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有优教”视域中农村初中物理作业批改的行动研究

2019-09-10周晨媛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摘要:作业批改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教师都面临着重大的批改任务,人性化作业评价的缺少,让学生处于被评判的被动状态。在此背景下,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成为缓解教师批改压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改善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物理作业;批改策略;批改价值

一、农村初中物理作业批改的现状

(一)作业批改不够及时

现如今,我校大多数一线物理教师,要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有的还要身兼班主任等职务。班级人数超过40的情况下,再遇上物理课是早上第一课或是连着的两节课,教师很难及时、全面地将学生的作业批完。但若教师不及时批改,长期以往,就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很难在课上进行针对性地评讲。教师对作业批改的不到位也势必带来学生对作业的不重视。久而久之,作业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二)作業批改方式单一

我校大多数物理教师采用教师批改的方式,学生参与批改的机会不多。教师往往直接进行批改,很少有花心思去选题批改、选生批改,对学生的订正作业也很少进行二次批改。作业批改的方式比较单一、不够灵活。一旦教师的作业批改量很大时,就会出现批改来不及,造成批改压力大的问题。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结合不同的作业类型,采取多种批改方式相结合,对于作业批改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作业评价缺乏互动

我校大部分物理教师,多以赋分或以等第进行评价,也有教师因为教学任务繁忙,直接写个“阅”字或是写个日期。上述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评价作用,但教师就像扮演着“裁判者”的角色,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甚至一个“差”字会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同时,教师和学生在作业中的交流互动也难以体现。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希望教师能在作业批改中给与一定的互动。

二、农村初中物理作业批改的策略

(一)作业批改方式多样化

1.全面批改

全面批改适合于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包括新课后的巩固练习、单元检测或是大考前的模拟练习等。这些练习中的题目都是老师精心挑选而来,因此题目的质量很高。一般教师根据习题量以及习题的难易程度,在课堂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因此,高质量的题目加上学生的认真完成,教师有必要在课后进行全面批改,并予以评分。教师全面、认真地批改,也会促进学生对课堂练习的重视,能把每一次课堂练习当成考试来对待。

2.选择批改

选择批改适用于作业批改量大的情况,如回家作业的批改,现如今有不少学生利用手机“扫题”或是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抄袭回家作业答案,所以,全部批改带来的反馈并不真实、有效。选择批改可以分为选题批改和选生批改。如选题批改中可以选择物理作图题、计算题进行批改,找出学生不易发现的细节问题。选题批改和选生批改可以结合采用,如给成绩偏下的学生批改基础题,成绩优异的学生批改难题。作业往往按组上交,教师可以按组批改不同的题目,这样教师不仅能批改每位同学的作业,也能把所有题型批改一遍,可以既快速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3.订正作业二次批改

学生的学习就是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的一个过程。纠正了错误,就会获得成功。学生在订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对学生订正作业进行二次批改,就能发现不同学生身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学生订正作业上的错误进行标注,让学生再次对错误进行纠正。教师对订正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对习题评讲课的认真程度,因为大部分学生也是不愿意被老师发现在同一问题上犯二次错误的,只有认真听讲,才能把错题订正对。

4.面批

学生订正作业的批改很适合面批。教师当面批改学生作业,为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提供了机会,可以帮助教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作业的解答情况与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1]学生在接受面批的过程中,也能第一时间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面批往往要占用教师课后休息时间,而且面批过程往往和辅导结合在一起,因此,这种形式是教师工作尽责的体现,同时,对于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教师身上严谨的工作态度、作风也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5.学生自我批改和相互批改

学生自我批改和相互批改一般是在习题难度不大,课堂时间比较充裕时进行的,同时,教师需要给出批改标准和方法。学生自批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生互批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学生参与作业批改,可以真正投入到由“批”到“改”的完整过程,学生成为自己作业的第一评阅者,教师退居为作业批改后的点拨者。学生批改后的教师点拨,更是对学生自我评价行为的肯定与认可。[2]但是这种批改形式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很高,因此,最好在学生批改、订正完成之后,教师进行二次批阅。

(二)作业批改评价人性化

在作业批改中,传统的评价方式侧重于答案的对错评判,缺少教师与学生人性化的交流沟通。其实,教师可以用与学生“约定”好的符号进行批改,而不是仅局限于“√”和“×”。同时,在作业上适时适度地留下人性化评语,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统一。心理学实验表明,经常得到鼓励性评语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上显示出明显的进步。[3]因此,针对性地写一些“认真”、“好”、“棒”“有进步”、“加油”这些鼓励性话语,无形中会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农村初中物理作业批改的意义

(一)减轻教师负担,以改导学

灵活多样的作业批改方式,成为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减轻教师批改的强度与压力。如教师选择性地批改作业,不仅作业批改量大幅度减少,而且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作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消化、整理、挖掘、提炼,据此调整后续的课堂教学计划或进行查漏补缺,尤其是对典型错题进行集中讲解。教师对订正作业的二次批改,能针对性地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问题,通过面批过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二)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有效评价。学生能从批改好的作业中发现学的扎实的地方,也能发现自己的疑惑不解之处。教师人性化的作业评语,打破了传统作业批改的判决形式,不仅抓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把握了学生的思想、心理倾向,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从简单的评判走向人文互动,学生获得了尊重与鼓励,就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作业批改是教学反馈中最为主要以及重要的环节,对学生而言,作业批改是一种有效评价机制,能客观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状况,起到激励、督促作用。对教师而言,作业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调整自己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评讲作业时,选题讲授的有力依据。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作业批改无形中促进教学相长、加强师生互动。因此,作业的有效性批改是教师在教学探索过程中的一大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后雄,孙建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作业的批改方式与批语类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146-149.

[2]罗菊.后喻文化背景下作业批改方式变革路径与价值复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9):24-27.

[3]张国红.基础教育教学基本功[M].背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5-86.

作者简介:周晨媛,物理教师,中教二级。