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传统舞蹈素养

2019-09-10祁三菊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摘要:传统舞蹈素养通过富有人文特征的形态动作学习,是文化传承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因此,通过对传统、传统舞蹈素养的解读,传承与凸显传统舞蹈素养,能更好引导舞者理解与掌握舞蹈文化的内涵,实现舞蹈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传统;舞蹈素养;文化

一、传统

著名的音乐史学家黄翔鹏曾经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无法准确界定传统属于或者截止于哪一个时期,甚至我们无法分清哪些是最原始的传统,哪些又是随着时代变迁已发生巨大变化的传统。举京剧的例子来说,我们的理解京剧乃是由生旦净末丑的角色构成的中国歌剧,脸上涂满油彩,但是随着现代京剧的发展,例如文革时期的八大样板戏却已逐渐不再强调这些特征,但是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由此可见,传统同样依托于时代,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有些传统不再适用于这个时代或不在人们的审美范围内,必然会被抛弃与遗忘。无论是我们以当今目光看待的优秀的传统,比如说各地方小曲,还是落后的传统,例如媳妇不能上桌吃饭,这些全都不能幸免。传统是一条河流,无论我们愿不愿意,它都在不停歇的向前流去。

二、传统舞蹈素养用什么来衡量

(一)舞蹈作为人类最为古老的文化类型之一,它蕴含了丰富的民俗、审美、历史、人文等文化信息,具有其独到的文化艺术内涵。① 纷繁的舞蹈世界和参与舞蹈活动的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自娱自乐的跳舞者、用身体作为载体的舞蹈表演者,以及用舞蹈作为工具来认识世界、思考人生,进而用舞蹈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的舞蹈创造者。舞蹈不只是惊险技巧的炫耀;舞蹈不只是绚丽姿态的展览;舞蹈不只是自然形态和生活形态的表层模仿;舞蹈不只是歌星背后无足轻重的伴舞;舞蹈不只是讲述故事,演绎戏剧的工具。舞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独立的品格、独特的价值和独有的魅力。舞蹈本身并不肤浅,是搞舞蹈的人把它搞肤浅了。深刻地理解舞蹈本体的奥秘,掌握舞蹈艺术的本质规律,让舞蹈走出肤浅的低谷,走向高级和深刻,这是舞蹈创造者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②

舞蹈具有独特文化性与创造性,更是内涵发展和传承文化的重要领域。因此,对于舞蹈的了解,不仅应只了解传统舞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舞者获得优美的舞姿、表演的技能,更应当深入解读传统舞蹈深层次的内涵文化传统,传承与理解舞蹈文化,以达到心灵与肢体的和谐统一,使舞者在智慧、精神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传统舞蹈素养是指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与相关技能,利用各种舞蹈素材,按人体基本活动规律和舞蹈表现规律去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笔者理解的传统舞蹈素养应该在以此为基础的前提下,对于传统舞蹈的审美也应在结合了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后,在语境中去理解与解读,才能较为客观的体会到传统舞蹈真正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所以想要具备传统舞蹈素养,除了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愿意花精力去了解烙印在它靈魂中的时代与文化内涵。

(三)传统舞蹈素养的培养,自古以来舞蹈来源于生活,以艺术服务社会。积极参加不同主题的舞蹈艺术实践,不仅能更好地体验不同传统舞蹈的风情、积累舞蹈的元素,获得更多的艺术经验,而且能与时代有更紧密的联系,感受当今社会观众的审美和生活需求,掌握更多的舞蹈表现方式和创作技法,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舞蹈文化价值表现出来、传播出去。多走到民间、乡村、田野中去,并以采风形式去了解不同的民风民俗下的舞蹈形式在吸收优秀民间艺术与文化和对传统舞蹈剧目进行创新性的编排与创作。的同时不仅开拓了艺术视野,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传统舞蹈素养,从而实现传统舞蹈素养的提升,实现中国优秀文化在舞蹈中的良好传承。

三、传统文化能够给予我们

中国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凝结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展示了各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风貌。经历了几千年的全锤百炼而流传下来的,是民与民之间、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发展后展现在世人眼前的。这些被世代相传并保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这些意识形态中具有民族区域特点的。③ 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政治理想以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内容,这些点点滴滴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但如此,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令我们感到骄傲,亦是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博采众长,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少有的文化特质。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由此引发笔者深刻的思考。文化的传播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舞蹈,而传统舞蹈素养,更是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同样,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更离不开舞蹈素养的渗透。发展的源头是传统文化对我们根深蒂固的影响,有继承才能得来发展。④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至今的文字的美,琴棋书画的韵意,无不让我们引以为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礼仪之邦的信仰,让我们多了一份情怀。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无论是孔孟之道,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这条文化的河其主流思想都是贬恶扬善,教化民众真善美的价值观。同样,老庄之说也在提醒着我们要辩证统一的看待问题。我们在为传统文化自豪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落后的一面。例如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等,影响力至今仍不可小觑。与时俱进的传统为时代而服务,新时代的我们以史为镜,所以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的看待,保持着“扬弃”的态度。传统是一条河,由我们各个时代的人来决定它是清是浊。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 [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郭建生.艺术教育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6]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导论[ 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8]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释:

① 隆荫培,徐尔充.(2013).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② 徐琼.文化传承背景下高校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分析.

③ 张婉婷,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2015.6

④ 张婉婷,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2015.6

作者简介:祁三菊(1990.3~),女,藏族,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在读硕士,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研究方向:中国传统舞蹈理论与教学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