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需要科学的方法和路径
2019-09-10杨继瑞
杨继瑞
智库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这个成果一定要接"地气"。所以,调查研究是智库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略。智库不完全是科研机构,它要出"管用"的"对策性"成果。智库提交的对策建议,一定要把国情、省情,宏观、微观以及所处的阶段和方位搞清楚,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毛泽东就非常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把调查比作"十月怀胎",拿出的方案是"一朝分娩"。他強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提出改革开放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就在于他把中国国情吃得透。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做法,包括农村改革中安徽凤阳和四川广汉的做法得到肯定,都来自于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决策之道。智库的成果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真正深入到第一线和基层,尤其对中国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一定要找准,居安思危。
目前,大数据在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即使在大数据时代,实地调研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数据也有不足,通过抽样调查才可以把一些遗失的信息找回来。大数据不能够反映某些具有个体差异的东西,尤其在反映不平衡、不充分的某些局部问题的时候不太精准。此时,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仍是需要的,社会适应性更强,可以将很多实地社会调查所代表性和可信度的信息更好体现出来。
在智库研究工作中,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研究中,一定要找到科学的方法与路径。对不同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和大数据很好地结合起来。比如,四川省委提出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就是通过全省深入广泛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得出来的。当然,我们在调查研究的时候,也要与大数据非常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更切合实际。比如目前智库较少专题研究"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的问题。"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数据链的匹配来反映。调查研究要注意规范性,避免以偏带全。实地调研的小数据跟网络大数据作对比后,如果有差异,要进一步调研,搞清楚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深层次的动因是什么。
此外,调查研究要注意时间和空间的节点,注重时效性。这样,智库做出来的咨询研究成果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决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公众的行为引导,才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