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一辈子演好朱老总”
2019-09-10丁兆丹
丁兆丹
王伍福,男,1971年入党,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全国第一朱德特型演员”。他在100多部电影、电视剧中成功扮演了朱德,曾获金鹰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两次荣立三等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一共参演了《决胜时刻》《生死坚守》等4部献礼影片和1部电视剧,在剧中都是饰演朱老总。”7月16日晚8点,“朱德特型演员”王伍福接受了记者的电话专访:“这不嘛,我刚从广东拍完影片回到北京。”
王伍福是国家一级演员,40多年来,参演了百余部红色电影,他在剧中扮演的朱德受到了朱德夫人康克清和亲属的肯定,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面对赞誉,王伍福说:“每次饰演朱老总,我都以从零开始的心态,避免模式化和程式化,每演一次,都希望离朱老总的内心世界更近一步。他的精神、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朱老总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我下定决心,这辈子要演好朱老总”
“自从1979年我第一次扮演朱老总,我就心无旁骛、一心想着如何演好,希望能够真正走进朱老总的内心世界。”王伍福回忆。
王伍福13岁考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18岁被北京军区文工团特招入伍。在文工团,王伍福饰演过战士、军官、教授、工程师等不同类型角色。1979年3月,一個改变王伍福演艺生涯的机遇降临了。在话剧《平津决战》朱德角色的竞争中,他经过试妆、试戏等几个环节脱颖而出,出演剧中的朱德。
然而,外形像了,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神似”,怎样才能一举手一投足都能把朱德的神韵演出来?王伍福说:“从定妆到演出,前后近一年的时间,我一天24小时,‘寝食其中’,在我心目中,朱老总是高山一样的伟人、领袖,怎么接近他的生活?怎么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压力太大了。”那段日子,王伍福就像着了魔一样,想尽办法搜集、翻阅各种关于朱德的回忆录、作品和影视资料,连家里都贴满了朱德的工作照、生活照……
为了演好角色,王伍福用心揣摩着朱老总的神态、心理和动作。逐渐地,朱老总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变得有血有肉,不再一味的“高大上”。电话那端,王伍福深情地说:“朱老总出身佃农家庭,母亲的勤劳简朴给他的一生打下了吃苦耐劳、勤勉朴实的烙印。革命年代,他像普通战士一样挑粮、打仗、行军。新中国成立后,他始终心系群众,七八十岁高龄走访各省,深入偏远山区……朱老总是个领袖,又是个平民;他是元帅,又是士兵;他是拼杀疆场的战将,又是煤油灯前的诗人。他距离我们不是遥远的,而是平易近人的、温暖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平津决战》中王伍福演活了朱老总。“记得这部话剧在中南海演出,得到了在场的中央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好评。”王伍福欣慰地说。就这样,王伍福扮演的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老总形象走上了舞台中央,走进了广大观众心里。迄今为止,他在《长征》《延安颂》《太行山上》《八路军》《井冈山》等百余场影视剧中扮演过朱德。
“最难忘的一次,是1984年参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王伍福介绍,“这是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献礼片,影片在中国剧院上演时,不仅中央首长和外国元首都来了,有幸的是朱老总夫人康克清大姐也来到现场观看。她就坐在观众席第6排,手拿望远镜,边看边说‘很像很像’。演出之后,康大姐托人带话给我,‘演老一辈革命家,要学习他们的品质,继承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这句话始终铭刻在我的心里。”
回首40多年的演艺道路,王伍福说:“作为一名演员,虽然不希望给观众一个特定角色,但我下决心这辈子要演好朱老总,把塑造朱老总真实、伟大、光辉的形象作为毕生的追求,我无怨无悔!”
“入党,是我政治追求上的终身大事”
“我入党是在1971年9月,那天我特别激动,记得在党员发展会上,我表态说,入党是我政治追求上的终身大事,内心感到特别光荣。”说起48年前入党的那一幕,王伍福依然记忆深刻。
当一名“又红又专”的文艺兵,是王伍福一进军营就有的宏愿。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光荣加入党组织,王伍福走过了3年的追求之路。“那时候,我们演员都要进部队锻炼,做到行军拉练吃苦在前。刚下部队,先是600里行军,没两天我就发烧了,硬是咬牙坚持下来。在军营打扫猪圈,我第一个抢着跳下去,身上沾满猪粪也不在乎。下部队演出,装台卸车搬道具,什么活儿我都干在前面。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战友们看在眼里,大家对我的评价都是‘王伍福够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了’。”
光荣入党之后的王伍福,不忘入党初心,始终坚守本色,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了饰演好各个时期的朱德,王伍福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辛苦和心血:在拍摄电视剧《红色摇篮》时,他从楼上摔下来,两根肋骨骨裂;在拍摄电视剧《长征》中,他坠马摔伤,右手大拇指骨折,打着夹板坚持把戏拍完;在拍摄电影《长征》前,为了真实再现艰苦年代朱老总的消瘦形象,他疯狂减肥,患上了严重胃溃疡;2004年,王伍福在电影《太行山上》和电视剧《八路军》中同时担当主演,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这还不是最苦的,”王伍福回忆道,“最苦的是,当时冬天要拍夏天的戏。为了避免说话哈气,每次拍摄我都要嚼冰块,4个多月天天如此。戏拍完了,我的8颗牙也完了,后来只好换了8颗假牙。”
“和朱老总的戎马一生比起来,我们吃的这些苦都不算什么。”说起朱德的故事,王伍福滔滔不绝,“朱老总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让敌人闻风丧胆,但是在军队里,他和士兵一样,吃着糙米野菜,穿着粗布衣服,住的是草棚窑洞。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依然这样要求自己,从不搞特殊。听他的家人讲,1966年之后,朱老总没做过一件新衣服,一直到他去世,家里要找件新的衬衣给他穿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们敬爱的朱老总就穿着一件缝过的旧衬衣,两袖清风地离开了我们。”
不知不觉,采访了一个多小时,王伍福仿佛还有说不完的话:“在朱老总的光辉照耀下,我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兵,从当年入党时追求‘又红又专’,到步入新时代对标‘德艺双馨’,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牢记心间,将尽职尽责为观众创造更多‘树正风、扬正气’的艺术精品。”
(责任编辑:闫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