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师工作坊,以匠心塑造会计人才
2019-09-10赵威
赵威
摘要:本文从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转型下培养具备“工匠精神”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必要性入手,结合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工匠精神”塑造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依托教师工作坊,以匠心雕塑会计人才”的具体做法及其成效。
关键词:教师工作坊;工匠精神;高职会计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从2016 年至2018 年,工匠精神被三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说明工匠精神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义,国家需要加强当代工匠培养,工匠将成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坚实力量。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会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全面发展,而且能够改善高职教育的社会形象,更有利于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塑造存在的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而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关注较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塑造存在着以下困难:
1.培育工匠精神的教学内容缺少系统性
工匠精神培养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在专业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开展、学生顶岗实习、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如果工匠精神仅仅在“两课”或“班会课”上提一下,不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
2.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依靠课堂教学为主,而其他教学方式较少。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对学习理论知识缺少热情,如果将教学方式定位在课堂,会限制教学效果的延伸,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3.高职院校缺少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
由于大部分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参与教育事业,很少有在企业长期工作的经验。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教师团队,根据自身学习理论知识和钻研技术技能的经验出发去推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4.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企业宝贵的技能人才、标准核算分析流程、先进的企业文化、浓厚的职业氛围等要素,都能够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强而有力的帮助。虽然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强烈的与企业合作的意愿,但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与义务,不会主动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没有企业的积极加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就有缺失了许多重要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优秀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三、依托教师工作坊,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做法
1.通过“会计职业素养”类课程,熏陶学生“匠心”
工匠精神的培养首先应该让学生理解其内涵,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大批能工巧匠,产生了中国传统色彩的工匠精神。例如:“良工不示人以璞”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尚法天地,天人合一”等故事,完美的诠释了工匠精神的责任意识、探索意识、求精意识以及对实践价值追求。这与会计岗位的严谨、一丝不苟、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要求并不相悖;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增加了《财经职业素养》、《职业入门与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类课程,并引入上述内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课程充分发挥以德育人的培养优势,立足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育人理念,通过案例讲解、学生讨论、知识竞赛、小组汇报等方式,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将会计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会计素养培养环节,让会计专业学生养成做事严谨、精益求精的习惯。
2.进行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开发,将“匠心”培育融入专业课程建设
会计专业课是学生技能形成的理论基础,严谨、专注、敬业、精益求精的匠心,是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的必要基础。因此,在专业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创新等改革方式,将会计工匠精神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中。
(1)企业师傅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构建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
项目组成员负责并参与《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实务》、《审计实务》、《会计岗位技能》、《企业会计核算》7门课程的建设。每个课程组包含了企业专家,校企共同对所负责的课程进行研究,制定课程建设计划;进行企业调研和课程分析,明确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一起讨论确定课程内容体系,形成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校企联合开发将会计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2)进行教材建设和考证辅导教材开发
将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按理实一体化工作任务导向,开发“理实一体化、工作任务化”的教材。公开出版《审计基础与实务》、《财务管理实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教材3部。与中财传媒集团合作开发初级会计职称考证系列教材《初级会计实务—考证辅导》、《初级经济法—考证辅导》8部。
(3)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提升课堂教学活力
课堂教学创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帮助学生积累岗位经验,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7门课程中,《初级会计实务》、《审计实务》、《经济法》、《会计信息化》在浙江省精品在线开发课程平台开课,课程配套视频、习题库、试卷库资源完整;《管理会计实务》、《会计岗位技能》、《企业会计核算》等课程灵活运用“云班课”“雨课堂”等平台,广泛运用“互联网+教学创新”,让课堂更具活力。
3.以“专业学会—教师工作坊—企业办事处”为中心的层次递进育人平台,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匠心”
工匠精神培养是一个综合过程,本项目通过以“专业学会—教师工作坊—企业办事处”为中心的层次递进育人平台,帮助学生养成严谨、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习惯,通过分层递进的平台磨练学生意志,塑造其工匠精神。
专业学会、专业助理团队主要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二年级学生起组织领导作用,学生自主管理,指导老师与辅导员共同指导。教师工作坊主要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来源于专业学会、专业助理团队的优秀学生,参与 “财务经理班”通过“赛训结合”的方式将竞赛项目、技能考证、简单真实企业项目引用工作坊。企业办事处、校外实习基地以三年级学生为主,来源于教师工作坊的优秀学生,搭建企业实际工作情景,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与竞争机制,参与真实项目及重大比赛项目。
4. 打造具备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专注与敬业精神,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的会计工匠教师团队
