一步交流,张新兵联动附近的军工企业定期开展羽毛球赛,极大丰富了官兵们的业余生活。

“截胡”的跨海教练团队

曾经,张新兵的爱好是四处旅游,一年至少到外面玩上四、五趟。如今,出远门的他,行李中又多了羽毛球装备,“一出门十几天,不打球可不行。”

2017年,张新兵带着羽球装备,和朋友们开车前往武汉观看亚洲锦标赛。期间,山东泰安的球友联络他说婚期在即,希望他能够前来参加。他爽快地答应了,一行人又从武汉转战泰安。正是这一次的行程,让他有缘遇到了现在自己团队的教练们。

当时,在泰安参加完婚礼的张新兵找了一家球馆打球,刚巧遇到了几位到泰安面试教练职位的台湾年轻人。爱才心切的张新兵随即向他们发出了邀请,“若愿意的话,到我球馆看看。”结果,几个年轻人对球馆非常满意,加之张新兵对羽球的热情和真诚,他们没怎么纠结就留了下来。

有了年轻血液注入的教练团队,张新兵的球馆发展逐渐有了规模,形成了口碑。对于自己组建的年轻教练团队,张新兵像亲人一样照顾着这群来自台湾的年轻人。他知道教练们喜欢吃水果,所以每天总是往球馆或是宿舍运货。“他们远赴青岛,我希望他们将这里视作自己的家。我很欣赏他们训练时认真的态度,不论是教大人还是孩子,他们会因材施教,规范教学。我也相信他们对羽毛球的热爱,所以,球馆的很多经营都交给他们来管。”

不甘心只作“馆长”

当然,因为教练团队的加入,张新兵的球技也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原先的随心所欲,到有了私教的指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他的朋友感慨:“张新兵的进步是飞速的。”

但他自己知道,每进一步都需要恒心去跨越瓶颈期。从去年开始,教练逼着张新兵加练一些身体力量,往上走需要更好的身体基础打底。张新兵笑着说,现在是按照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完成教练给布置的任务。“开始时,我完成不了那么多,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练习,现在已经能够自觉完成了。”

在山东境内,张新兵大大小小的比赛参加了不少。第一次跨出山东打比赛是2017年在台湾举行的清晨杯。从省市比赛一下跃升至全球华人的范围,张新兵感受到了山外有山。诸如发球这样的环节,都需要他去认真适应。“毫无疑问,发挥不够理想,清晨杯上一轮游了。”

对张新兵来说,比赛更多的是对心理上的锻炼。随着比赛经验的增加,同年张新兵在鄂尔多斯举行的华人杯赛上拿到了男双第一,在成都双流举行的华人杯赛上又拿到了嘉宾组男双亚军。他说:“我记忆很深的是在双流那次打嘉宾组的比赛,虽然有强手配合,但是大家的水平都不低,能够打到第二名,我觉着自己在场上更敢于去发挥了。”

不甘心只作“馆长”的张新兵尝到了比赛带来的喜悦,“因为对自己的场地太熟悉,和教练们打又没有心理压力,所以必须通过比赛去了解自己的水平,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练球,也会更有兴趣。”张新兵亲身体会了从训练型到实战型的转变,他介绍说:“我球馆里有位20多岁的小伙子,也是练了两年,从原先不适应比赛到被教练‘逼’着到处比赛,现在已经拿到了青岛市男单冠军,成长确实需要靠多比赛来积累经验。”

在建立体育馆之初,张新兵就决定要建立一个完完全全的全民健身场所。作为成功的企业家,张新兵只想通过球馆带动当地的全民健身,为大家提供运动的场地。他说:“对于业余羽毛球来说,越来越多人参与才是最重要的。羽毛球应该是快乐和友谊的平台,这是最主要的。我也会带着女儿来打球,我的企业员工也会带着孩子来打球,大家能通过运动收获快乐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羽毛球,张新兵还结交了许多球友,大家逐渐成为生活中的好友。在他看来,大家看比赛、打球、聚会,开开心心地度过一个个小假期,才是向往的生活。北京融合众俱乐部会长母利恩是张新兵在羽毛球圈的老友,每次到青岛,他们总免不了打上几场球;而张新兵到北京时,母利恩也主动帮他找好场地和球友。回想起这些,张新兵说,这就是自己喜欢羽毛球的原因。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张新兵都待在球馆里。他不光自己练球,也要看看孩子们打球。随着视野的开阔和对羽毛球的深入了解,张新兵还想建造一座更加完善、更適合打球人的场馆。他希望有那么一座球馆,可以让人们忘却烦恼,他相信绿色地胶、白色羽球能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疗愈盟友。

猜你喜欢

球馆球友体育馆
World-famous stadiums 世界著名的体育馆
因为运动所以快乐
运动中的数学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金钱之味
DOTA2圣地钥匙球馆的兴衰没落
悬梁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