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的新闻素养重构

2019-09-10丁瑞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8期
关键词:重构

丁瑞琦

【摘要】本文从汉英双语节目正在发生的业界革命入手,提出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新闻素养重构的概念,并将汉英双语节目的蓬勃发展放在全球化背景下,认为高水准的新闻素养应成为每个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新闻素养;重构

1. 新闻素养重构对汉英双语播音节目的意义

在信息匮乏时代,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主要精力在于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和主持艺术,获取信息和搜集素材。而在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在数据碎片中还原新闻真相,在受众多元需求下保持洞察力和客观性的能力,将是决定其核心新闻素养的重要因素。随着播音主持人新闻素养的不断提高,对双语节目功能和定位认识更加充足,更能突破传统的主持风格和思维框架,改变受众对节目的固有印象。在汉英双语节目激增的背景下,受众收看、收听的选择权更大,一档汉英双语节目想要取得高关注度,必须在展现形式、传播方式、内容选取上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同时提升节目质量。新闻素养翻耕及时的主持人,可以站在不同立场分析新闻人物,还原新闻事件,发挥汉英双语节目的教化能力,满足受众多元需求,还可以在不同语境中自由转化,通过巧妙的播音主持艺术增强互动,增加受众黏性。

2. 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的新闻素养构成

2.1 新闻知识习得与技能训练

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是培育新闻素养的根基,其意义不仅限于使媒体从业者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从业者从新闻专业视角触摸世界、探求真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必须具有新闻传播的专业视角,这要利用各种课程实践、实习、见习机会,专注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传统的汉英双语节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普遍开启了新模式——分时段精细化编排,信息量增加,利用VR、AR、大数据等技术构筑全新板块,整体节奏明显加快,充分关照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收看、收听的习惯。在节目内容上,选材普遍贴近受众生活,娱乐元素显著增多。这种全新的节目样态、展现方式要求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一改原有主持风格,缩短节目与受众距离,语言更加幽默。只有拥有过硬新闻传播专业理论基础,熟悉各种新生媒介,了解各种传播新技能,洞察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及时应对环境革新,成为汉英双语节目真正需要的主持人才。

2.2 新闻理想孕育与培养

广泛意义上的新闻理想是指一定社会主体对新闻业的理想。如果说新闻知识的习得与技能训练强调“因时而变、因势而新”,那么新闻理想孕育与培养就是要在“不变中应万变”。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是受众信息来源的“把关人”,享有极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其在节目中的言行深刻影响着受众的新闻观,必须本着高尚的职业素养和新闻道德,满足受众对新闻理想的特别期待。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还是虚假言论传播的受体,唯有对新闻理想的充分体认,才能帮助其抵御诱惑,成功应对媒介生态的沧桑巨变。

2.3 双语播音主持的基本业务能力

汉英双语播音主持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业。优秀的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即对其把控节目整体节奏、解读现场、与嘉宾互动等主持业务有较高要求。事实上,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面临的现场环境更为复杂,如嘉宾在语言、文化、国家上的巨大差异,受众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诉求,主持人为了更好地平衡现场需要具备灵敏的判断力,以精细的操作和迅捷的反映能力妥善處理突发情况、调节现场氛围。其次是一个汉英双语人才,这考验到主持人的英语语言使用是否突出?在不同语境下的汉、英语言切换是否自如?对同一信息点的不同语言表达是否贴切?最后要心理素质足够强大,汉英双语播音主持在工作中需要考虑语言使用是否规范、话语权分配是否合理、自身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双方审美要求……等大量的细节,一次节目录制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还难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唯有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保障良好的节目播出效果。

3. 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新闻素养重构如何实现

3.1 完善新闻素养教育教学体系

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新闻素养重构不仅需要结合媒介环境变迁,还要立足国情。从广大高校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看,高校广泛重视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以各种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技能训练,但一直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出台,导致新闻素养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国家亟需开发与新传播环境相适应的新闻素养教学课程标准,完善各级教育教学体系,加强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在实践层面的应用。要在强调新闻理想的基础上,强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与此同时,高校在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新闻素养的课程设置较为混乱,需要逐步深化对新闻素养的专门研究,支持新闻素养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研究,加强相关教学科研发展战略研究。

3.2 重视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培训业务

双语播音主持人的用人单位对主持人语言能力和主持能力要求很高,对其新闻行业实践经验非常看重,而市场上合格的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并不多见,新闻素养往往被被置于次要位置。因此,目前在岗的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新闻素养层次参差不齐,亟需提升与翻耕。用人单位应顺应新媒体背景下汉英双语播音节目的发展变化要求,制定相应的新闻素养再培训制度,加大技术和硬件设备投入,共享教育资源,确保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拥有优质的新闻素养翻耕环境。培训者应由业界的顶尖从业者组成,通过深刻、严谨和专业的培训,使缺乏核心新闻素养的主持人具有独立的新闻采写能力,了解并能判断现有节目内容和信息的质量与影响,以专业客观的视角向受众解释复杂新闻现象,使具备高新闻素养的主持人快速实现调适,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军者。

3.3 主持人新闻素养自我提升

主持人自我提升是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新闻素养重构的最重要一环。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认真对待每期节目,全身心投入到新闻传播工作中,对受众负责,不管个人情绪如何,只要出现在受众面前一定要呈现平等亲切的姿态,做到既庄重又不失活泼,既思维清晰又诚恳热情,既爽朗大方又不失礼貌,构建主持人与受众间相互作用的和谐关系。其次,要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优秀的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应当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行各业的知识,以广博的知识面为基础,因嘉宾施讲,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同时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锐性,国内国外随时都在发生各类新闻事件,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必须与时俱进,研究各行各业的领域突破,适时应用到节目中。最后,要不断提升语言使用能力,不能停留在英语口语标准、语言使用收放自如的传统标准,可以使用一定的口语乃至网络语言,以观众易懂易记为标准,进行策略性的网络化,力争实现汉英双语节目主持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金兼斌:《数据媒体与数字泥巴: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素养》,《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12期。

[2]张冬冬:《开展新闻素养教育的四个维度》,《青年记者》2017年第32期。

[3]张墨飞:《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才素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博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重构
变革思维模式重构教育新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农产品供应链重构赋时层次有色Petri网建模与仿真研究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的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的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重读《重构》,呼唤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