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学,让高中语文教学散发魅力
2019-09-10许春梅
许春梅
摘要: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大背景的前提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主体性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当下高中语文教育发展的重心与教育改革的重点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起到对学生学习的辅导指引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主体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散发魅力,是现今语文教育中的主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主体教学;高中语文;措施
現今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应试压力较大等等原因,在具体的主体教学实践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师的被动教学使得教学效率变得低下,语文课程也相对地变得较为枯燥,在教学过程中不得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为了找到有效的途径来解决主体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使得主体教学效率获得提高,让语文教学散发魅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懈地努力尝试改变。下面是我的几点关于语文主体性教学的心得。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尊重
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首先对学生们的学习主体性进行承认。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对语文教育的本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即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从而获得必要的人文素养,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填鸭式教育灌输的教学理念,转而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在主体教学中对学生们的思维进行培养,真正学起来,完成学习主体性的主观内化。在教学中,我常常只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简单梳理课文后,抛出相应的问题,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与讨论。例如,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概括了解情节,然后抛出“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的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侦探,在探讨祥林嫂的死因的过程中把握小说的主题及人物形象等。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使得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更加主动,调动了学习热情的同时使得语文教学散发魅力。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升主体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有很强的“对立性”,对立的双方很难交流,因此师生关系较为疏远,甚至关系紧张,学生很难向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教师谈话而不是主动找老师聊天。在课堂上,老师相较于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填鸭灌输式的教学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被动的学习当然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这种师生关系无疑对于主体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也是不利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要求老师学生以朋友的形式进行相处。对高中生而言,随着身心的逐渐成熟,对于其他人认同的渴望逐渐加强,尤其是在学校中能够成为教师的朋友,能够和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同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时,我们教师应该放平自身的心态,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在生活中主动接近,热爱并关心他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在教学中,我时常参与到学生们的课下活动中,如和学生们一起春游等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将学生变成了我很好的朋友,另外在活动中我引领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生活中蕴含的语文魅力。在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成功的前提下,主体教学变得更加的高效的同时语文教学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培养学生们的质疑能力,提升主体教学有效性
新时代素质教育下,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言堂的模式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语文教育要求。高中语文主体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重视对学生对于各种文体能够熟练掌握和对文言文进行赏析,我们还要看到高中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学生思维与文化素养获得有效培养。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其他学习的基础工具,而质疑思维的养成是新课改中对于学生应该具有的必要素质要求之一。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对于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通过质疑思维能力的养成,在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语文知识根据自己的困惑进行质疑的基础上,可以有效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把握知识脉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着积极作用。例如,在教学高中必修四《窦娥冤》的时候,我先带领学生对于全文进行阅读,然后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们思考这个故事的结尾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我先说我想不出这个结尾的其他可能性,因为这个结尾符合戏剧冲突,能够更加的突出窦娥的人物命运,是全文的一个总结,符合逻辑。然后我让学生们走上讲台讲一下自己的看法,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应该给窦娥一个更加美好的结局,并纷纷就着结尾进行自己的改编。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培养学生们的质疑能力的同时,提升了主体教学的有效性,使得语文教学散发出更大的魅力。
四.总结
高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学习主体性,加上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可以使得主体教学更加高效,高中语文教学从而变得更加富有趣味与魅力。
参考文献:
[1]房春生.谈学生主体性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学周刊.2018(35):106-107.
[2]崔艳叶.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信阳师范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