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教师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教师到合作企业办事处或合作企业进行轮岗训练;担任实训课程负责人制,参与实训课程团队,开展集体备课和实训项目开发,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二是教师参加教师微课比赛、教学能力设计比赛等各类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参加公开课、集体备课等各类教研活动,参加教学能力、课程建设培训等等,全面提升教学能力。三是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如为企业开展横向技术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员工能力提升培训、企业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中职师资培训等,实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社会。四是教师参加技能竞赛辅导,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师资培养机制,通过技能竞赛检验教学效果,促使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锻炼师资,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专业理论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多管齐下,全方位提升教师的各项能力,真正培养双师双能教学团队,让“会计匠心”涵养教师气质。
5.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单位,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合力
企业文化,企业的职业氛围是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环境,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教师工作坊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单位,引入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信息科技有限等联合组建“企业办事处”、“同策班”、“房地产营销策划实训室”;教师工作坊现有合作企业20家。力争通过建立“学校+企业+岗位”培养方法,在更大范围上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会计岗位技能人才,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多方合力,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四、工作坊取得的成效
1.通过“校企融合、课内外融通、差异化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将“匠心”塑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通过“财务经理班”、“订单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订,搭建校企融合育人平台,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融入“匠心”塑造,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融合;
通过课内教学创新、课内模拟仿真实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专业学会—教师工作坊—企业办事处”组织学生参与真账实操和企业真实项目工作,培养学生“严谨、专注、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形成课内外融通的育人机制。根据专业推出的“分层分類培养”模式,通过小班化、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学有所成。
2. 推进教师工作坊建设,利用优质师资资源,发挥教师工作坊社会服务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教师工作坊的制度建设并引入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保障教师工作坊开展和长效发展。二是工作坊与企业开展了多方面合作。①与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合作组织编写初级会计师考证辅导教材、建设2019年数字化考证资源、每年推进考证辅导直播和录播授课活动;②与绍兴市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合作,参与企业转型再就业培训;参与绍兴市初级统计师考前培训。③依托教师工作坊为多家企业开展代理记账、统计调研、税收筹划、财务咨询等社会服务项目。
五、在校内实践的基本情况及效果
(一)校内实践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相关研究成果首先将会在财经分院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4个专业实施,在在理顺校内、分院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升级,从而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培养中,收益范围逐步覆盖分院1800余名学生;
教师工作坊现有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校内专职教师职称分布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2人;全部具备双十素质注册会计师2人、注册税务师1人,会计师7人、审计师1人;企业师傅具备多年会计、审计经验,具备会计师、审计师职业资格。通过教师到合作企业轮岗训练、参与社会服务、参加技能竞赛辅导、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双师双能具备“会计匠心”的教学团队。
近三年,工作坊通过“财务经理班”、“订单班”等方式培养学生520余人,在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与管理等4个专业实施。项目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技能分层培养理念,与课堂教学融合,建设“融汇贯穿、分层递进”的项目体系,包括教学项目、竞赛项目、真实项目,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层实施项目,塑造学生的会计工匠精神。
(二)校内实践效果
1.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显著
参与省级特色专业(会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会计)建设;发表科研论文10篇,公开出版教材7部,编写初级会计师考证系列教材8部,校本教材2部;负责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2项,参与市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1项,负责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2项目,省级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三等奖1项,省级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类三等奖1项。
2.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突出
近3年,工作坊和学会的学生获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在2018年“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财会职业能力大赛中获高职组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组;浙江省会计技能竞赛、财会信息化竞赛、大学生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竞赛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0项。
3.学生受到深度认可
共有520余人学生参与了教师工作坊的活动,参与率达到15%,学生创新思维和岗位能力得以提升,通过真账实操、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技能竞赛,学生意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有效提升职业能力。
2017届财务经理班100%获得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100%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2018届财务经理班学员中57%的学员已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质量稳定提升,毕业生起薪逐年增长,专业对口率逐步提升,用人单位评价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以会计专业为例》胡萍茜.南方农机.2018.12
[2]《技能大赛视角下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耿聪慧.纳税.2019.1
[3]《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与路径》项童婕.硕
[4]《基于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张文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