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本科生诊断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探讨

2019-09-10姜杨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诊断学翻转课堂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重点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为医学本科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本文结合诊断学的学科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其教学现状,分析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探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诊断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诊断学;翻转课堂

前言:诊断学是医学本科教学重要课程,其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掌握疾病诊断的方法,能够将医学基本理论转变为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诊断学涉及到大量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需要通过临床实践进行验证,学生能够从中巩固其医学理论基础,同时掌握诊断技巧。在诊断学教学中,其教学内容显然不能局限于理论教学,而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在医学本科生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其鼓励学习自主研究、探索和积累,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1.翻转课堂在医学本科生诊断学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1.1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

在传统的诊断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环节以“信息传递”为主,由教师讲解诊断学理论知识,并向学生提问,在互动中进行交流和讨论。课后复习阶段则是以“消化吸收”为主,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该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于诊断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其学习积极性,使其逐渐丧失兴趣,影响着学习的积极性格主动性。翻转课堂的应用,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课前“信息传递”、课堂上“消化吸收”以及课后“巩固训练”的学习流程。课前,围绕着诊断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介绍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等相关内容,将其发布在网上,学生可将其作为预习的参考材料,在课前完成“信息传递”,学生能够在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在课堂教学之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可以得到解答,加深其理解、记忆。课后,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1]。

1.2增加课堂上的互动

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增加了课堂上的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学习能够根据视频中的演示,学习临床诊断的相关技巧。在此基础上,还需让学生亲身体验,设置临床模拟情境,由一名学生扮演医生,由教师或其他学生扮演患者,此类课堂上的互动,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得到实践锻炼。

2.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医学本科生诊断学教学方法

2.1课前

在“皮肤黏膜出血”的教学中,由教师向学生布置任务,结合皮肤黏膜出血症状知识,设计相关问题,如“皮肤黏膜出血的发生原因”、“皮肤黏膜出血有什么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等问题。学生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该过程中,学生可观看图片、视频,能够对皮肤黏膜出血症状有着直观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在了解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后,学生能够深入的探究血管壁功能异常、血小板异常、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对于该病症的影响,进而明确疾病的问诊要点,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消化吸收”。

2.2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说明“皮肤黏膜出血”预习情况,向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分组讨论。该过程中,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的予以辅导。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实际病案的介绍,并对皮肤黏膜出血患者诊断方法、诊断依据和诊疗计划進行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该病症的问诊技巧。然后进行模拟临床情境,设计症状表现、伴发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以及个人史等资料,扮演医生角色的学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基本资料,结合自身掌握的诊断学知识和技巧,梳理诊断思路,针对皮肤暗红色斑、出血的症状表现,初步诊断为皮肤黏膜出血。然后观察症状发生的部位、范围及症状持续时间,问询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居住环境,将其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根据其关节痛、广泛寻个出血或黄疸等伴随症状,对疾病进行鉴别,对疾病予以确诊,并提出诊疗计划。完成病情重现后,有教师进行总结,指出诊断过程中的错误,给予相应的指导[2]。

2.3课后

在课后巩固练习中,围绕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技巧展开思考,收集相关病案进行具体分析。重复观察微课视频,用于差缺补漏。在此基础上,参与临床带教见习,接触皮肤黏膜出血患者,并实际参与到疾病问诊、体格检查等工作中,锻炼其临床实践能力[3]。

结论: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医学本科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同时增加课堂上的互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翻转课堂上,学生能够在课前完成“信息传递”,在课堂上更好的“消化吸收”知识,课后加强对诊断学知识和技巧的“巩固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清,魏华,王婧,狄贵娟.案例教学法在诊断学临床思维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 159+182.

[2]李庆钰,杨春丽,李颖.思维导图在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0):15-16.

[3]李璐,边琪,郭志勇,徐茂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生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 (16):2582-2584.

作者简介:姜杨(1978.04-15),女,汉,湖南长沙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益阳分校护理大专毕业,主管护师。现任益阳市中心医院科教科临床教学管理专干,负责本科生临床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电子图书采编等工作。

猜你喜欢

诊断学翻转课堂
以集体备课为抓手 深化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