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里同风”

2019-09-10黄丽巍郭翔妹

人民画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疆地区华章西域

黄丽巍 郭翔妹

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中华文明与西方文化交融汇聚的门户与中介……新疆这片文明沃土,拥有众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瑰宝。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打开人类文明历史的钥匙就遗落在新疆,遗落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今天,那些先秦時起的农耕与游牧的智慧结晶、西域佛藏的艺术遗存依然用独特的方式与现代文明交流碰撞。

从 7月初开始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为您展开新疆千百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生活画卷。

“万里同风”,源于《汉书·终军传》中“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早在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即与中原内地密切联系。自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本次展览遴选出的191件(套)新疆各地出土的文物瑰宝包括先秦时期的陶器、金属器、纺织品、木器、纸制品、佛造像、玻璃器等;汉唐时期的锦绣丝绸、彩棺、泥俑、钱币、饰品、生活器具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部分的汉唐时期官府印信和多种文字的简牍文书资料。

展览分为“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即与西域有着紧密联系。主要展品为距今4000年—2300年夏商周时期,新疆天山南北盆地陶器、青铜及早期铁器时代的出土文物,折射出绿洲与草原文明、农耕与游牧文化中,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交互汇聚与冲突融合。

随着汉唐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新疆历史进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辉煌时期,古丝绸之路也迎来盛世华章。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第二部分“丝路华章”主要展现这一时期的文物,向大众呈现了历史上西域人民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生活生产的繁荣景象以及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传入中国新疆地区,新疆成为佛教系统传入中国的第一站。佛教传入新疆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域佛教。这个时代寺院、佛塔等佛教建筑遍布西域各地,且拥有中国时代最早、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

在第三部分“丝路梵音”中,观众可以欣赏到雕塑、佛经、石窟壁画等精美佛教历史遗迹。

其中造像展现了佛教艺术传入新疆后与当地风格的融合,具有明显的地区过渡性,是佛教艺术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佐证。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在盛唐时期达到一个高潮,期间经贸往来、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敦煌莫高窟45号窟《胡商遇盗图》壁画,以及展柜中陈列的各类器物,反映了以粟特商人为代表的胡商在这一时期的经历;而一组南北朝时期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临摹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天宫伎乐图,都被认为是希腊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新疆文化交汇的结晶,在中国壁画艺术史上具有西承东启的里程碑作用。

“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精品夺目,展现清晰,将新疆璀璨的历史文物集中呈现,深刻地向世人阐明新疆自古与内地文化相通、命运相连,新疆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华章西域
新疆地区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渠道管理措施研究
张骞探西域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忘了鞠躬
扶贫路上谱华章
草原之晨?西域胡杨之魂?阿尔卑斯之晨
吹泡泡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新疆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探讨
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