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低段语文启蒙教教学的几点探索

2019-09-10杨小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评价

杨小平

摘要:听觉障碍儿童(以下简称聋童)在感知识事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视觉的优势地位及缺陷补偿三个方面。[1]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纪律需要时时提醒,识记的特点是记得慢忘得快,语言发展水平比同龄正常儿童滞后三年多。教师应在最大限度利用聋童残余听力的前提下,对其听力损伤进行缺陷补偿,充分利用视觉刺激使聋童获取知识,并形成有效复习方法。

关键词:读书交流;图片;评价;句子节奏;课堂预设

听力残疾儿童,由于听力损失,在语言发展、认知发展、社会交往等方面都遇到一系列困难,尤其作为新疆多民族聚居地区,对于汉语知识的学习,有着更多的困难。比如一个班里除了蒙、汉、维、哈、回等民族的差异外,还存在着不同起点入学所带来的各种困扰。

我从事聋班语文教学四年多,我班没有汉族同学,每年开学初,我都要求聋童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知识,把课文全部用手语打一遍,常发现聋童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连触摸可见的词语都忘记了意义。经过我讲解之后聋童看起来还是很糊涂,这引起我的深思。聋校语文的教学要从最细微的环节入手,学习新知的同时坚持把复习贯穿始终,这样听力残疾聋童才会有所收获。

下面谈谈我对聋校语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制定课堂常规,确保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学校的课堂教育,不能因为是特殊教育聋童,就在制度上就有所松懈,因为一旦养成不好的习惯是很难改正过来的,所以 我们要用课堂常规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保障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从上课起立、师生问好、点名,一点点练起,慢慢规范聋童的上课习惯。例如:老师讲解时,全体聋童应看着老师;聋童发言要举手,老师同意再发言;情况需要时,聋童要走上讲台(而不是斜扭着身子),面对全体聋童发言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课堂秩序有了很大改观。另外,教学常规要持之以恒,切忌朝令夕改,这样聋童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选择适合聋童认知水平的教材。

我教聋校语文第一册到第五册教材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教材内容远离生活时代。课文中至今有“插秧”,“扬场”等落后的生活场景,给聋童的知识学习和生活指导带来极大的困扰,我反复甄选后几经变革,把聋校四年级的教材改为普校二年级上册的课本,与此同时在普校教材中,我又删除了《古诗四首》、《泉水》、《日月潭》、《葡萄沟》这五篇课文。

在具体课文教学中,针对聋童的认知水平,相应调整教学重点,以期聋童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例如《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中出现“华灯高照,银光闪闪,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灯光闪烁,绚丽多彩”等词语,这些词语的本义有很大差别,而手语表达却是一样的。我就把学习重点定位在:1、学习生字,2、通过观看视频知道,北京夜晚亮,是因为有草坪灯,路灯,喷泉灯,车灯,霓虹灯,橱窗灯,广告灯----,这些发光体共同营造出的“不夜城”,一个“亮”字才是本文核心。

三、重视聋童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聋童之间的交流重在看懂、看透。聋童学习语言的最大目的是能用语言同别人交流,而他们的很多手语都是“自创”的,没有依据可循,在课堂交流时往往造成“鸡对鸭讲”的现象,在对方看不懂的情况下就不关注了。我要求聋童回答问题时站在前台来,一遍遍打给同学看,直到有学生看懂了。请看懂的同学再用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引导其他聋童明白究竟在说些什么。时间长了,聋童之间相互交流的意识增强了。

(二)、注重聋童手语和口语的同时训练。

有声语言发展滞后是聋童的主要缺陷,在应该形成口语的时候没有能学会说话,在缺少口语的基础上,学习书面语言给聋童造成极大的困难。[2]为了节省时间又凸显重点,有些老师往往只挑关键词打手语。例如:老师想要表达的是:你去把办公室的语文书拿来。手语却只打关键词“办公室,书”,所带来的弊端是,打出的手语连起来不是完整话,直接影响聋童的思维定式,错误认为那就是完整句,汉语的书写时,会造成句子成分的残缺。这时候老师以标准的口语补充手语,聋童看口型可以很好的感受词语的发音,感知句子的完整性。

