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顶菊:美丽的外来
2019-09-10王一行
王一行
凭经验来看,这是一种菊科植物。在植物圈有一句笑话:“如果你看见了菊科植物却不认识它,那么你完全可以把它踩在脚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菊科植物的种类之多,多到让植物专家都头疼。
我记下了这种植物的特征,通过查找资料和请教师友,终于揭开了它的真面目——黄顶菊。但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原产于南美洲的黄顶菊居然是一种颇具杀伤力的外来入侵物种!
每天都会进行植物写生的我在速写本上画下了它,并写道:“我再一次观察了黄顶菊,它的茎直立、紫色,茎上带有短茸毛并且多分枝。叶子长椭圆形,交互对生,叶边缘有稀疏而整齐的锯齿。聚伞花序生长在主茎及侧枝的顶端上。今天我还采集了黄顶菊的茎、叶、花进行了压制,制作了一份黄顶菊标本。”
我用“黄顶菊”作为关键词在网络上检索,结果被吓了一大跳。黄顶菊美丽的面容之下竟然暗藏著一颗“杀心”——它可是植物界的“霸王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黄顶菊不仅生命力顽强,而且还会危害其他植物的生长。黄顶菊耐盐碱、耐瘠薄,而且有着十分发达的根部系统。它的根最长可长到2米多,会严重挤占周围植物的生存空间,不仅如此,它的根部还会分泌一种物质来抑制相邻植物的生长。
黄顶菊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强,我随机数了数一株黄顶菊的一组聚伞花序上的花朵,数量大约有120朵之多!而整株黄顶菊的聚伞花序约90组,那么其花朵数量可达10000朵。也就是说,一株黄顶菊就能生产约10000粒种子,这样的繁殖能力确实非常惊人。
黄顶菊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
2001年,黄顶菊首次在我国天津和河北现身。目前,天津、河北的47个县、江苏泰兴、山东德州都发现了黄顶菊的身影。
那么“祖籍”南美洲的黄顶菊到底是如何漂洋过海辗转万里来到中国的呢?
也许没有人能考证黄顶菊最初是如何侵入我国的,目前,估计有以下两种传播途径:
随着进口的种子、谷物一起进入中国;
科研标本采集后,由于管理失误,种子“逃逸”到野外形成独立植株并蔓延开来。
黄顶菊在我国是如何传播的呢?
黄顶菊不但蔓延速度快,而且蔓延的面积也很大,那么,它在我国是如何进行“圈地”行动的呢?
种子可能夹杂在鸟的羽毛中,也可能随着鸟的粪便排出,从而传播到各处。特别是候鸟迁徙时,会将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风力传播和水流传播。山东省植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表示,山东聊城和禹城的黄顶菊基本上可以确定是通过水流传入的,因为漳卫河从河北邯郸流向山东聊城,而邯郸地区又是黄顶菊的重灾区,因此水流传播很可能是黄顶菊入侵的主要途径。
在生物学上,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动物或植物;外来物种入侵是指这些物种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判断某种生物是不是入侵物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外来的,非本土的生物;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入侵地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中国分别在2003年、2010年、2014年、2016年,分4批发布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其中包括40种植物。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全部受到影响,以西南和沿海地区最为严重。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是人为引进。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破坏力最强的外来入侵物种中,约有一半侵入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