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应用研究
2019-09-10刘向群
刘向群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正在不断的攀升,在当前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师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学策略,在授课环节渗透进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促使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透彻。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与各位进行分享,希望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些指导和帮助,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应用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之下,老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之中要更多的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保持密切的关联,从学生们熟悉的场景和事物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根据数学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务必要引起广大老师保持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已经实现了系统的改革,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开始采取更加科学的授课方式,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压力。然而,有一些学校依旧没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采取落后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老师在讲台上对学生们进行滔滔不绝的宣讲,学生在讲台下面听得浑浑噩噩,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巨大打击。另外,这样的教学模式还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难以让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渗透进入生活化的教学方案,能够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提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显著的拉近学生同书本上知識的距离,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直观。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完全得以释放,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能够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之中得以运用。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培育学生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的推进
对教育体制不断的进行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情况下,小学数学课程却始终难以实现系统的深化和改革。许多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课程内容的时候,所采取的手段已经严重的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需要,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现了巨大的偏差。但是,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消解上述情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灵活化,教学成果高效化。
三、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应用策略分析
(一)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个学科真正产生足够的兴趣,才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情景创设已经成为了教学的关键手段之一。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给学生讲解知识的时候,也应当尽可能的给学生们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景,对生活之中的各种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和整合,使其能够更加契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比如,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本中有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取生活化的场景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比如,将一根长为30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截成 3 段,其表面积增加了 48 平方厘米,此时,这个长方体木块的体积为多少?通过老师运用生活之中的常见情景进行课程的导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自主的转化成为主动学习。除了采取以上方式以外,老师还可以融合游戏的方式,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必要的提升。
(二)采用生活案例,理解数学知识
经过相关工作人员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合理的运用生活案例,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因此,老师在给五年级的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将教材之中的内容同生活的实际场景进行有机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数学教材之中有许多教学案例,老师可以对这些案例适当的进行调整,从而使它们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知识之中,有许多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之中的例子去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占一天的几分之几?通过使用此种授课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的评估自己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使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也得到了必要的提升,具有一举两得的关键作用。
(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知识进行合理运用,对生活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解决。面对这样的情况,将生活之中的常见问题引进课堂,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统计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班级里需要投票选举数学课代表和语文课代表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呢?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了可以运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此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了不谋而合,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4,03(5):96-97.
[2]谢根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应用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3(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