概念总是用词来固定和标志的,聋童由于语言缺陷,掌握的词语少,对词语的理解也不深入,经常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3]视觉看话的速度和分辨口型的能力也与听觉听话的速度和理解力不同。[4]聋童在说话时常用错量词、丢掉宾语或补语。例如“一把桌子”“一个橡皮”“我激动得(掉下眼泪)”,老师在与聋童对话时,用夸张的口型着重强调正确的表达方式,对语感的形成及句子的书写起很好的作用。

四、训练划分句子节奏,培养聋童的理解能力。

在缺少语音的帮助下,聋童对语言材料不太容易理解,保持和再认相对要差,而语言的韵律美对实际语言材料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5]学习、理解新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划分句子的节奏,例如,《笋芽儿》中有一句“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聋童在断句时有可能会断成:“低︱声呼︱唤着|沉睡笋︱芽儿”,老师首先带领聋童划分节奏,划节奏的同时也就体现了“低声、呼唤、沉睡、笋芽儿”这些词语,之后再开始读课文。课文节奏划分正确,预示聋童对课文理解了一半。每篇课文都挑选有代表性的段落,请聋童划分并读出节奏,每篇课文练习一两段,这样聋童在课余时间读书时,也有划分节奏的的意识。

五、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途径,提高聋童的理解能力。

由于聋童听觉有障碍,在不理解词义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把手语、词语、词义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眼睛就成为最主要、最主动、最活跃的补偿感觉器官。[6]所以,在学习词语时,结合图片或视频讲解,是最有效、最省时、记忆最深刻的一种方法。一般经过三遍图片或视频的巩固,聋童就能脱离具体形象直接概括出词语。例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文中,要展示的图片有“黑白相间、拖鞋、钢琴、篮子、软垫、抽屉、广告”,看图片的同时打出相应手语;第二次图片展示时,让聋童在课文中找出对应词语;第三次是在单元课文学习完之后,把本单元重点图片逐一展示,让聋童在课文中找出相应手语。三次图片展示,侧重点都不同,针对不同聋童情况提出相应要求,看图片,可以在书上划出词语;也可以要求聋童在黑板上写出词语。这样的词语巩固教学,既让聋童牢固掌握了词语,又很好地理解词意。

六、关注课堂生成中的预设性。

教师在备课时,了解聋童现有的语言水平,准确预设聋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可能有哪些地方不懂;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以便有针对性的运用各种途径,突破难点,帮助他们发展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例《小鹿的玫瑰花》中有一句“这玫瑰你白栽了”,“白栽”这个词比预期的还难解释。“白”字在字典中有11种解释,这里是“没有效果”的意思,与最初的本意“黑”没有联系,课前如果没有预设和充足的准备,在课堂中很难达到预期的讲课效果。越是直白的词语,越容易被忽略,也越难解释得清楚,如果在备课时没有充分准确地预设,上课的时候就会措手不及。关注课堂的生成中的预设性,既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七、有效的奖励或批评机制

适当的奖励和批评会更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听写成績我每次都登记在案,按时公布,真心夸夸孩子们;晚自习读书情况认真记录,一月汇总一次,给表现好的聋童颁发“最佳读书奖”,把孩子拿着奖状的照片发送到本班的家长群里,让孩子亲眼见到自己挣得的荣誉;平日做得好的作业,在作业本上画笑脸;测试卷要求家长签字写出评语;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按时背课文的同学,我会当着同学的面认真记录在本子上,以起督促警示作用。奖励机制的有效实施,班中爱学习的风气正在悄然形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课堂上,不管采用怎样完善的教学方法,都不能保证十全十美的教育。聋校语文教学更是这样。在几年的聋校语文教学中,我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努力探索总结教学方法,并积极付诸于实践,只想不要耽误孩子有限的学习年华。我相信,不管聋校教学方法多么日渐成熟,总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挖掘,我愿穷其一生走在这条求知路上。

参考文献:

[1],[3],[6],方俊明.《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4],[5],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猜你喜欢

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制C肽质控品及其性能评价
写作交流与评价:词的欣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应用评价
有效评价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模糊数学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