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口和湘春街
2019-09-10柳建球
科教新报 2019年9期
柳建球
长沙有南门口和北门口,都是热闹繁华的地方。差别是南门口的热闹多是大商家,北门口的热闹多是小商家。所以,民国时先把南门口和南门正街修成了长沙最繁华的商业一条街——黄兴路。
在北门住户心目中,北门城门口才是心目中的商业中心。民国时,在拆掉的城墙基础上,修了长沙第一条环城马路湘春路,把吊桥隔到了外湘春街,于是湘春街(当时叫内湘春街)和外湘春街之间没有城门相隔,却隔马路相望了。这十字街口就是人们口中的北门城门口。
上世纪60年代前,北门口四角都是商店:东南角是一家服装店,西北角是南食店,西南角是达记图书铺,东北角是一家肉店。沿着北门口的南端湘春街和北端外湘春街向南北走,街两边都是各种小百货店、饮食店、杂货店、酱园、南货店、洗染店、米店等等。
说湘春街,不得不说湘春街上的几个重要地方:第一个是周南中学。
周南中学由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剑凡于1905年毁家兴办,校名秉承《诗经·周南》义旨,始称周南女校。杨开慧、向警予、蔡畅、丁玲、廖静文等一大批社会精英都曾在这里就读。
第二是长沙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当年放的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是《老兵新传》,这部电影是我国宽银幕电影的开路先锋。
湘春街旧时最著名的地标还是左文襄公祠。左公祠就是现在的第二工人文化宫。清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左宗棠在福州抗法前线因病逝世。清朝廷命湖南巡撫在省城长沙和左宗棠故乡湘阴县城建造祠堂。其长沙一祠,即择定建于城北城墙湾内的西园。西园当时东临湘春街(即内湘春街,后并入北正街),后为一片菜园。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时,祠堂全部被毁。上世纪50年代,祠堂旧址改建为工人文化宫(今第二工人文化宫),昔日一代名臣的祭祀之地变成了人民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